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能否成為與社群建立深層關係的方法?
當代表演藝術中的策展實踐,不再只是展演作品的手段,而是回應在地脈絡、介入公共空間,並挑戰既有制度的行動形式。
超越策展:創造實驗場域的可能
三位「策展實驗室」導師將在此次公開講座中,分享他們如何將工作坊設計為一個集結觀察、討論與合作的實驗場域,並藉由自身策展經驗,討論策展如何成為理解彼此、建立連結與促發公共參與的媒介。
本次講座也將分享自9月11日展開的工作坊期間,三位導師與學員之間激盪出的交流、碰撞與合作過程中的精彩內容,邀請觀眾一同窺見「策展實驗室」工作坊內部的創作動能與思維流動。
/講者介紹/
耿一偉(台灣)
現任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並於臺北藝術大學與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擔任兼任助理教授。長期致力於表演藝術策展,曾任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2012–2017)、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策展人(2018–2022)、臺南藝術節策展人(2023–2024),並擔任臺北市立美術館《藍天之下: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2020)展覽聯合策展人。曾獲德臺友誼獎章(2017)、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2019)與德國歌德獎章(2023),為國際文化交流領域的重要推手。
相馬千秋 (日本)
製作人、策展人,非營利組織東京藝術公社(Arts Commons Tokyo)創辦人暨代表理事,長期關注社會參與、跨領域與媒體藝術。曾任東京藝術節(Festival/Tokyo)首任節目總監(2009–2013),擔任愛知三年展(2019–2022)表演藝術策展人。自2017年起擔任TheaterCommons Tokyo藝術總監,2023年出任德國世界劇場節(Theater der Welt)節目總監,成為首位非西方策展人。曾獲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2015)與日本藝術選獎(2021),現任東京藝術大學副教授。
橫山義志 (日本)
現任SPAC靜岡舞台藝術中心戲劇顧問與靜岡世界劇場節節目策劃,同時為國際表演藝術經理人交流會(ON-PAM)理事,並於學習院大學兼任授課。曾獲亞洲文化協會(ACC)資助(2016)、擔任APP亞洲製作人平台(Asia Producer's Platform)策劃成員(2017–2024),並於2019年擔任東京藝術節世界競賽總監。2008年取得巴黎第十大學表演藝術研究博士學位,2024年出版專書《演員的風采與藝術:為什麼戲劇排除了歌唱與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