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阮劇團《阿尼瑪》|2022臺北藝穗節(青穗觀察:宋柏成)

臺北藝穗節

不再被馴養的大象

▍演出節目:2022臺北藝穗節-阮劇團《阿尼瑪》
▍演出時間:9.02(五)14:30
▍演出地點:藝秀設計影像工作室

文 宋柏成(青穗觀察員)

《阿尼瑪》將舞台設定為主角,也就是演員戴綺芸,腦袋裡的房間,因此能隨心所欲而任意變化。並從「白紙」這一概念進行切入,描述主角所處在的一個空白而有無限可能,但卻無法真正使這無限的可能變成可能的狀態。此劇首先以房間裡的一隻觀眾看不見的大象作為喻體,它代表雖然存在但被刻意忽略的事實。透過大象被馴養與反抗的故事,反映了主角心中有被壓抑的感受與反抗的慾望存在。

大象的故事直接點出前述「白紙」所代表的角色困境,而接下來的演出則不斷回應,並試圖解釋這一問題的發生。主角先是暗示性地講述一個女孩因童年父母失和而被棄養的童話故事,童話中的女孩被施予了忘記悲傷的魔法。後又以玩偶作為借代,講述自身與同儕的衝突,主角以這段記憶帶出壓抑情感的成因。這兩個故事共同指向了主角自身內在感受的消解,主角並選擇以乖巧的、內斂的、沉默的方式來建立自我的想像。主角並不是如她的表象那樣沒有感覺,她只是因壓抑而失去感覺的能力。終於藉由數個故事的拼貼,此劇所提出的問題得到解答。同時,這個答案也推動主角做出改變,開始願意表達內心真正的感受,追求為自己而採取的行動,她因此改變原先面對表演問題的態度。

整體而言,此劇在藝穗節算是相當完整的作品,清楚地引出問題,找到成因並解決,最終改變自身在現實的狀態。只是稍嫌可惜的是,主角所遭遇的困境略顯薄弱,致使她沒有非要去面對自身過去故事的必然性,而過程中也沒有遇到太大的阻礙。此劇對於現今困境的處理態度,是將其視為過去事件影響的結果。主角因為過去發生的事件而選擇封閉自我,將陷在自己的問題歸咎於過去的自己。那麼面對過去這件事,勢必是需要歷經一番掙扎,但此劇就表現得好像不難似的。若是用此劇自身的象徵來說明,這裡的問題是大象為何現身了?更重要的是,大象為了自由歷經多少傷痕,那麼主角呢?雖然不必真的流血,但是她是否付出了相應的努力與代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