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劇團《諸羅假期》|2022臺北藝穗節(青穗觀察:林翊婷)
▍演出節目:2022臺北藝穗節-阮劇團《諸羅假期》
▍演出時間:08.27(六)19:30
▍演出地點:上樓左轉
文 林翊婷(青穗觀察員)
以「諸羅假期文化體驗一月遊」作為包裝,透過三個「鬼」的故事,帶領觀眾們認識嘉義地區從前的「輪普」文化。
觀眾席的座位安排是直向的,表演則是在四面進行著,就像是搭上了一班遊覽車、參與旅行團,坐在車上時看著窗外的景色,一站接著一站,跟著這幾個角色,在諸羅營區與旅行團之間切換,一起度過農曆七月的「諸羅假期」。
演員也會時不時走入觀眾席,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像這樣環繞式的演出安排克服了場地本身的限制,演員的走位也會繞著觀眾的位子移動,雖然因為座位的不同,還是會有視線被遮擋的問題,但就算觀眾看不到演員完整的動作,也能夠「聽」出演員的情緒和對白,不會影響到對於整齣戲的理解。
沉浸式劇場的燈光和布景都營造出了有些詭譎奇異的氛圍,剛好選在鬼門關前後的時間點演出也讓觀眾更有身歷其境的感覺,加入了許多現代熟悉的元素(交友軟體、線上聊天等),拉近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距離。在回顧嘉義傳統文化的同時,透過思念著孫子的爺爺、吃貨女大學生、附在大野狼玩偶身上的小孩子等角色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對白之中討論到古今差異,沒有一味站在批判的角度嘆惜著過去文化的式微,或是灌輸一定要復興傳統文化的想法,而是傳遞了「雖然人會變、文化會變,但是只要知道最重要的是什麼,感情就不會改變」的理念。
比較可惜的是,這場「諸羅假期文化體驗」每一站之間的比例不太平均,有些部分著墨的比較多,但有些部分又只有快速地帶過。雖然最後幾個角色之間和解、大團圓的結尾頗感人,但中間有些部分可以交代得更加清楚、增強故事線之間的連結,或者是稍微減少一些支線內容,讓最後收攏的時候可以更加仔細、完整,也能更加凸顯想要傳遞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