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閃開讓專業的來》觀後感 BY 胡愛晏111/9/4|2022臺北藝穗節《閃開讓專業的來》

臺北藝穗節

▍節目名稱:2022臺北藝穗節《閃開讓專業的來》
▍評論者:胡愛晏

七點到樓下,發現只有寫到四樓,連忙在《認真練舞中》的粉絲頁留言,一度懷疑自已走錯或是進入了哈利波特的魔法月台中。一直以為五樓

是個賣咖啡的地方,但七點二十分一上去,才發現沿路的警告標示,住戶說著「垃圾不要放我回收的地方,有監視器」,赫然像極了裝置藝術,那「窩著FOSSA」在google map查無此地棟也應屬正常,就像是某種你必需要有藥水和通關密語才能看見的隱藏關卡,簡直酷斃了。

衝著十八禁去看這個舞,中途發現跳舞只佔該舞團的橋段很小的一部分,更多是讓人分不清「現在是狀況劇還是真實」的橋段,還有完全打破
欣賞藝術就是要乖乖坐著的固有印象。那不算大的空間,那與觀眾緊密而熱烈的互動,我想這是大劇團、大舞台所難以呈現的親密感。

縱然,有時我們似乎更欣喜於適當的距離,產生的美感。

颱風過後,時事上的侯選人政見有關免治馬桶,與本場演出的肛好有些許的、巧妙的互應著。整場看完還是不能理解,男生到底為何想要從這邊獲的快感?陰道不是很美麗嗎?聽著關於如何清洗的流程,並無多大的興趣與性趣,我更關心的是情勒的部分。異女和異男間,真正的同意權與行使否決權,為什麼不能說不?以及何為公平?是否有一種說不也沒有用的頹喪感?那看來像是模仿BL的情慾情節,背後隱藏更多的會不會是「你這麼喜歡,那就讓你也感同身受」的憤怒感?交換操作看似追索平等,那萬一某個角色感到打開後門是件很愉悅的事,是否就代表有權要求伴侶也嘗試?那些代表雄性霸權的模仿,看來都是再諷刺不過的痛楚,戴上假陽具的狂戰士,拳擊的怒吼,第六感生死戀的泥塑成為戴上指套闖關的SOP,那樣的理直氣壯,那樣的按部就班,那樣的技術至上,彷彿無一不再控訴男性無能狂怒或幾近機械化、教科書化、儀式化的喪屍般過場,你看見逼近與輸出的模態多醜陋,就代表女性同胞曾遭受的處境多無言。

那無關加害與被害,施與受的辯證,而是「我沒有叫你坐下」、「你不可以拒絕我」、「我說要就是要,不管妳」那令人頭痛的拉鋸,而偏偏多半是強殖入侵式的一面倒。我們終將回歸「不就代表不」,積極同意權的真誠一致。

我覺得不舒服,我不想,我已經說了不,請你不要再盧了。

什麼時侯,才會被尊重、被當真、被一切就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