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北藝人物:《最殺的台客創作》

臺北藝術節
北藝人物
王榮裕系列講座

怎樣才叫做「台」?說到「台客」,大家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曾經是被極度貶抑的負面標記,如今成為自我認同的文化符號,「混搭」、「拼貼」、「模仿」,這些台客文化的核心元素,也成為藝術創作者探尋臺灣近代文化在殖民體制下開展出的主體性辨證過程中,展現多元複雜但又個性鮮明的獨特面貌。

 

透過三位台客創作人的對談與分享,本場將帶您瞭解臺客創作魅力,看他們如何打破一般人對於藝術的認知與界限,讓藝術重新回到生活,更重新定義自己,同時也印證台客創作「不只俗擱有力,更是高雅擱有價值」。

王榮裕、荒山亮、黃致凱,三人長期投入台語創作,各擁一片天。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北藝人物/筆記/0714/20240714 北藝筆記_最殺的臺客創作@PHOTO by Grace Lin-148

王榮裕:我台客,我驕傲

王榮裕受母親歌仔戲班薰陶,從小耳濡目染,「她的唱腔、念白,還有大段的傳統七字仔調,平仄押韻真好聽。」所謂七字仔,早期稱為歌仔調,每段四句,每句七字,為歌仔戲最具代表性特色。他在優劇場學習西方戲劇,創立金枝演社後開始尋找臺灣庶民通俗文化創作,「歌仔戲最能代表臺灣本土藝術文化,它是活的演出,教會我藝術美學,灌輸我文化涵養,更是金枝演社作品的『基因』。」但是,金枝演社不是歌仔戲團,作品均是現代風格多變的戲劇,「我們用台語搬演希臘悲劇《祭特洛伊》、胡撇仔版莎劇《羅密歐與茱麗葉》,以古喻今,獲致戲劇本土化效益。」王榮裕說,「胡撇仔」、「浮浪貢」在早期屬於負面、貶抑名詞;然而,隨著社會型態轉變,「土台客」已變成「我台客,我驕傲」。

 

王榮裕補述說明歌仔戲表演型態演進,從落地掃時期、外臺歌仔戲、內臺歌仔戲、廣播、電影、電視至現今舞臺歌仔戲。其中,正戲分為「日戲」及「夜戲」。「日戲」演出歷史及傳說故事為主的「古路戲」,例如《三國演義》、包公等故事;「夜戲」常以通俗新編的「胡撇仔戲」(Opera)為主,演員表演方式較寫實生活,服裝華麗鮮豔,穿插演唱流行歌曲。這些表演型態都是金枝演社戲劇作品裡不可或缺的元素。

荒山亮:語言與藝術相連

以製作布袋戲音樂及演唱主角人物歌曲廣為人知的金曲獎得主荒山亮,出生於台語家庭,1999年從美國留學回來以後,就開始幫好萊塢的卡通電影製作中文版歌詞創作以及接觸戲劇配樂。1990年代末,霹靂國際多媒體正籌製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荒山亮受邀參與製作配樂,開啟了他的布袋戲音樂製作生涯,「不是你選擇這個行業,而是這個行業選擇你,這是命運安排。」

 

荒山亮同時間接觸美國動畫、臺灣布袋戲與唱片製作等不同工作內容,他思考,語言與藝術文化之間有沒有連帶關係?「誠如『二哥』王榮裕所說,這些都是活的,沒有一定的道理。」

 

2011年金枝演社《黃金海賊王》,王榮裕邀請荒山亮擔任詞曲製作。由於歌曲演唱高難度,於是推波助瀾,順勢拱他站上舞臺客串配唱,這是荒山亮第一次與劇場發生關係。近年曾客串《釧兒》原創中文音樂劇「演戲」,挑戰歌仔戲身段、走位與唱腔,「我發現,我愛上了戲劇,也很高興現在有更多人進劇場觀賞演出。」荒山亮說。

