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見笑又如何 快來歌廳尋找異色愛麗絲訪—訪《見笑歌廳秀》高詠婕X劉俊德

臺北藝穗節

文/Stella Tsai

 

一口隔代教養練成的閩南語不太標準,科班出身的舞蹈女孩跳著象徵貴族的芭蕾舞,充滿感情的khuì-kháu(口氣)唸著毫無感情的動作術語,跳著笑著,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八年前曾以《賣場游泳》獲得藝穗節「舞蹈中的舞蹈」大獎,編舞家高詠婕那年剛從舞蹈系畢業,一身創作魂無從抒發,太多的點子想要實驗,藝穗節成為她實踐的窗口。時隔多年,她在業界走走停停,風格獨特,一身創作魂更未曾稍減。一次合作中認識了劉俊德,手舞足蹈配著跳躍式腦袋的她,成為劉俊德眼中的奇觀;對他來說,這個講著怪腔怪調閩南語、跳著標準芭蕾的高詠婕,有點好笑,有點魅力,還有源源不絕的活力與創意。兩人一拍即合,就這樣開啟《見笑歌廳秀》的創作討論。一方面呼應有點見笑卻迷人的口音、一方面還要大玩歡樂閩南語歌廳秀,趕在最後一週生出藝穗場地申請企劃、通過面試,順利甄選上最想進去玩的北藝中心排練室。

 

雖然名稱為排練室,但高詠婕形容第一次走進場地時,一室粉紅,不僅沒有排練室常見的落地鏡,拉開粉紅窗簾還是一扇能看進士林巷弄的巨大落地窗。兩人笑說:「這場景太荒謬了,跟歌廳秀的調性有夠搭!」從最初的閩南語、芭蕾兩大關鍵字,加上歡樂唱跳的歌廳秀元素,《見笑歌廳秀》就這樣慢慢長出骨幹。

 

揉合芭蕾與閩南語歌廳秀,編舞家高詠婕與劉俊德合作推出《見笑歌廳秀》,將在北藝中心排練室演出。高詠婕形容第一次走進場地時,覺得場景跟歌廳秀實在有夠搭!圖/高詠婕提供

 

構作創作的初期,為了符合芭蕾夢幻的童話基礎,兩人從童話故事下手,選中充滿奇幻元素與異色脈絡的〈愛麗絲夢遊仙境〉作為發展開端。將童話裡的愛麗絲、兔子、瘋帽等各種奇幻擬人角色,化為歌廳裡的各色歌舞演員。接著以此為基礎尋覓表演者,雖然清一色是受過芭蕾訓練的舞者,卻各有各的異色癖好或性格;每個人都未必有所察覺,而是透過高詠婕的旁敲觀察與對話提問,撈出獨一無二的角色元素,一一為每個表演者定錨。

 

過程中,她察覺「自我防衛機制」在每個人的狀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一環,即便沒有刻意強調,卻總是幽微地體現在身體與心理反應之中。也因著自我防衛機制的無所不在,她特別想藉著表演者的身體,讓觀眾看見他們是如何面對、觸碰心中柔軟的那一塊,再以表演作回應。在一片詼諧與笑鬧中,藉著辦桌式的近距離,期望讓觀眾從中對到頻率與心中的共鳴,再帶著暖意離去。

 

最初定調的「芭蕾」更是不容馬虎,創作發展過程由表演者輪流給一堂芭蕾課,搭配不同的附加媒材與主題。劉俊德分享,有一堂特別用閩南語歌曲配芭蕾練習,隨手拍下的片段引起社群的熱情反應,高詠婕直言:「學生時期的我們,根本不可能用這麼詼諧的方式對待芭蕾。」想不到一個轉念,讓芭蕾長成截然不同卻格外吸引人的模樣。加上各種荒謬逗趣的歌廳元素亂入、奇幻異色的角色設計,《見笑歌廳秀》歡迎大家進來隨歌哼唱、放鬆看舞,「連芭蕾都能鬆成這款了,人生還有什麼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