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unched in 2008, takes place annually from late August to early September. Rooted in the ethos of “free, open, and limitless,” it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young artists to showcase their work, encouraging experimental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s. Venues span Taipei’s many corners, transforming cafés, bookstores, parks, and even bus interiors into stages. This approach enables audiences to experience art within unconventionality, engaging them with the city's vibrant creative energy.
HistoriesFestival Fringe
2024Festival Fringe

2024臺北藝穗節以「舞台燈亮,請走」作為策展主題,期待醞釀已久等待出場的團隊,在今年度的藝穗節期間大放異彩。臺北藝穗節匯聚了許多新興的藝術能量,有戲劇、舞蹈、音樂及近年熱門的音樂劇、馬戲等各種類型的創作,共計145個團隊報名,於8月24日至9月8日在35個場地展演617場次。
每一年的臺北藝穗節皆以「城市處處是舞台」的精神,尋覓各種非典型展演空間。2024年的新場地有魔幻的北藝中心計程車車道、位於北投的大繼藝文工作室、平日是品茶空間的雜草町、隱身在名宅內的古宅新空間河神的丸子;以及兩個剛成立即加入臺北藝穗節的國立臺灣大學藝文中心遊心劇場及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小黑盒–沉浸式劇場 。這些既有特色又嶄新的空間,讓表演藝術蔓延在臺北市大大小小的街道巷弄中,將生活和藝術串聯在一起,打開更多與在地人文對話的機會。
2023Festival Fringe

若我們將表演藝術視為不斷前進的思潮,2023臺北藝穗節主題「後浪警報」便將藝穗節團隊比擬成表演藝術的後浪,向表演藝術市場宣告,這一群在臺北藝穗節展露頭角的新秀們,將會成為下一個世代的主流!今年共有135組團隊參與、590場展演,將於8月19日至9月3日在臺北市31個空間上演,特色場地包含新北投車站的火車車廂、北藝中心十一樓的天臺、新富町文化市場,以及紀州庵文學森林裡的「古蹟--大廣間」,展演形式涵蓋戲劇、舞蹈、音樂、音樂劇、馬戲、無法界定的「其他」,以及挑戰線上觀演形式的「星際劇場」,並邀請2022年的獲獎團隊,於藝穗節啟動之前進行「藝穗前夜祭」,於原演出場地再現精彩演出。
2022Festival Fringe

「2022臺北藝穗節」於8月20日至9月4日舉行,共有112個團隊參與、近500場演出。本年度將主題訂為「加辣不切」,「加辣」意指生猛的藝穗團隊帶著辛辣的展演內容而來,給予表演藝術環境多樣化的刺激與碰撞;「不切」則是回應藝穗節以不設限、不審核的精神接納各種觀點,是一個孕育更多表演藝術可能性的重要平台。
表演場地以2022年啟用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為核心,拓展至北投、大同、中正、萬華、文山等30個特色場域,像是士林運動中心的「頂樓足球場」、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的「溫暖小池塘」和「未來廚房」,皆是今年首度合作的演出場地,此外還有咖啡廳、餐廳、藝文空間等非典型表演空間,讓藝術深入市民生活的同時,也發掘更多具創作潛力的藝術人才。
2021Festival Fringe

※2021臺北藝穗節因疫情取消。
2020Festival Fringe

2020臺北藝穗節於8月22日至9月6日舉行,共125組演出團隊參與,總計568場演出涵蓋戲劇、舞蹈、音樂、喜劇、音樂劇,以及多樣跨領域的展演,於臺北市25個特色場地,用16天的時間看見不一樣的臺北。
2019Festival Fringe

邁入第十二屆的臺北藝穗節,以不審核、不設限、自由開放的態度,讓表演與生活緊密相連,每年上百組新興表演藝術團隊於此萌芽,於2019年8月24日至9月8日期間,集結臺、港、中、日、英等國家,共131組表演團隊,將於臺北市各大場館、藝文空間、咖啡廳等生活場域帶來537場演出。
2018Festival Fringe

2018第十一屆臺北藝穗節共有118組來自台港澳日中的表演團隊,帶來486場精采演出。在演出機制上,今年特別提出「2小時極限藝穗」新制與當年得獎當年重演的「即刻重演」,期待透過各種資源的挹注讓表演團隊更上層樓。也首度嘗試將演出場地中心移往臺北市西區,吸引民眾一同加入參與熱鬧多變的藝穗節。
2017Festival Fringe

