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2023臺北藝術節-共想吧 「流動作為方法:女性主義與生態藝術」觀察側記

文:趙鐸

本次講座,策展人吳虹霏以「流動作為方法」為題,分享「生態」與「女性」這兩條軸線的關懷,如何在她的策展實踐中,找到相互呼應的契機及延伸的實踐。

藝術與生態的起點:藝術如何回應他所處的社會

吳虹霏將自己以專案、研究跟策展的身份在「竹圍工作室」,作為探索藝術跟生態這個主題的起點。特別是作為竹圍工作室的創辦人蕭麗紅老師,給予她藝術是要對社會有正面影響的啟蒙。也因此從2015年開始,她便決定投入環境生態的主題。以研究、書寫和出版為方法,從在地的生態議題為出發點,進行了一趟環島旅行,與竹圍工作室合作計畫,選了十個案例,最後以《觸發改變的創藝連結》這本書做為階段性成果。

 

在2016至2020年間,吳虹霏進行多方面的研究與實踐,其中一個軸線是在新富町文化市場長期進駐,配合市場改建的文化空間的特性,舉辦諸如「巷仔內永續藝市」等與民中在飲食過程中互動的相關活動;另一條軸線則是以三個策展實踐作為代表,第一個是於奇岩的《空.談》,與德國藝術家希比樂.諾伊邁爾(Sybille Neumeyer) ,以跨文化比較的角度,探討臺灣在地環境議題,及被漠視背後的成因;第二個則是《///\\///》,展覽地點是在當時本事藝術的桃園舊址;第三個則是雙個展《深時》,兩位分別是臺灣藝術家許聖泓,以及芬蘭藝術家約瑟芬娜.聶利馬勒卡(Josefina NELIMARKKA),看似選用的媒材、媒介極為相異,共通點皆是以比較物質或者色彩的角度去談「深層時間」的概念。

 

2020年開始,意識到自己策展經驗大多集中在個人生命經驗的吳虹霏,開始嘗試延伸已實踐到一個節點的生態議題,轉向探討目前主流藝術界較少談論的內在知識,這種策展方向的轉折,其實也跟她自身隨著年紀的增長,對於女性的身體,陰性的生命經驗有著更清楚的意識有關。因此她與藝術家王佩瑄策劃了《肉體是一座共鳴的動物》,邀請六位國際與臺灣藝術家,將創作與內在經驗結合,以引發關於內在知識與經驗的討論為目標。

女性主義環境人文:聆聽跟調頻

直到吳虹霏去年觸到由Astrida Neimanis和Jennifer Hamilton「女性主義環境人文」(FEH)後,「環境」與「女性經驗」這兩條軸線開始出現結合可能。氣候作為一個系統化的問題,不只涉及單純自然環境的層次,還包括社會、政治等層面的系統性問題,是與社會正義有關,換句話說,女性主義針對特定政治常規的抵抗與各種形式的壓迫,致力於各種反殖民主義,反種族主義,酷兒跟跨性別的解放,反思當我們再以「我們」作為行動的徵招時,WE到底指的是誰,這使得當我們面臨行星等級的環境災難面前,去反思人類到底是什麼時,女性主義研究可以提供給我們不一樣的切入點:身體感受、關照、權力創傷壓迫,快樂、渴望、差異、團結、勞動,這些都是討論氣候災難的時候非常重要的工具。而吳虹霏也分享她接觸到FEL後,旋即報名由Astrida Neimanis推動的,關於FEL的夏日研討會,以線上的方式參與,當時的主題是「聆聽跟調頻」:透過留心身邊的存在開始——也就是處境知識(Situated Knowledges)——去向其他的存在學習,不同族群,甚至是非人類,讓想像另一種世界成為可能。

 

也因此吳虹霏分享了他去年在本事藝術設話的展覽「作浪」,英文展名 Tides in the Body,身體裡的潮汐:呼應著去年疫情與極端氣候的身體感受,結合Astrida Neimanis的”Bodies of Water”的後人類女性主義現象學論述——地球本身與人體內的水循環系統,是相互連結,以此作為認識自己與認識世界的世界觀——邀請了四位藝術家,探索身處於多重危機的世界中,有什麼能夠與之抵抗的能量。其中一位藝術家希瑪利.辛格.索恩(Himali Singh Soin)更在今年與吳虹霏有後續合作,而在他展出的《我們相應如是》(We Are Opposite Like That,2017-2022),此作品包含了聲音裝置、錄像、攝影及詩,以南極冰的視角去訴說其所見證的神秘事件、殖民歷史、冰河融化,到無冰的未來。

 

除此之外,在「作浪」的展覽期間,以”Bodies of Water”中「引用的政治」的概念,作為構想「『作浪』引用工作坊」的基礎:「引用」意味著的是肯認邊緣、脆弱族群的存在,讓他們發聲,向他們學習,特別是在面臨當前的生態危機中,這些族群有著什麼樣帶領我們可持續到未來的智慧。而在這檔展覽中的「引用」則是指那些協助展覽,卻不會在展場中現身的重要參與者。因此在工作坊中,邀請到了為這檔展覽無償翻譯 “Bodies of Water”的吳礽喻和徐詩雨,挑選書中的十個關鍵字,與參與者一起翻譯討論及分享。

引用吧:與萬物學習

而在分享的最後,吳虹霏介紹了一個他今年在本事藝術推動的計畫: 「引用吧」(Citing Bar),作為探索環境人文、可持續性以及女性主義的平台。「引用」與「飲用」雙關,傳達個體與整體環境連結的意涵,肯認源頭、邊緣和困境,與天地萬物一起學習,共榮下去的精神,進行跨領域和跨文化的合作,拓展出不同的知識型態。除了展覽,亦同時規劃選書及茶飲的閱讀/休息空間。

 

引用吧今年將推出透過四個子計畫,探索休息、療癒、移民、殘疾生態與氣候政治等主題。第一個子計畫:展覽「熊洞」,以「休息」為主題,便是從吳虹霏身為全職策展人經驗作為起點,關注到藝術家不斷經歷生產創作身心耗竭的過程。邀請到兩位藝術家丁昶文、王湘靈在不生產新的作品的前提下,去回頭與各自創作脈絡的某個時間點進行對話和延伸,而規劃計畫而進行的相關研究,亦發現相關值得分享的案例,包括崔西亞.赫塞(Tricia Hersey)的午睡部門(The Nap Ministry)以及荷蘭BAK(basis voor actuele kunst)的「No Linear Fucking Time」展。相關的研究內容則可見於《藝術家》2023年6月號的〈休息與過渡〉一文。第二個子計畫「希瑪利.辛格.索恩」則是,再次邀請到曾在「作浪」展覽時合作的這位藝術家,除了「作浪」時展出的極地系列作聘外,這次亦引入另一組關於喜馬拉雅山的泛靈儀式與古老智慧的作品,開展出另類的宇宙觀。呼應希瑪利同時作為詩人的身份,亦以她詩作 ‘How She Become Ice’為基礎舉行工作坊;第三個字計畫,則是與鄭亭亭合作,觸及女性、移民、心理健康及自殺等主題,已於九月二號正式開幕。這幾個計畫的詳細內容與相關活動都可以在引用吧的官網中看到進一步的介紹。

 

最後吳虹霏亦分享自己目前正在進行的計畫,一方面是進行亞洲區域生態智慧、生態女性藝術的踏查與探索,另一方面則是「引用吧」第四個子計畫,這次的合作將更為龐大,主題與氣候正義有關。吳虹霏也在此邀請有興趣的人一同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