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北藝人物:《從土地開花的現代戲班:金枝演社》

臺北藝術節
北藝人物
王榮裕系列講座

被譽為最接地氣的「臺客第一天團」,金枝演社是臺灣劇場的一道獨特風景。以臺客、胡撇混搭的表演美學,堅持從土地長出來的文化最感人,相信俗到極致便是美,開創出源自俗民文化底層,風格絢麗又奔放自由的強烈戲劇風格。在臺灣藝術文化的疆域裡,一次又一次從未知當中,開闢出新的邊界與道路,帶著觀眾一起去冒險。

 

本場分享將帶觀眾深入這個現代戲班的漂浪歷程,並透過對金枝演社作品的精采深度閱讀,看見他們的自我追尋之旅,以及從母土扎根生長,開出屬於這片土地的特有藝術之花,也是臺灣生命力最媠氣的展現。

胡撇仔戲劇

創立於1993年的金枝演社,在三十年發展中由小劇團邁向中、大型劇團,汲取歌仔戲的「胡撇仔」(opera)運用至臺灣現代劇場,創造獨特另類的劇場美學。「胡撇仔具有混融、多樣性特質。」紀慧玲引用學者司黛蕊(Teri J. Silvio)看法,「金枝演社從小劇場出發,把胡撇仔當成一種在地的、通俗的、中下階級的文化,展現了一個簡單的、和諧的懷舊世界。」這種和諧、愛臺灣的心,貫穿金枝演社多部作品,如「浮浪貢系列」、臺灣歷史寓言系列。或許這種相對單純的愛,對批判性的劇場觀眾來說有點太「政治正確」,但正是這種相對無悔的信念,讓金枝琢磨底層心聲更加熱切,不計劇場美學愈趨精緻與理性的特質。紀慧玲也同意司黛蕊給的註腳,「『胡撇仔的精神」』代表的,就是一種離當代臺灣中產階級生活越來越遠的自由。」放在中產階級為主觀眾的劇場領域,如何重新看待金枝選擇的對象,是一個市場與美學雙重攪動的議題。

 

回溯1980年代,表演工作坊、屏風表演班、果陀劇場陸續創團,同時,第一、二代小劇場打開臺灣劇壇新氣象。當時較少以台語演出,金枝演社的語言風格是逆風與前衛的。而金枝演社作品與母語、民俗、本土連結,不斷翻新,特別的是,這是與王榮裕個人生命風格相符合的選擇,創作裡「歡喜就好」的「浮浪貢」正是他最喜愛的人物類型。將胡撇仔豐富的表演性與音樂性,融入歷史記憶與國族認同的思考,這種混雜表演形式需要的是年輕觀眾對脈絡的進一步了解。

 

金枝的戲總是歡歡喜喜,吃苦當作吃補。這大概是電影大師卓別林說的一句話:「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臺灣人與臺灣這塊土地充滿太多悲傷故事,悲傷累積起來,也有幾許甜蜜與刻骨銘心。遠距離來看,日子都可以過下去,還是可以歡歡喜喜,但近身的悲傷,在眼前的故事裡,金枝想說的應該還是臺灣曾有的苦難與悲欣;在通俗懷舊的氛圍中,寄託了對臺灣社會善與惡的批判思考。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北藝人物/筆記/0707-2/20240707北藝筆記_金枝演社@TPAC PHOTO by Paul chao-68

金枝演社扮演臺灣當代戲劇關鍵角色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劇場藝術學系專任助理教授陳正熙表示,金枝演社三十年來的發展,在臺灣當代戲劇歷史脈絡裡居於極重要關鍵地位。1990年,王榮裕參與優劇場「溯」計畫、陳明才編導的《七彩溪水落地掃》演出,重新認識母親和她的歌仔戲,在心中種下回歸民間原生表演形式的種子。經過金枝演社草創初期探索嘗試,終於在1996年胡撇仔戲《台灣女俠白小蘭》中,找到通俗興味的大眾文化符碼,也奠定金枝演社「臺客戲劇」風格。

 

「《台灣女俠白小蘭》可以說是王榮裕創作生涯的真正起點,將母親戲班人生轉化為漂浪舞臺上的女俠故事,融合了對母親生命的切身體會,揭露社會亂象和庶民自我認知。」陳正熙認為,此齣戲「媚俗、通俗、粗俗」的張揚姿態,不僅讓金枝演社與胡撇仔之名廣為人知,更是一段與臺灣民俗文化與土地的連結。

自1970年代起,回歸現實的本土關懷和思考逐漸崛起,金枝演社在選擇歷史場景的同時,比起建立一段真實歷史,更多是透過歷史人物與故事,詮釋自己的身分認同跟土地關係,例如:《大國民進行曲》、《黃金海賊王》,反映出王榮裕對歷史記憶和國族認同的思考。陳正熙說,另外在《浮浪貢開花》系列作品中,一群簡單而平凡的人們,分享每個人都能夠同感的生活經驗,順其自然、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是創作者的自我認知,也同時反映了他對歷史的庶民觀點。

 

對於劇場空間的想像,金枝演社在形同廢墟的臺北酒廠(今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首演《古國之神──祭特洛伊》,陳正熙說,王榮裕選擇走向城市邊緣、發現異質表演空間。「『竊占國土』罪名雖然於法無據,甚至突顯官僚荒誕,卻不能說與他個人態度與想像無關──即使不是『竊占』,『擅闖』意圖則昭然若揭。」2002年,雖然劇團正面臨財務困境,甫自印度返臺的王榮裕,在淡水殼牌倉庫史蹟園區展演的《觀音山恩仇記》,找到了與空間和諧互動的關係,成為之後場域特定作品的空間特色,包括2005年淡水滬尾砲台的《祭特洛伊》、2015年雲門劇場戶外空間的《祭特洛伊》、2016年國家兩廳院戶外廣場的《伊底帕斯王》。他對於這些非典型劇場空間場域的選擇,主要考量可能不是美學,也不是技術,而是王榮裕戲劇人生寫照,像是一場流浪,日常走過的每一個地方就是他的舞臺。

 

王榮裕貢獻於臺灣當代劇場的,除了作品之外,還有獨特的劇團經營文化:長期合作的創作夥伴,成員共同生活與創作。陳正熙說,如同金枝演社創團那一張手寫徵人傳單:「XX劇場 尋找伙伴 工作 學習 生活 成長 一起探索戲劇與人生」,三十年之後,依舊保持初心,不改浮浪貢的玩笑本色,認真生活作戲的態度。

 

金枝演社醞釀多時的旗艦製作《西來庵》8月登場,以1915年日治時期的西來庵事件為背景,講述余清芳率領數千農民為了守護家園而起義,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故事。作為表演藝術評論者的紀慧玲與陳正熙皆呼籲觀眾買票進劇場欣賞金枝演社如何以生猛草根力量重新詮釋這段抗爭歷史。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北藝人物/筆記/0707-2/20240707北藝筆記_金枝演社@TPAC PHOTO by Paul chao-70

側記作者|張震洲、攝影|趙紹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