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等著幸福|2022臺北藝穗節《嬥曰 l 我在等》

臺北藝穗節

▍節目名稱:2022臺北藝穗節《嬥曰 l 我在等》
▍評論者:林奕昕

▇《嬥曰 l 我在等》觀後感 ▇

颱風天,風雨陣陣,看完內心也震撼不已,而且有幾次都無法對視台上的她。

無法直視,是出於早期社會對於男性暴力行為的愧疚,以及台灣早期女性弱勢的疲憊和無力感。

一來演員的她,在台上魅力四射,口白和動作恰如其分,非常耀眼。節奏分明,情緒張力極強,該倒地、哭泣、尖叫,痛罵、摔東西,非常寫實。即便舞台燈光黑暗在轉景,依然在角色當中。當中很多情景的氣氛掌握非常夠,不煽情但真實。

她,扮演一位民國40多年鄉下女性,不識字。但內心當中有嚮往現代都市的心情,以及對於自我期待和在家中存在的位置。

第一幕,患有阿茲海默症的老太太,伴隨著輕柔的音樂上悄悄地從樓上下來,環顧四週,散滿一地的糖果,嘴裡碎碎念地找著自己的女兒。

女主角因為被喝醉酒的男子強姦,而後懷孕,被迫嫁給男子。從少女的裝扮褪去,換上婦女的服裝後,氣氛完全就不一樣了。

「不要再哭了...」對著哭泣的嬰兒大聲罵,這是被丈夫狂罵三字經和痛打的她。

當觀眾看到女主角更衣時背上的傷痕和藥膏,就可以清楚了解。

戲劇全部濃縮了女性在婚姻當中會有的遭遇「起伏」,期待新生兒出生的興奮和丈夫偶爾的溫柔,但常常有丈夫婚後的暴力、外遇 、求子、生子、公婆議題,以及帶孩子的辛酸,帶出女性在婚姻裡的悲哀和弱勢層面,雖然家中有一些幸福,但這樣的幸福卻會把人在家裡困住,哪裡都別想去,是一種與論的無形牽制,一種社會的文化「鑲嵌」。

晚歸又喝醉的丈夫,被用菸蒂燙傷,無奈心聲,是一種悲傷哀痛。

當懷孕的小三打來,宣示自己主權,假裝被愛,是一種自我憐惜。

夢到自己有個幸福家庭,夢想職業,美滿家庭,是一種渴望投射。

「有時候我會感覺幸福,但有時候又覺得自己在家中這小小的空間中被困住了」這是女主角的心聲。

幸福本是婚姻當中期待的事,但因為女主角的角色為了這個家庭,以老公小孩為主,但卻沒有人真正的在乎這個人,這就是為什麼最後女主角會做了兩個理想和美滿家庭的夢,甚至於到最後漸漸地失憶,一直困在找自己女兒的迴圈當中...

或許,她,一直在等著那個幸福家庭....

戲劇讓我聯想到韓國知名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男人和女人,無論在哪一國,都是在社會的框架下,女人的自我、女人的身分,全都會一一的現實吞沒,直到妳記不得自己是誰。

慶幸,現代的女性越來越能獨立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