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青少年夏日瘋劇場 | 讓願望成為最後一道回憶:《掰掰見習生》 學員/楊啟東

青少年夏日瘋劇場

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個送行者見習生,在他見習的這一趟旅途當中,要幫助三個靈魂完成最後的心願,才可以回收靈魂並完成見習。過程中他遇到柑仔店阿婆、小女孩,還有陪著他見習的老狗大俠,看著這三個對她至關重要的人離開,在看過他們的故事後就算再不捨,他還是履行送行者的職責,完成他們的心願,送他們的靈魂回到天上並完成見習。

 

吸引兒童的本領

這次是一個遊走型的沉浸式劇場,觀眾扮演見習生要跟著主角一起完成靈魂的心願。除了沒有位置讓大家走入布景中間,在場外還會讓大家穿上巫師披肩還有蒐集靈魂的雨傘,想讓大家一起融入劇情,表演過程中演員也會跟台下的小朋友互動,甚至會被拉起來當作人偶操控飾演角色或操作道具。這些互動讓小朋友能為了被叫到而更專注的看劇,演員也因為觀眾是小朋友所以語氣和動作都更貼近小朋友,也因此增加許多跟小朋友互動才會有的可愛對話。

 

拼貼成你所想像的畫面

在劇情呈現上,不像普通戲劇會有主要的演員在表演,取而代之的是許多蒙面像法師的人在操控道具,用道具跟布景互動,再搭配老狗大俠的旁白組成畫面,當中也使用許多的即時投影,讓其他沒被叫上台互動的人可以有完整的畫面可以看。另外在道具方面,還加入不少手影等燈光呈現,除了能驚奇到大人外,還能幫助小朋友建構故事畫面。

 

一個「亮起」的結尾

在故事的最後,主角要完成最後一個見習任務送走老狗大俠,這時所有人的雨傘一起亮起來說出咒語,和主角一起完成了見習。接下來大家就按照工作人員的指示打開雨傘放在指定位置,全場亮起的紫燈照亮了傘裡的圖畫,而所有人傘裡的畫連在一起組成完整故事,加上場內其他的燈光跟磅礡的音樂,讓人可以延續感動回顧整個故事。

 

在戲劇開始前工作人員會將觀眾分成四組,且因為會在場內走動,所以要跟著自己的旗子走,但在走動時難免會跟別組的人混在一起,就容易迷失方向。再加上場內的道具多擺放在地上如果只專注在找人上,容易就會踩到道具或踢到電線。在空間方面,雖說有分組,但也都是在同一空間進行表演,最多就是用帳篷來分隔,因此某區的聲音如果過大,容易會讓人被別組的聲音吸引,造成觀眾分心打斷情緒。

 

悲傷的替代品

這部劇主要是想教導小朋友如何面對離別,主角一開始也像個孩子不斷的依靠老狗大俠,原本阿嬤和小女孩離開時還不願意面對,但到了大俠也要離開他時,他才願意長大面對事實。我認為男孩在面對離別時雖然有難過,但在最後還是選擇面對,離別後男孩回到日常的生活。這能讓小朋友能有一個好的心態來面對離別這個議題,選擇用完成靈魂最後的心願來面對離別,保留下最後一段美好的回憶並且回到生活。


 

演出:掰掰見習生

場次:7/23晚場

地點:臺北市中山堂 光復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