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邀請法國編舞家波赫士.夏瑪茲(Boris Charmatz)來台演出兩支舞作,並在14日晚《半醒》首演後舉辦慶祝酒會,邀請舞蹈界人士參加,與這位剛剛接掌碧娜鮑許烏帕塔舞團藝術總監、備受國際舞壇關注的編舞家交流。夏瑪茲的terrain舞團接下來會在17、18日演出19人的大型舞作《一萬種姿態》,展示與獨舞的《半醒》截然不同的風貌。
夏瑪茲才19歲還在舞蹈學校時就開始編舞,他在雷恩國家編舞中心任總監時提出「舞蹈博物館」宣言,將此國家展演機構轉型為一座屬於大眾的舞蹈博物館,將舞蹈作為一種藝術介入社會運動。宣告舞蹈與視覺藝術在體制內外的混種時代正式來臨,創造了當代表演美學的新典範,同時奠定了他在歐洲當代舞壇的地位。北藝中心於 2016 年協同北美館首度邀請他來臺展演《口腔運動:舞蹈博物館計畫》,2018 年演出《夜舞》。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王孟超表示,北藝中心在好幾年前就開始和夏瑪茲合作,沒想到他這次來,已經有了個新的大名鼎鼎的身份,將為國際舞蹈天團烏帕塔擘劃新的未來,從這兩支舞作,或許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個未來。本周末要演的《一萬種姿態》是北藝中心與多個國際場館的共製,發想新奇,跳起來看似混亂,其實有很嚴謹的規範,愛舞的人一定不可錯過。
《半醒》是夏瑪茲最新獨舞,他在台上不但跳舞,還吹口哨,閉著眼睛,吹出腦中想到的旋律,口哨聲又引導出舞步,兩者互相啟應。《一萬種姿態》裏每位舞者表演400種姿態,各各不重覆,變成一個巨大的集合。每個姿態都是由慾望、情況、背景、技巧所激發的,有其存在的理由。
夏瑪茲在酒會上說他上次來台北時看過還是工地的北藝,很高興這次來是全新的劇場裏演出。《半醒》和《一萬種姿態》合演,讓大家看到他創作的兩種面向,不管是內斂安靜、還是狂放大氣,都是他。
攝影:趙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