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er Player《過去告別式-燒》|2022臺北藝穗節(青穗觀察:林宜勤)
▍演出節目:2022臺北藝穗節-Loner Player《過去告別式-燒》
▍演出時間:08.29(一)19:00
▍演出地點:窩著fossa
文 林宜勤(青穗觀察員)
《過去告別式-燒》,講述著一段在大火後被燒得只剩下餘燼的感情,進場時觀眾從窄小的入口爬著4層樓梯到了表演場地,也如同像是走入了故事裡的兩位主人翁,清肇與安桃兩人曾經一同生活的空間之中,觀眾在裡頭找了個位置坐下,一窺兩人之間愛恨交織的複雜關係,以及嘗試從對白裡的蛛絲馬跡中拼湊出真相,一段關係的結束,也是一段關係的自由。
在觀賞表演前,還沒機會看過本劇的小說原版,但在看完演出後,第一直覺實在很難不和劇場界赫赫有名的編劇,簡莉穎所寫的《春眠》來做比較。當然後者的篇幅長度,跟本劇相比大概長了兩倍有餘,不過元素題材卻是相當雷同類似,一個控制欲滿點且行為歇斯底里的妻子,一個懦弱順從卻不再愛著妻子的丈夫。而在這個圈子原就小眾的劇場界裡,如何在這種情況下找到長劇的短版,並理出在短劇目裡更好發揮的特點呢?
考量到這次演出的演員看起來已經有一陣子的社會歷練了(或至少視覺呈現是啦),我就稍微直言不諱一點的說,本劇除了一些在對白文本上的字取機鋒偶讓人覺得出色,感覺的到男女二人之間處處的針鋒相對卻又始終保持著的一貫默契外,並沒有什麼再讓我留下的記憶點。是的,又一個夫妻之間相愛相殺的故事,充滿控制欲的妻子在丈夫的日積月累的冷暴力之下,默默揭開了一場悲劇的序幕。這樣的故事或許在十年二十年前還稱得上是創新,但在現代來說,卻早已過於濫俗。
當然即便是老調重彈,操作的好觀眾也不一定就不買帳。我原本以為本劇大膽一點會用到Angry Sex的元素(考量到角色服裝我不確定是否我期待錯誤),去呈現兩人之間的愛恨糾葛,或老套一點,配合帶點弔詭成分的陳設氛圍,用懸疑元素一步一步帶觀眾去猜安肇的死因,和安桃最終究竟是做了什麼駭人聽聞之舉。
但可惜的是,本劇卻還是一頭撞進了「愛情」這個死胡同裡,清肇的還魂沒有太多解釋,而安桃的瘋狂行為歸因沒有別的,全都是因為她實在太愛著清肇了。但問題是受限於篇幅,呈現上無法著墨太多於兩人之間愛恨情仇的「愛情」裡,更多的是兩人拌嘴吵架的「恨仇」。而我也不認為這該完全咎責於演員的演出上,而是受到劇本本身的框架所限,企圖以兩人的一支舞帶過兩人愛情的描寫,實在是沒什麼說服力,只會讓觀眾嗅到了一絲爛尾的味道,如果創作者希望觀眾能就此滿足的話,或許進場就開放憑票根領酒會是更好的選擇。
另外一個我覺得可惜的點,是場地並沒有被充分的利用完全,其實本場地空間不小,上下各一個樓梯也有陽台,甚至技術組控台空間也還可作利用,配合上這種短劇目的形式,實在是可以大玩特玩一番。但目前演員就只是經過或短暫停留,設計上沒有什麼巧思,也讓他們看起來不太像是久住的住戶,更像是過客。如果可以適時的支開兩人,讓清肇跟安桃都有幾段單獨與觀眾相處的獨白的話,整體戲的感覺應該會更生動,且對於故事劇情來說更有羅生門之感。
另外本劇的燈光和聲音設計上,看得出來有配合戲裡一步步貼近真相的詭譎感,費了一番功夫去處理,但可惜的是一開始的點沒有真的和戲劇節拍對上,導致後面就有點徒勞無功了。反而是兩人開頭沒多久講完出喪的話題時,檯燈的光斷了半秒後隨即回復正常讓我抖了一下,而戲裡的兩個演員卻視若無睹,讓我想說鬼月不是已經關了嗎,這點倒是頗有感。
(本篇觀賞的是原版-清肇的告別式,藝穗特別版-安桃的告別式,則還沒有機會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