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時間】
8月26日(六) 14:00(GMT+8)
【活動介紹】
以非線性製作模式展開,如具增生力的容器一般幻化、融合,與大眾相遇。這個創作概念以多樣面貌呈現,採研究成果發表的形式出現在2021年「亞當計畫」的《為母之/知道計畫》,在2022年「臺北藝術節-共想吧」化身介於展演和公開講座樣貌的《媽與她與他與它:媽組人生》,此次更將作為講座演出,於「亞當計畫-新作探索」登場。作品透過「為人母親」的場域,將研究範疇拓展到與世界的互動聯繫,以實踐母職的方式持續投入研究,「母親」是一股持續流變的潛力,不只本質化身份認同。我們探討如何透過「成為母親」作為互它性的酷兒化過程。
【藝術家介紹】
余美華(Scarlet Yu Mei Wah)/創作概念
舞蹈藝術家余美華生於香港,曾居住在新加坡、巴黎,現居柏林。她的編舞以不同的語境和形式呈現。她的作品透過自傳體與記憶去檢視私人與公眾的賦體敘事及歷史,探索在傾聽及訴說之間的政治性與詩意。將表演作為與他人相遇和陪伴的場地,專注於人類、非人類和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社會關係。余美華曾任2018年德國舞蹈平台評審、諾伊斯夏日計畫駐地藝術家及2017年「亞當計畫」駐地藝術家。
照片由藝術家提供
董怡芬/創作概念
董怡芬近年多次以表演者或動作設計身分,跨足舞蹈、劇場、電影、當代音樂、科技藝術等不同作品。另類且多軌的創作過程,造就了從不設限其創作方法的董怡芬著迷於「人」在「社會」與「自然」中的趨性、動向,不斷地向自然界探索,讓人性於社會中的奇想得以發聲。近兩年更積極策劃身體創作平台計畫,試圖媒合臺灣關注身體表演的各領域年輕藝術家交互學習與交流的機會,同時近年也多次擔任大型公共藝術節活動表演策劃統籌。現為臺北市大學舞蹈學系專任講師。
攝影:Kris Kang
樊香君/協作者
舞評人、舞蹈構作、舞蹈學者。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系碩士班助理教授。曾任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員。研究領域為身體實踐研究、臺灣現當代舞蹈史、舞蹈錄像。曾任台新藝術獎提名觀察人、表演藝術評論台駐站評論人、德國漢堡TANZAOHi舞蹈暨舞蹈錄像節協同策展人。曾於德國柏林Tanzbüro Tandem計畫進修舞蹈構作,並至奧地利林茲國家劇院舞團(Landestheater Linz)實習舞蹈構作。近年合作作品與策展—安娜琪舞蹈劇場/謝杰樺作品《永恆的直線》(2019)、《肉身賽博格》(2023);漢堡Lichthof劇場/Jasmine Fan作品《MUDRA》(2020);關渡美術館「一個編舞者:古名伸研究展」(2022)。
攝影:陳彥宏
《媽與她與他與它:媽組人生》創作概念由余美華發想,並與董怡芬共同發展。
此計畫之階段發展與創作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支持,並於2021年亞當計「排演未來」單元,以及2022年臺北藝術節「共享吧」單元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