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非最後的故事|2022臺北藝穗節《最後的遺言》

臺北藝穗節

▍節目名稱:2022臺北藝穗節《最後的遺言》
▍評論者:Che Che

《最後的遺言》是個極度高難度演出的劇本,且明顯是個文學性大於娛樂性的戲劇作品,故事探討在道德和藝術之間,藝術的偉大如何造就,以及藝術是否會。

戲的部分沒有特別的大問題,本齣戲對白極多,劇情峰迴路轉,由於對白大量,所以非常看演員演技,說出來的話能否說服觀眾,極為重要。最後一場的處理相當可惜,個人認為最後的和解戲實際上是可以相當感人而且充滿愛的引人落淚,可惜導演卻選擇延續前面的冷冽風格,讓原本的父女大和解,變成平淡無奇的草草收尾。

演員部分,本齣劇的演員大多介於18~20歲,而《遺言》中的各個角色無論年齡、職業、經歷都明顯跟演員的經歷相差甚遠,角色有文學教授的父親、得過暢銷書的作家、經常暗殺黑手黨和歐洲國王的殺手、心理學家的母親等等,基於田調不足和缺乏觀察,許多演員的表演只流於將台詞唸完和憑藉想像呈現角色樣貌,希望演員可以花更多時間觀察和塑造角色,才不會讓出現的角色流於表象。

表現最好是飾演女兒的李昀臻和飾演作家小明的李彥承,然這裡興許認為兩者的年紀恰好和角色相似,所經歷的情感和角色恰好重疊。李昀臻在表現悔恨的橋段情感豐沛,戲份不多但讓人印象深刻。李彥承在轉換角色狀態流暢,要表現書呆樣、恐懼甚至要在中後段因為刑求發瘋,都拿捏自如,唯一缺點在於其中有場戲是律師和殺手討論殺不殺王小明的橋段,演員的選擇居然是嘟嘴?!只能說雖然你嘟嘴很可愛,但還是請你不要嘟嘴謝謝!!

造型部分,個人認為服裝設計過於直白,在每個角色身上可以看出白色塗料寫字,暗示角色背後的心聲,抑或過往,然而是否需要用如此直白的方式,有無其他更隱晦的替代方案,建議可以仔細重新思考。另外角色中有一位文學教授,身穿黑色中國式唐裝,但文學背景就一定會搭配唐裝嗎?看戲中最大的疑惑。

妝容設計為飾演殺手的黃威欽臉上的妝容明顯白過脖子,在燈光照耀下看起來相當不自然。飾演律師的莊沛汶一身正式套裝,髮型卻像是剛從熱舞社成發趕場的犀利麻花辮馬尾,一度出神以為是韓國女團斜槓獨立劇團製作。此二為唯一缺失。

整體來說,劇團願意挑戰這個高難度的劇本,勇氣和野心都相當值得鼓勵,也許是經歷緣故和經費限制想像,我們仍期待未來幾位在劇場中持續發光發熱,透徹文本去呈現每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