你在想什麼!我在想什麼?
臺北藝穗節一直以來都是創作的發聲平台,也是觀眾探索城市空間的最好機會。藝術家 x 場地 x 表演 x 觀眾 x 評論 x 工作人員,每個人以不同的角色參與其中,一齊完成這場盛大的節慶,每一雙眼睛都帶來的獨特觀點,是鮮活藝穗節不可或缺的元素。 究竟創作者在想什麼?觀眾在想什麼?而書寫文字的你又在想什麼呢?
臺北藝穗節評論書寫工作坊呼應北藝中心人才培育的核心理念,將透過課程、節目欣賞、評論寫作與成果交流,打開更多可能性。我們期望能匯集不同的聲音,讓這股能量充滿於城市之中。有些念頭,一旦浮現,便難以擺脫;越刻意排除,它卻越頑強地盤踞心頭;熱愛文字、喜歡書寫的你,不要再猶豫了。
2025年一起在臺北藝穗節提筆將心情書寫,透過文字將藝穗滿滿感動紀錄,讓更多人感受當時的美好。
☁️工作坊資訊☁️
工作坊時間|8/16(六)-9/07(日),共 5 堂課程。
工作坊內容|① 入門工作坊課程 2 堂[8/16(六)、8/17(日)]+② 進階工作坊課程 1 堂[8/30(六)]+③ 藝穗節節目欣賞 7 檔 +④ 討論與成果交流 2 堂[8/24(日)、9/07(日)]。
工作坊費用|報名費 500 元;保證金 1500 元(費用於收到錄取通知後繳交)。
★ 錄取學員需全程參與活動,請務必確認日期與時間都能出席再行報名。
★ 「藝穗節節目欣賞票券」將於錄取結果通知後進行統計由藝穗節購買提供。
★ 書寫成果將於北藝中心官網「臺北藝穗節:全民瘋藝穗」呈現。
☁️☁️☁️☁️☁️☁️☁️☁️☁️☁️☁️☁️☁️☁️☁️☁️
☁️報名資訊☁️
招募時間|即日起-7/28(一) 止。
招募對象|18-35 歲對評論寫作感興趣者。
招募人數|至多 20 人。
★ 錄取結果將於8/1(五) 前,以電話和 Email 個別通知。
若有報名問題,請與我們聯繫:臺北藝穗節-李先生。
聯絡電話:(02)7756-3800 #1212(聯絡時間:週一至週五10:00-18:00)
聯絡信箱:tff@tpac-taipei.org
☁️☁️☁️☁️☁️☁️☁️☁️☁️☁️☁️☁️☁️☁️☁️☁️
☁️工作坊師資☁️
入門工作坊1:꒰劇評人在想什麼?꒱…
本課程將從劇評人觀察劇場的角度出發,從自身在意與期待的部分,進而從中找尋到書寫的方法。
講師|白斐嵐
獨立評論人、翻譯與劇場文字工作者。近年寫作重心聚焦於音樂在劇場之運用、劇場翻譯與文化轉譯、音樂與語言之結合等領域。文章不定期發表於《表演藝術雜誌》、表演藝術評論台與台新ART TALK,曾任台新藝術獎2018-2019提名觀察員,現為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論人。
入門工作坊2:꒰創作者在想什麼?꒱…
本課程主要分享劇場創作者如何從舞台設計、導演的角度,分享自己如何「創作」,以及如何「觀看」劇場演出。
講師|莊衿葳
嘉義出生,國小到高中就讀美術班,學習繪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學系,主修舞台設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主修導演。現為劇場工作者,跨足導演、演員、舞台監督、舞台設計。作品結合肢體與敘事文本,以臺灣歷史文化、性別、精神、社會議題,研發綜合藝術和劇場演出。
進階工作坊:꒰劇評人在想什麼?꒱…+꒰討論與成果交流꒱…
本課程將從劇評人觀察劇場的角度出發,先是建構觀察與閱讀劇場的方式,進而從中找尋到書寫的方法——從描述畫面、理解劇場、尋求切入點到建立論點與建構文字。
講師|吳岳霖
劇評人、編輯與戲劇構作。現為《PAR表演藝術》特約編輯、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論人、Podcast「聽!表演廳」主持人等,並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關注當代戲曲、跨文化劇場與非典型空間創作,近年亦以自由工作者的方式參與劇評寫作課程規劃、創作觀察、策展與地方創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