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藝術節策劃一系列「北藝人物」及「北藝筆記」講座,邀請多位重量級藝術家親臨現場,與觀眾分享創作歷程與理念。
「北藝人物」系列講座以創作者為核心,2024年聚焦於黎煥雄、王榮裕、瑪蒂德.莫尼葉、麿赤兒等四位傑出藝術家,透過深入的訪談與對談,帶領觀眾探索其創作風格的養成以及劇場語言的分析。
■
瑪蒂德・莫尼葉(Mathilde Monnier) 1959年出生於法國。曾任法國蒙彼利埃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Chorégraphique National Montpellier - Occitanie)藝術總監 20年,2014-2019年担任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總監。本身為思考型編舞家,多次跨界與不同藝術形式開啟對話,橫跨音樂家、作家、電影製作人等,創作豐碩,曾與現任亞維儂藝術總監提亞戈・羅提吉斯(Tiago Rodrigues)及西班牙編舞家拉里・博特( La Ribot)共同合作《Please, Please, Please》,亦曾與時尚策展人奧利維耶・薩亞(Olivier Saillard)合作《Défilé pour 27 Chaussures》。
在這系列的講座裡,我們從《疊韻:讓邊界消失,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譯者郭亮廷的介紹裡,認識瑪蒂德・莫尼葉創作背後的哲學、影像及社會性思考;北藝大舞蹈系副教授陳雅萍,將深入淺出地介紹法國當代舞蹈的樣態;而瑪蒂德・莫尼葉也將親臨北藝中心,與策展人林人中為觀眾帶來《黑暗之光》的動人思考。

■
我舞故我在:瑪蒂德.莫尼葉的編舞哲學
主講|瑪蒂德・莫尼葉
對談|林人中
常年與哲學、文學、戲劇、音樂對話開創跨界合作的大師編舞家瑪蒂德·莫尼葉將分享她的創作理念、哲學思考及其作品背後的社會意涵,並與臺北藝術節策展人林人中進行深入對談,探討最新作品《黑暗之光》。這場講座將為觀眾帶來全面的視角,在了解瑪蒂德·莫尼葉的編舞哲學的同時,進一步認識她如何通過舞蹈為我們點亮那些黑暗故事中的一線希望。
講者|瑪蒂德・莫尼葉
1959 年出生於法國。曾任法國蒙彼利埃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Chorégraphique National Montpellier - Occitanie)藝術總監20年,2014至2019年任法國國家舞蹈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總監。本身為思考型編舞家,多次跨界與不同藝術形式開啟對話,包括音樂家、作家、電影製作人等,創作豐碩,曾與現任亞維儂藝術節總監提亞戈.羅提吉斯(Tiago Rodrigues)及西班牙編舞家拉里・博特(La Ribot)共同合作《Please, Please, Please》,亦曾與時尚策展人奧利維耶・薩亞(Olivier Saillard)合作《Défilé pour 27 Chaussures》。
對談|林人中
臺北藝術節策展人、旅法藝術家,亦於北藝中心策劃亞當計畫及 Camping Asia,為印尼舞蹈節共同策展人、2025 年里昂舞蹈雙年展客座策展人、2024年歐洲 OnCurating 策展學期刊客座主編、北藝中心及國藝會共同主辦之「Curatoké表演策展人學院」計畫主持人,並擔任芬蘭 ANTI 當代藝術節及多項國際藝術交流計畫顧問。主編《身體網絡:當代表演的文化與生態》一書,文章散見於 Art Basel、ARTouch、PAR 表演藝術雜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