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2024臺北藝術節:顧廣毅 X 羅伯特.強森《蝙蝠祭》 主要圖片
:::

2024臺北藝術節:顧廣毅 X 羅伯特.強森《蝙蝠祭》

2024-08-31 - 2024-09-01
節目單

歡迎來到《蝙蝠祭》(Bat Night Market)!

我們將帶您穿越時空,來到蝙蝠這個物種已經滅絕的未來世界。身處於亞洲未來主義風格的蝙蝠祭,你將會透過影像、聲音、表演、互動遊戲及品嚐食物,以各種感官的親身經歷,開啟一場有趣的冒險。同時,在這個體驗的過程中,你將有機會對於蝙蝠這個物種有更多的認識。

這個作品不僅僅是一場視覺和味覺的感官體驗,更是一個啟發思考的平台。「蝙蝠祭」也是一個含有記憶、回憶、紀念等等特質的集合體,結合藝術及科學、互動與體驗,帶領觀眾透過聲音、飲食、氣味、視覺等等不同的感官,去感受蝙蝠這個物種以及環繞蝙蝠的種種科學、科技、文化爭議、生態問題等等不同的面向。

本作為倫敦國際戲劇節(LIFT, Londo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Theatre)與北藝中心共製節目。由臺灣藝術家顧廣毅及英國藝術家羅伯特.強森(Robert Johnson)共同合作,於6月11日至15日在倫敦國際戲劇節世界首演後,獲得英國觀眾與評論熱切迴響。本次於臺北藝術節,將以2場展演以及12場裝置展覽方式,讓臺灣觀眾得以一窺這個結合多元媒材的未來世界。

臺灣|顧廣毅

現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生於臺灣臺北;目前居住於荷蘭與臺灣從事創作工作。現為TW BioArt台灣生物藝術社群共同創辦人,碩士畢業於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社會設計研究所(MA, Social Design)、國立陽明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研究所,大學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具有牙醫師、生物藝術家以及推測設計師等多重身分。他試圖拓展藝術、設計與科學結合的可能性,作品主要專注於臨床醫學、人類身體、人與其他物種的關係以及性別議題,嘗試藉由藝術實踐與設計方法去探索科學領域中的倫理問題,並藉此思考科技、人類個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他的作品曾獲多個國內外奬項,例如:生物藝術與設計大獎、台北數位藝術獎首獎、美國Core77 Design Awards的Speculative Design Award、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Gijs Bakker Award首獎、荷蘭未來食物設計大獎 Future Food Design Award前三名。此外,他的作品更受邀參與國際重要展覽,如德國柏林Transmediale跨媒體藝術節、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荷蘭設計周、米蘭設計周、比利時根特設計博物館、英國倫敦V&A博物館等等。而他的作品曾刊登於多份國際媒體,包括New Scientist、The Huffington Post、Elephant Magazine、DAMN°、Dezeen、Designboom、VICE、Dazed Digital、Daily Mail、New York Post等。

2024台北藝術節/蝙蝠祭/顧廣毅

英國|羅伯特.強森(Robert Johnson)

羅伯特.強森(Robert Johnson)是一名英國設計師,擁有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社會設計研究所(Social Design, 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的碩士學位,也是Studio Ficta的創始人。Studio Ficta是一家新創的創意工作室,將電影、互動設計和設計研究融合在人類學、生態學和社會背景下。
他以影像和互動設計為方法,並以虛構的寫作方式作為設計研究工具,從而去創造虛構的敘事、人物和對話,藉以強調出現今社會對循環經濟中勞動力、資源及廢棄物流的態度。 並運用這一種特定的研究方法,以意想不到的角度探索了創新的跨領域協作方式。2020年,Robert完成了他在倫敦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的駐村,並發表了《Fateconomy》計畫,展示了「脂肪」如何作為一種在都市社會中的寶貴資源,說明了廢棄的脂肪在經濟、創新資源和城市規劃中的潜力。

2024台北藝術節/蝙蝠祭/羅伯特

主創藝術家|顧廣毅
主創藝術家|羅伯特.強森(Robert Johnson)
戲劇構作|黃鼎云
食物設計師|吳雅築
製作人|詹哈利(臺灣)
製作人|林浩雯(英國)
視覺設計| 周柏均
動畫影像導演|李佳樺
動態影像助理|黄萱洁、盛春露
技術統籌、舞監|陳奕臻
舞台技術統籌|余瑞培
影像技術指導、執行|何育葦
音響技術統籌|黑米創意工作室有限公司
燈光設計、燈光技術統籌|連偲妘
表演者|林方方、林酉芯、高迺森、楊奇殷、蔡承翰(依姓氏筆畫排序)

製作協力|浩明創意工作室
特別感謝|Gemma Bowsher、Lucy Di-Silvio、Luke Keyte、Martha Gallardo Galaviz、周政翰、孫瑋倫、陳君婷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
經費支持|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ARTWAVE、英國文化協會 
 
共同製作|倫敦國際劇場藝術節(LIFT)、臺北表演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