2017第十屆臺北藝穗節自8月20日至9月10日舉行,153組表演團隊的參與帶來了574場精采演出。十年拾穗,在演出之外更推出系列活動,包含演出《藝穗群星GALA NIGHT》、榮耀重現《七種靜默:忿怒》《冥王星》;影像計畫「我的藝穗一年」「訪談計畫:藝穗人物線上誌」;培育計畫「短波15+:青少年寫作計畫」;演出攝影展及出版「拆解藝穗,十年報告」一書。
2016Festival Fringe

2016第九屆臺北藝穗節自8月13日(六)至8月28日(日)舉行,以創意的「夢想遊樂場」為題,帶來582場精采創作,共有159組表演團體參與。除了鼓勵表演團隊盡情揮灑創意,也力行推廣無障礙藝文,新增身心障礙服務標準,並為演出場地實施無障礙資訊透明化,展現藝術平權的決心。正式演出前一週的「暖身週」也成為常態規劃,開幕活動中的表演藝術市集搭配藝穗俱樂部定點宣傳推廣,期待透過更充分完整的暖身活動,吸引民眾一同加入熱鬧多變的藝穗節慶。
2015Festival Fringe

2015臺北藝穗節自8月23日(日)至9月13日(日)舉行,以第八屆「圓+圓」象徵你我的創意碰撞激盪火花,讓熱力四射引爆全城,共有154組表演團體、600場演出,包含臺灣各地及來自港、澳、日、德等國家的表演者,為臺北的夏天展開一場為期三週的表演藝術瘋狂大匯演。藝穗節持續開發可激發表演者創意發想的非劇場空間,擴展藝術深入大眾生活的層面。許多場地為位於巷弄內的多層次空間,穿越市場、繞過小巷、爬個小山、走到河邊,場域擴大整個台北市區。首次將開幕活動提早於展演前一週進行,在大安森林公園以表演藝術市集方式呈現,搭配藝穗俱樂部定點宣傳推廣,吸引民眾一同加入熱鬧多變的藝穗節慶。
2014Festival Fringe

2014年臺北藝穗節修正策展人條款,擴大場地類型,讓藝穗節容納更多樣性、更有規劃性的演出活動。一方面鼓勵團隊主動參與、策劃觀眾參與的活動,另一方面也致力朝向更全面性的團隊服務平台,辦理行銷大補帖講座,諮詢顧問團、跨界交流、開幕活動,讓藝穗的節目不僅質量提升,行銷製作能力也大增。
2014第七屆臺北藝穗節8月30日(六)至9月14日(日) 舉行,以「凌凌漆」幽默搞怪的自信吸引市民的目光,共有130團隊、使用34個特色場地、短短16天內、共完成543場演出,讓我們看見多元豐沛的創意能量!
2013Festival Fringe

2013年臺北藝穗節修正策展人條款,新增場地自主條款,讓藝穗節容納更多樣性、更有規劃性的演出活動。一方面鼓勵團隊主動參與、策劃觀眾參與的活動,另一方面也致力朝向更全面性的團隊服務平台,辦理行銷大補帖講座,諮詢顧問團、跨界交流、開幕活動,讓藝穗的節目不僅質量提升,行銷製作能力也大增。過去幾年的優秀藝穗演出,已陸續受邀到其他藝術節/文化活動演出,我們樂於看到藝穗品牌的優質表現獲得肯定,也期待2013年有更多優質創作者報名參與。因為臺北藝穗節不只是一次的演出機會,更是被世界看見的重要契機。
2013第六屆臺北藝穗節以三頭六臂創意無限之姿8月31日(六)至9月15日(日),留下被世人看見的耀眼光芒!
2012Festival Fringe

2012年臺北藝穗節也新增策展機制,讓藝穗節容納更具多樣性與規劃性,還新增技術顧問,以提供參與團隊更全面的服務,而持續提供的行銷講座活動、諮詢顧問團、跨界交流與開幕活動等各種服務,都希望讓藝穗節的新興團隊不僅能提升節目的質量,亦增加行銷與製作的能力;此外,本屆藝穗節也將重現2010年與2011年藝穗亮晶晶「大家都滿意獎」得獎作品,提供臺北藝穗節的參與團隊不只是一次的演出機會,也讓藝穗品牌的優質表現獲得肯定,深耕在地創作,成為被世界看見的重要契機。
2012第五屆臺北藝穗節無孔不入,將在臺北各地神出鬼沒,9月1日(六)至9月16日(日),120個團隊將留下被世人看見的耀眼光芒!
2011Festival Fringe

