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流行群島:《內之海》階段性呈現 主要圖片
:::

流行群島:《內之海》階段性呈現

表演與節慶
2024-08-31 - 2024-08-31

關於流行群島


「Cruising 流行群島」於2023年台北藝術節啟動,邀請國際策展人與他們的藝術家在藝術節期間在臺進行駐地研究,來思考並實驗策展如何作為藝術節本身在國際交流語境下去操演藝術生態系統的可能性。藉由「巡航/ cruising」的航海時代歷史概念並轉化成一種策展策略,藉由串連島國之間的跨文化對話,驅動亞太地區策展人駐地台灣進行新作研究發展與呈現。

印尼策展人及舞蹈構作海莉.米納提(Helly Minarti)協同台灣太魯閣族編舞家瓦旦督喜、菲律賓藝術家Ginoe與日本藝術家上原沙也加繼去年首度駐地後,今年將帶來「內之海」作品階段呈現,加入編舞家丹希爾.勒邦(Densiel Lebang),協作理查德.卡里邦(Richard Kalipung)及丹尼爾.潘布迪(Daniel Pambudi),結合吟唱、編舞行動與視覺藝術,一起將目光轉向大洋洲,超越國界,去尋找過去與現在的各種多重且複雜的文化關聯。內之海一詞靈感來自冰島語innsæi,作為一種錨定島嶼與群島的擴延概念,將「著陸」與「前進大洋」視為一種研究方法,讓海路成為一種不斷漂浮的想法途徑,透過潮汐與海浪的遞嬗起伏,超越陸地世界觀的地緣政治框架。「內之海」也意味了一種處於不斷浮動的心理想像空間。在島嶼及群島之間,內之海企圖探問一種超越現實、去中心或是無邊界的藝術生成與論述。

海莉.米納提(印尼)

海莉.米納提(Helly Minarti),現居印尼雅加達及日惹,是一位獨立策展人,最近的策展計畫為《Jejak-旅 Tabi Exchange: Wandering Contemporary Asian Performance》(2018-2021),探尋著亞洲某些城市之間的脈絡和連結,從而去辨識與理解每一種多元的藝術實踐。這種特定的經驗和相遇交流,啟發她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從城市邊界擴展到島嶼、群島的領域。近期她展開對此主題的批判式閱讀與檢視,《內之海》(The Sea Within)計畫即是試圖要成為這樣的一個空間,與三位駐地藝術家一起深入探討眼前所關注的議題。

2024台北藝術節/流行群島/內之海/Helly

吉諾(菲律賓)

吉諾(Ginoe),是一位詩人、藝術家、平面設計師及版畫家,同時也組織社區團體以促進居民共同利益,又以Hubineer這個名字在網路上為人所知。1995年生於維薩亞斯群島的萊特島,現居於菲律賓馬尼拉市的馬卡蒂區。吉諾擅長使用現成物件、掃描攝影、紡織物、繪畫和版畫等多種媒介,創作出獨特的視覺和概念性的拼貼作品。作品緊密扣合在地的物質文化(書籍、印刷品、個人收藏、消費殘留物、民俗宗教物品),並將它們轉化為帶有俏皮及叛逆色彩的作品。

2024台北藝術節/流行群島/內之海/Gino

瓦旦.督喜(臺灣)

1997年看了「原舞者」的演出受到古老歌舞的召喚,一頭栽進原住民傳統樂舞的世界裡。2012年創辦「TAI身體劇場」,活躍於當代臺灣原住民表演藝術界,於表演、編劇、導演等領域皆有相當質量的作品累積。代表編舞作品《橋下那個跳舞》(2015)、《水路》(2015),榮獲2016年台新藝術獎入圍及提名,其中《橋下那個跳舞》獲得第三、四屆「Pulima藝術獎」首獎。以傳統祭儀歌舞做為肢體基礎訓練,從tai(看)與(TAI身體劇場發展出的獨特舞蹈)的基礎發展身體動作。

2024台北藝術節/流行群島/內之海/瓦旦

上原沙也加(日本)

上原沙也加(日本沖繩豊見城市),1993年出生於沖繩。2016年,她舉辦《白色季節》(White Seasons)展覽,試圖以某人日常生活的延伸來捕捉沖繩的風景,而非目前消費市場所創造的象徵性「沖繩」形象。2019年,她延續《白色季節》展覽系列,在東京和沖繩兩地舉辦名為《他者》(The Others)的展覽。2020年,《他者》獲得日本攝影之鄉「東川町」第36屆東川國際攝影節的攝影新人獎。2022年,赤赤舎(AKAAKA)出版社出版了《他者》系列的續篇:攝影集《沉睡的樹》(Sleeping Tree)

2024台北藝術節/流行群島/內之海/Sayaka Ueh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