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因病毒戰爭導致人口銳減,存活下來的人能常保青春,但無法在太陽底下活動,這類人自稱為「諾克斯」,得天獨厚地過著優越生活,和普通人類「克里奧」形成對比,同時也無可避免地走上對立。四把椅子劇團將這部日本知名劇作家前川知大的預言之作《太陽》,首度搬上臺灣的舞臺,於本周末在臺北藝術節盛大登場。
前川知大表示,《太陽》的雛形是源自他的短篇小說,2011年創作過程中發生了311日本東北大地震,連帶地改變了他的書寫方向。他以病毒為引,書寫突如其來的巨變帶給社會的改變,「那場大地震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衝擊,現實的殘酷遠超出了我的想像,發生天災改變了社會狀態,讓我重新思考劇本的內容。」
從日本311到新冠疫情,一部跨越時空的寓言
巧合的是,雖然《太陽》的創作早於新冠肺炎疫情,但劇中描繪的社會分裂與對立卻和近年疫情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劇中人類因病毒感染分化為兩個對立的群體:對陽光敏感的「諾克斯」和普通人類「克里奧」,如此的社會分化,有如人們面對疫情時所遇見的種種現實。
劇中的「太陽」不僅是天體星球,也是權力、階級和社會不平等的象徵,諾克斯代表著上流階層,他們擁有特權,卻對普通人的苦難漠不關心。前川知大表示,全劇藉由不同階層、立場的人對話,尋找能夠跨越這些問題的機會。
太陽下的陰影:權力、階級與社會分化的反思
《太陽》於2011年在日本首演,2012年獲日本第六十三屆讀賣文學獎戲劇之劇本單項獎,2014年由知名導演蜷川幸雄改編成《太陽2068》;2016年出現電影版,由神木隆之介主演,劇中的病毒災難,也和近年席捲全球的疫情不謀而合。這部映照現實的科幻預言,在2024年由導演許哲彬執導、陳以恩擔任劇本改編,帶領觀眾在後疫情時代重新看《太陽》,尋找超越二元對立面的觀點。
許哲彬表示,剛開始看劇本時,直覺聯想到是在談論「對立」,劇中描繪的社會對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臺灣的政治局勢,內部的藍綠對立等,都可以在劇中找到對應之處,「劇中有一種很直接且巨大的政治隱喻,在排練、改編時,會一直浮現出來,讓人一直想到臺灣的現況,不同黨派的對立面和現實層面問題。」
前川知大表示,近期日本社會的新自由主義在年輕族群間興起,批判勇於改革的人,對於日本社會所帶來的分裂也令他感到憂心。他認為,劇場是活著的藝術,反映當下的時代」,對於許哲彬從劇中連結臺灣社會當下的狀態,並感受其中的隱喻,這樣的解讀令他感到有種被理解的欣喜。
2024臺北藝術節:四把椅子劇團《太陽》將於八月九至十一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演出四場。八月十一日(日)午場演出後將舉辦演後座談,歡迎觀眾踴躍參加,更多訊息請洽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官方網站查詢。
北藝中心官網:https://tpac.org.taipei/
購票請上OPENTIX: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89928343427223552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PerformingArtsCenter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pac_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