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藝文場館 帶來表演藝術產業新契機
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發起,邀請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及臺中國家歌劇院輪流承辦的「創意熟成平台」,於11月16、17日再度於台北登場,這是北藝中心場館正式開幕後的首次主辦,共有33個節目/作品參與平台計畫,展現台灣豐沛的創作能量。
「創意熟成平台」前身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創意節目前期展演計畫」,原意在協助新創作品媒合前期發展所需資源,由團隊規劃簡報或呈現,邀請場館代表及策展人參與。自2016至2019年期間,共支持57個團隊,86個計畫。2020年起新增媒合現有作品至各地巡迴演出,擴展為「創意熟成平台」,並且邀請台中、高雄二個國表藝場館共同主辦,於2020至2022年三年期間,共有108個節目/作品於此平台呈現,也促成不少作品至各地巡迴演出。
其中包括北藝中心推薦的臺北兒童藝術節作品《小路決定要去遠方》,於2021年至台南台江文化中心演出、《誰偷走了我的字?》與《搖滾兒歌|呼叫!夏天戰隊》也相繼於2022年至2023年期間至臺中、臺南等地演出;臺灣戲曲中心推薦作品《水鬼請戲》於2022年至衛武營及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推薦作品《今晚,我想來點》原創音樂劇,於2022年至基隆表演藝術中心及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衛武營國家文化藝術中心推薦作品《自私的巨人》則於2022年在衛武營首演後巡迴至各地縣市政府文化局演出等。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劉若瑀表示,台灣創作者的潛能與創意,希望能透過這個平台找到適切發展的機會。北藝中心也會持續和大家共創各種可能,在這片土地上開啟不同的對話。執行長王孟超指出,今年33件推薦作品,涵蓋親子、戲劇、音樂劇、舞蹈、馬戲、戲曲等跨領域類型的創作,題材多元,形式豐富,對場館、機構夥伴而言相當有吸引力。
除機構夥伴及場館推薦的節目,今年北藝中心推薦6檔自製及委託創作節目/作品參與,包含今年於臺北藝術節首演的自製節目《脫殼》、於臺北兒童藝術節演出的自製音樂劇《媽呀!外星人》與《我的初戀是頭鹿》、以及北藝中心委託創作節目-玲瓏全勤身創作社的《那一天,我在離家出走。》、李銘宸/風格涉的《百葉》、嚎哮排演的《別叫我英雄》。
除了聯合主辦的場館之外,國家兩廳院、臺灣戲曲中心、廣藝基金會、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基隆市文化局、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台南市文化局、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花蓮縣政府文化局、及連江縣政府馬祖文化處均派代表共襄盛舉,展現孵育作品的能量與決心。
北藝中心期許「創意熟成平台」持續推動串連全臺展演動能、資源及創意,激盪出更具多元性、豐富性的作品,讓作品有機會於合作館際間巡演,促進表演藝術產業的發展,讓臺灣各地觀眾看到更多精彩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