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以磬SOLO《To Be Ophelia》|2022臺北藝穗節(青穗觀察:宋柏成)

臺北藝穗節

愛情故事失靈的無意義世界

▍演出節目:2022臺北藝穗節-以磬SOLO《To be Ophelia》
▍演出時間:09.04(日)15:00
▍演出地點:食尚曼谷

文 宋柏成(青穗觀察員)

《To be Ophelia》的故事主體是作為變裝皇后的主角(張以磬飾)的一場婚禮。在婚禮正式登場之前,此劇交叉數個記憶片段,講述在此之前主角與其未婚夫的愛情故事。主角的未婚夫是由被主角拉上舞台的若干觀眾扮演,並且不同的回憶會由不同的觀眾飾演未婚夫。主角透過語言的指示,將舞台轉化成他理想中的空間,如沙發、婚紗照、掃地機器人等都是如此。空間、情節、角色都在主角的主導下展開,主角以其強勢的表演,將觀眾拉進劇中的世界,並且相當有效。

全劇從一段華麗的變裝皇后表演開始,主角不斷向觀眾展示一個理想的世界。這個世界就像是一段完美的童話故事,而故事的結局就是主角與其未婚夫的婚禮,他想像他與未婚夫的愛情能持續一輩子。這套對於生命的想像,是從主角的出生開始的,從母體分娩之後,他的生命似乎無可避免地走向與其未婚夫的婚姻。另外,主角也透過不斷舉證,比如文學的喜好、數次的偶遇、剛換的美輪明宏桌布等,來說明兩人愛情的必然性。簡言之,主角的愛情與人生就像是他不斷強調的,是「完美」的。

只是就在即將走向最高潮的時刻,也就是婚禮的現場與未婚夫的登場之時,未婚夫缺席了。此一事件殘忍地打破了一整場戲在主角與觀眾之間建立的共同期待,而期待的破碎直接揭示了此劇虛構的本質。就像是未婚夫是由主角所想像,此劇的本質不過就是一場扮演,人的生命也是虛無的。從劇中故事來看,除變裝皇后本身就是一種扮演外;未婚夫的被扮演與替代,觀眾的觀看與強烈的存在感,都共同指涉此劇的濃厚的表演性,劇中所有事物都不是真實的存在。主角看似透過生命的敘事論證愛情到來的必然性,但是當未婚夫缺席,代表兩人的愛情關係不過就是主角主觀認定的結果。主角先假設了愛情的成立,再去證明愛情的存在。在主角去證明愛情的存在之前,根本不存在愛情的必然性,也因此婚禮上未婚夫不會出現。主角把自己的生命當成童話故事來想像,把自己的生命歷程揉捏塑形,放進不合身的童話故事裡。主角不斷編織他的人生,甚至連母體分娩的記憶都被放進生命的想像中,但這終究只是他自己的拼接。

理想人生幻滅的主角最終卸下他的服裝,變成裸身,後又穿回日常的服飾。當他賴以維生的生命敘事被打破,他難以繼續他所扮飾的人生,不得不面對真實的自我。此時做為劇名隱隱提示觀眾,卻始終沒有現身的Ophelia終於發揮作用。Ophelia是Hamlet裡的角色,其遭遇類似於此劇主角,都是被自以為可以交付終身的對象拋棄。Ophelia最終走向死亡,而此劇主角也只能送別他過去所扮演的自我。在這個對於生命的想像碎裂,敘事失能的結局裡,Ophelia也沒有立足之地了。

總而言之,此劇站在後設的角度,透過獨角戲的形式,以強烈的扮演性討論愛情的虛構本質。進一步來說,既然愛情,乃至於世界之所以有意義是仰賴於人自身的主觀敘事,世界的本質就是虛無而沒有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