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摯愛劇團《歡迎長大》|2022臺北藝穗節(青穗觀察:林宜勤)
歡迎不歡迎,討厭的話可以拒絕長大嗎?
▍演出節目:2022臺北藝穗節-簡單摯愛劇團《歡迎長大》
▍演出時間:08.31(三)15:00
▍演出地點:課廳演創空間
文 林宜勤(青穗觀察員)
《歡迎長大》以寫實的手法記錄著三個平凡女子在追夢的過程中,一路上所要經歷的各種酸甜苦辣,藝術行業裡出人頭地的哪個看上去不是過的光鮮亮麗,但常被忽略的卻是那些能被眾人投以羨慕眼光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持續努力卻還是沒沒無聞的卻是大有人在。
十年磨一劍最終等待的會是一展長才的機會,抑或是漸漸消失在舞台上的身影呢?《歡迎長大》除了描寫出了三位女孩對於夢想的渴望和追求,更多的卻是在這成功之前不為人知的辛酸淚。
我自己認為,本作有一點點好壞參半,好的點是我認為三位演員雖然都還有進步空間,但整體台風穩健,本劇單人獨角戲的部分著實不少,演員在此卻都處理得相當穩重。另外一點是有趣的是在戲的收尾,三位女子的群戲並非是走常見演出會使用的寫實風,反而是延續著戲的整體基調讓三人有點微妙的疏離感,好像他們都多少還帶著前中段獨角戲的調調,這樣的處理頗為奇妙但確實成功,尤其是三人齊唱生日快樂歌那段安排更是出色。
好話說完,比較讓我感到疑惑的點,是本身劇本的核心命題與導演的編排手法。先以導演的部分來說,我其實不太理解為何選擇把三個角色的片段拆開打散,使得整體演出有點偏向流水帳,配上換場的燈暗燈亮節奏顯得相當拖沓。
仔細去想其實三人的故事想講的命題是相同的,而本戲的演員雖台風穩健,要一人獨挑大樑卻還是顯得心有餘而力不逮,或許早點揭示三人的室友身份並以此作為主軸會使本劇稍落俗套,卻可讓此問題不再嚴重影響觀眾。
而劇本部分,我認為問題出在主題明確但核心不明,已經點出題材了卻沒給出結論,看完整齣戲後我依舊不明白欲言為何。也就是對於創作者來説,劇名「歡迎長大」究竟是一個肯定句,還是是一個反諷句?或是如同我們在進便利商店時聽過千百遍的「歡迎光臨」一樣,店員嘴上說是歡迎臉上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皮笑肉不笑,滄桑中卻又帶點無奈?
以本劇來說,我認為對於「歡迎長大」的詮釋比較像是一個成長的必經過程,或許也反映到了創作者現階段的狀態,感覺悲觀的成分略大於樂觀,配上灼曦幽幽的歌聲,有點人生便是如此那也沒辦法的味道在。
那麼本劇想傳達的便是,我們就該如此看著時間磨去人們的稜角,靜靜看著夢想逐漸變質?或者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如果兩者皆非的話,我很想知道那龐大而始終壓著主角三人喘不過氣的到底為何物,還有創作者要如何將之化解開來,這才是觀眾感興趣的地方,而不是八年後主角三人又成了什麼樣子。
在故事裡,我們確實看到了三人都遇到了一些各自的問題,碰到了一點小阻礙,但我們從未知道在他們受到打擊後,還驅使他們繼續向前的動力究竟為何(當然他們也並未遇到太大的危機)。如果只是逆來順受,將之皆歸於成長追夢的必經過程的話,那本劇深度也就到此為止了。更可惜的是,雖然三個角色性格都有所不同,卻好像都卡在差不多的點上,並未互相形成對比使劇本的命題呼之欲出,反倒是讓核心主旨更顯朦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