一向給予觀眾城市尋寶樂趣的臺北藝穗節,今年邁入第四屆,於8月27日(六)至9月11日(日)的16天裡,由108個創意團隊,在台北市19個小劇場、畫廊、時尚旅店、書店與咖啡館等生活空間爆發敢夢能量,輪番上陣演出382場次。今年藝穗節獲得財團法人永真教育基金會獨家贊助,特別增設「永真藝穗獎」,將選出最優質且具未來發展潛力的演出作品,頒予伍萬元大獎,鼓勵年輕創意持續發光。
2011年也開始加入「協同策展人」的角色,由活躍小劇場的知名編導暨演員藍貝芝,自今年起受邀出任臺北藝穗節協同策展人,共同負起規畫與執行的工作。藝穗節持續開發創意空間,新增旅館和廢墟空間等場域,讓人有無限想像空間。今年藝穗節出現民間策展人自行策劃特色系列演出,在藝穗節中形成一股節中節的力量。
2010Festival Fringe

8月28日起至9月12日止的16天裡,台北市將集結超過2500年輕藝術家,來自全台各地、新加坡、上海、香港的69個團隊,橫跨台北市五大區,從「牯嶺─南海」到「西門町—艋舺」,從「彩虹 3C—藝術村」到「學校特區」,更挺進目前最熱門的「南西」特區,21個另類創意空間,上演249場好戲。
連續舉辦兩年的臺北藝穗節,已獲得廣大迴響,成為年輕族群爭取亮相的重要機會。
為此,臺北藝穗節主辦單位也主動邀請國內外的表演製作人與藝術節總監前來觀賞藝穗節演出。並自今年起與臺北藝術節合作,搭建一個升級階梯,每隔兩年即推選前兩屆藝穗節的優質作品,在臺北藝術節重現,使獲得熱烈迴響的藝穗表演節目,透過藝術節的全方位推廣,讓更多國內外觀眾看到。
2009Festival Fringe

第二屆藝穗節將以「貳勢力」再度攻佔臺北市,含括咖啡館、藝廊、舞廳等另類空間。採自由開放的報名機制,共募集了80組團隊246場演出,粗分為戲劇、舞蹈、音樂、其他四大類型,從8月29日至9月13日,延續著第一屆的熱情與活力,將在在短短16天裡,再度爆發最蓬勃的表演藝術創意!
除了傳統的劇場空間,今年,主辦單位更開發了一些新空間,尤其是師大區的咖啡館,如米倉咖啡館、步調咖啡館,以及西門町的夜巴黎大舞廳,期待演出團隊能夠發揮創意,善用這些另類空間,不囿限於鏡框式舞台的表演模式,更為貼近觀眾與日常生活。
2009年首創藝穗中心,特別與美食家韓良露所創設的南村落合作,演出期間,南村落將化身為藝穗咖啡館,邀集國內外的表演藝術評論人與創作者面對面,暢談創作理念、交換專業意見,期望激發出精采的辯論火花。
2008Festival Fringe

由臺北市政府主辦,臺北市文化局與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承辦的第一屆「2008臺北藝穗節」將挑戰你我對「看演出」的認知,從8月30日(六)至9月14日(日),夏末秋初之際,61組團隊將帶來166場另類、前衛、小眾、新興、趣味的藝術,在台北西門町、華山、臺北藝術村、牯嶺街、南海藝廊,勇敢發聲!
第一屆臺北藝穗節以表演藝術為主,不設門檻、不設評審機制的開放態度,鼓勵了共61組的創作團隊參加演出。創作者平均年齡為30歲,團隊演出分類大約是戲劇29組、音樂類12組、音樂劇2組、民族舞4組、現代舞8組、默劇2組,其它還有難以規類,例如玄學命理、藝術喜酒辦桌等非常「跳躍性」思考的創作演出大約4組。
團隊們透過藝穗節提供的免費場地,自行藉著售票收入努力達到收支平衡,或甚至盈餘,藝穗節成為劇場的老將新秀們彼此較勁、磨練自己的好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