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在搞什麼馬戲?馬戲超越邊界的多重面貌

馬戲

21世紀的馬戲表演,幾乎看不到被馴化的動物演員,也很難在不同作品間描繪出一個共同特點。你是否曾困惑:那些花臉小丑在哪?營造歡快氛圍的現場樂手又去哪了?怎麼有時連熟悉的特技或雜耍表演都不見了呢?

到底在搞什麼馬戲啊?

 

過去50年,馬戲迎來前所未有的劇烈轉變,不僅因為舞台焦點從非人動物表演回到人的技藝,也是因為馬戲創作者們開始嘗試各種創新的方法。馬戲傳統元素或許變少,但想冒險、愛挑戰的馬戲精神被留了下來。這種精神不但延伸到表演的鋪陳、道具的使用,也帶領馬戲進入和其他領域的合作與碰撞中,持續幻化出超越各種想像與邊界的多重樣貌。

面貌之一:景觀與身體技藝

將極致的人類身體技藝推向極致、也推向國際舞台的莫屬太陽劇團(Cirque du Soleil),就是俗稱的太陽馬戲團。和許多其他新馬戲團隊一樣,太陽劇團屏棄動物表演,把馬戲從馬戲篷帶到劇場,包括為特定作品建造劇場景觀。例如至今仍上演的《O》主舞台是個跳水池,讓空中飛人能加碼跳水表演。


跟太陽劇團一樣來自魁北克的七手指特技劇場(Les 7 doigts de la main)也延續了許多新馬戲的特點,包括關注人的身體技藝、多樣的馬戲項目、挑戰更高難度的身體技巧。同時,他們加入並轉化戲劇、舞蹈元素:沒有串場的滑稽角色,而是將喜默劇色彩融入表演;沒有舞者,而是用特技結合舞蹈動作。在《列車上(Passengers)》裡,曾是太陽劇團團員的導演夏娜.卡蘿爾(Shana Carroll)保留了傳統馬戲的結構,也就是一段段以項目區分的表演橋段。但同時,跟許多新馬戲作品一樣,彷彿有條故事線串聯演出,各個馬戲項目以「旅客」為核心開展,架構出一部馬戲公路電影。相較於太陽劇團,七手指特技劇場使用更簡潔的劇場手法,以日常而非鋪張的景觀與態度,讓馬戲結合投影和其他跨領域技法,一探細膩的人類情感與內心狀態。

面貌之二:從道具到材料的形變

馬戲道具千奇怪狀,從能一手掌握的雜耍球,到更大型的大環或高空鞦韆。延續自七〇年代起新馬戲對高難度技巧的追求,九〇年代後的當代馬戲潮流,更傾向改變道具使用方法、發明新道具,甚至選用難以操控的材料來表演,像是用冰塊和黏土雜耍。今年臺北兒童藝術節《突然颳來一陣風(L'après-midi d'un foehn)》,用電風扇讓無數的塑膠袋小人偶翩翩起舞,令人驚嘆的物件表演來自主創者菲亞.梅納(Phia Ménard)的當代雜耍訓練。


比起展現層層堆疊高難度技巧,當代馬戲對道具材料的本質與特性更感興趣,包括這些特性和身體的關係。馬戲創作者展示所選材料的方法,就是與它們共演。出生於以色列的馬戲創作者英巴爾.本.海姆(Inbal Ben Haim)就著迷於用紙來創作馬戲。在她的作品《紙Pli》中,她和兩位共創者同台,將平整的紙張摺疊、抓皺、塑形、撕裂,探索紙張在外觀、功能和強度上的各個面向。此外,海姆也結合高空馬戲特長,讓看似脆弱的紙帶她離地,將自己的身體與生命交給紙。紙在此作中不僅是道具或舞台裝置,也是和海姆共享舞台的另一名表演者。像許多探索材料的作品一樣,《紙Pli》的主角從人類的身體與技藝,讓位給非人、非生物的物質。

面貌之三:在虛幻的邊界瞭望真實

馬戲總在挑戰各種邊界:力量的、操控的、物質的。另一個同樣挑戰邊界的表演類型,就是魔術,但它挑戰的是認知的邊界。過去20年來,歐洲的魔術和馬戲領域時常交互影響或匯流,也以「新魔術」一詞指稱那些不僅想帶來驚奇,也想用魔術說故事或進行劇場創作的魔術演出。在台灣,魔術師周瑞祥、林陸傑也都曾嘗試這樣的創作路線。


相較於馬戲習慣把肉身技藝暴露在鎂光燈下,魔術傾向隱藏實際的技法,只揭露它導致的結果。不論是催眠飄浮或隔空取物,觀眾都無法完全參透背後的原理。然而,新魔術的演出和當代馬戲一樣,不再一味追求演出效果的掌聲,而是邀請觀眾思索技巧與感官衝擊要對應的主題。


來自芬蘭、兼具視覺藝術家和魔術師身分的凱勒.尼奧(Kalle Nio),擅長同時將燈光與投影等低科技的效果,與令人費解的魔術與舞台機關表演並置,穿梭在幽默與驚悚的感受間,晃動真實與虛幻的邊界。他的作品《綠幕幻影(The Green)》以如今大量使用、代表虛空的綠幕背景,指出魅影現身之處。同時「綠區(The Green)」也是歐洲中世紀劇場、長著綠草的舞台。因此,可以說《綠幕幻影》用精細設計的錯視、幻術與聲響,在「綠區」揭露又掩蓋了表演的生成,帶來對於真實與虛幻的思索。

當今馬戲令人眼花撩亂的多重面貌,不僅持續超越各種表演形式、主題與類型的邊界,也在娛樂之餘,一再打開我們對於「劇場演出」的認知與想像。今天來看馬戲搞什麼把戲,就是見證了明日劇場的最前線。

 

文 余岱融

圖manual_for_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