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夏日瘋劇場 | 不想長大的小朋友:《不動的大象》 學員/楊啟東
這部戲的故事主要在描述一個生病的老人,在他生病的期間會不斷做重複的行為,看同樣的一篇日記,日記裡記的就是老人童年與媽媽發生的故事。老人不斷的回憶起日記所寫的故事,似乎是不願意脫離童年所發生的憾事,而醫生和女兒試過各種方法都無效告終,最後打算重現老人的日記,嘗試引導老人放下過去長大回到現在。
小朋友即演員的互動
這是一部互動式兒童劇,因此在裏面有很多演員和現場小朋友的互動,讓小朋友成為演員的小助手,參與在戲劇後半段很大的一部分。整體的調性也十分的配合小朋友,除了誇張的動作表情外還有無俚頭的劇情,成功吸引到沒上台的小朋友的專注力。但大人就容易抓不到戲劇想呈現的氛圍,甚至於看不懂。
弊大於利的呈現
戲劇在第二段開始,除了小朋友的加入,還使用了許多的道具,其中最大一部份使用了AR影像等技術,在觀眾席前架起一面電視牆,而在主要的表演場上則架起綠幕,現場即時做特效投影到電視上。雖然可以同時看到合成過的畫面跟實際的畫面很有趣,但電視也因此擋掉一部分視線。另外在場上偶爾也會有攝影師跟在演員旁邊捕捉臉部的表情,也會有些許的干擾。
混亂不清的重點
在劇情部分能夠感受到編劇融入許多不同的議題想讓小朋友學習,像是環保、學習自己做選擇和學習感謝等,但都僅限於輕輕帶過而已,因此容易讓人有種強硬的感覺。但對於小朋友來說更需要的就是這種明顯直接的教導,某方面也能增加親子雙方的討論跟話題。
放下既有的想法回到過去
這主要受眾應該是小朋友,但當中也有些是給成人看的,像在戲劇的最後老人說出不想長大的原因「長大回到生活後,夢境就會消失」,讓人也開始回想什麼時候我們已經脫離了小朋友可以天馬行空的年紀了,如果我們更像小孩一點是否就能看懂整部戲劇想說的。可以的話會不會也想跟老人一樣活在童年。
演出:不動的大象
場次:7/30早場
地點:臺北市中山堂 光復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