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本身即是一種時間形式。
聲音本身即是一種時間形式。
構作|周伶芝
儘管我們都說,人可以閉上眼睛、無法關上耳朵,但事實上,我們具備聽覺選擇能力,在某些情況對焦、或說「去聽到」,那些會影響我們有意義、特別的聲音。
在聽與聆聽、沒聽到與不去聽之間,意味著權力與社會的關係,對於物質、概念與界限的主動思考。
聽覺可以透過學習而培養、也可以透過訓練而受管制。
聲音在大氣層內無處不在,總是夾帶空間的訊息、物件特有的材質性。
於是,聽覺在更多時候,反映了個體的感知與環境間細微的交互關係,對於記憶和情感的聯動或屏蔽。
有趣的是,聽也取決於如何看、如何全身性的感受,聲音的生產與聆聽,即牽涉到感知整體的問題。
尤其,當音樂科層制度訓練的耳朵和樂理結構、科技社會和各種媒體環境對於現代聽覺的形塑和改變,資本世界主宰了聲音的消費和詮釋,如阿達利(Jacques Attali)所言:「聽到的是集體導引他們想像的商品的噪音」,強迫過動的景觀社會,在音樂建制的重複生產中進一步成為「寂靜社會」,或者我們也可說,在演算法的包圍下成了消音的社會。
《一刹》這個作品便來自於三位創作者對於聲音和聽覺現代性的提問與思考:聲音的本質,聲音從何而來、其生成的方式和過程,聲音中的文化、意識形態與社會性等,可以如何在這次的合作中探討。
聲音本身即是一種時間形式。
「一刹」這個時間概念,來自於我們討論打擊樂中如心跳般的鼓動,每一擊都在於一刹,然而這一刹,卻涵蓋了動作前內在意識和力量的屏氣凝神,以及擊下的匯聚,和之後聲波的擴延、鏡射與殘響,且終隱至他處的無聲能量。
因此,在沒有樂譜的設定下,三位創作者透過各自的語法、身體性、聲音的記憶技術,彼此不斷地問答與回應想像。在打擊樂器方面,以敲、擊、捶、拍、丟、刮、刷、磨、點、拂等等,製造出原始的物質聲音,展現有時直觀、甚至詩意的身體技術。合成器與Live coding,則以編碼、轉碼、操作、合成、模組、回放等訊號傳輸文本,在不穩定和偶發的情況之下容錯,並且解構,對符號和機器書寫進行陌異化和幽默的思考。
創作之初,參考法國音樂家拜爾(François Bayle)於1975年所設計的多聲道空間播音系統(Acousmonium)為靈感,並在排練過程中逐漸脫離此概念,主要強調音樂的現場生成,進而演變成不同的發聲物件、媒介和位置,台上台下音響、一定數量的喇叭交織創造出聲音運動的立體空間,形成複雜的豐富聲景。
海廷、于雯和育德三人即刻地互相協調與拉鋸、挪移與調變,從行動的意識探問聲音解放的可能,從聲音的動態結構和過程,處理其音樂性和關係的潛能。
於是我們猶如沈浸於擊樂與現場編碼的海洋之中,在一陣陣聲波裡,感受我們身體的共振變化,形成唯有在此空間的當下,共有的聲音潮汐。
而這都來自於聲音的一刹,在瞬間與綿延之間振動或消失。
繼續聆聽、觸碰聲音,或許,我們可以在聲音中沈思,關於時間的辯證、能量的詩學。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XJPG擊樂實驗室《一剎》
⇝⇝⇝ 尋找聲音的極限 ⇜⇜⇜
⧩ 演出場次| 12/15 (五)19:30、12/16 (六)14:30、19:30、12/17 (日)14:30
⧩ 演出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藍盒子
⧩ 購買連結| https://reurl.cc/l71W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