黃致凱:台語創作看過去、現在與未來

故事工廠藝術總監黃致凱,臺灣大學戲劇學系第一屆畢業,為臺灣舞台劇導演、編劇,游蕙芬形容他不斷地蛻變,除了原創外,改編、跨界皆多有嘗試。讓他有這樣大的改變,須從與明華園戲劇總團合作文學跨界作品《散戲》說起,本劇藉由虛實交錯的戲中戲,帶出民國50、60年代臺灣歌仔戲從最風光的內臺戲院流浪野臺的時代大戲。首演佳評如潮,後來加演,黃致凱剛出生的孩子加入演出,「我在後臺看到孫翠鳳抱他那一幕,眼淚都快流下來了。那一刻,我的人生跟那齣戲緊緊相連。回家後,我決定每天跟孩子說台語。」黃致凱說,從那時開始,他真正感受到「台客的覺醒」。

 

2018年,黃致凱與明華園總團再度跨界合作《俠貓》,用臺灣的戲劇,搬演在地的故事,以現代劇、歌仔戲演繹林少貓抗日的英雄事蹟。2019年,《一夜新娘》討論身分認同和歸宿,「台客作品裡都有這種思考:我們到底是臺灣人還是日本人?生命價值是什麼?咱們臺灣的故事,我們臺灣人自己說。」從這齣戲起,黃致凱嘗試以台(語)文書寫,讓演員以最正確的台語咬字發音表達臺詞,更適切地表達內心情緒。2021年,《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去中原化,用海洋視角描繪大航海時代的臺灣,透過戲劇方式呈現臺灣印象。「台客以戲劇建構臺灣史,用台語創作看過去,但是否能看現在,也能看未來?說不定還能以台語創作科幻劇。」

台客:宣示、態度、 創作

對下一代人來說,台語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荒山亮提出自己的看法。「我學語言過程中瞭解一件事,每種語言本身不是只有怎麼說而已,是看語言包含的文化、藝術、人與人交流的過程。我們要推動『台語新浪潮』,保留台語文化。成果至今,大家有目共睹,台語已成時下交流的主要語言。」

 

至於台客的定義,有一句話說:「雅俗共賞祕訣是三分俗、七分雅。」荒山亮表示,要是三分雅、七分俗也可以,它是能被彈性調配的。台客這個詞彙不應該受到褒貶判斷,使用母語也不應該被歸納為雅或俗,「語言本身沒好壞之分,我們可以做文雅的台客,也能做高尚的台客,這是很光榮的事。」

 

王榮裕表示,台客已經不是專屬於特定族群自我驕傲標籤,只要你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不論使用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南洋語系語言等母語,所有認同臺灣這塊土地上擁有的多元在地文化的每一個人都是台客。當前網路時代,不必過度擔心母語消失,使用母語紀錄都會被上傳至雲端。在人工智能(AI)的幫助下,這些紀錄可以得到有效保存,這些從現在開始留下的痕跡,這些韻味,都會成為未來的資產。

 

黃致凱與王榮裕的看法相似,他另外提出「台客2.0」想法。過去,台客是說台語的「福佬人」(河洛人);現今,定義已改變,原住民是臺灣人,客家人也是,「所有認同我們臺灣在地文化的人都是台客」。第二點,不要讓語言只是表演的工具,它須成為我們生活的每一部分。黃致凱其實擔心母語消失,使用母語不是只能會說生活用語,例如洗澡、吃飯,而是要用母語「講理」和「抒情」,這也是他給自己未來的功課。

談創作《西來庵》

「我的創作都有一個目的:我和觀眾要瞭解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現在臺灣人對事情的看法及個性態度是什麼?」王榮裕認為,臺灣早期地方自我保衛意識甚強,若對政權不滿意,三不五時就發生抗爭運動,清朝如此、國民政府、日本軍來臺皆是。

 

王榮裕說,1915年發生西來庵事件,影響後來林獻堂與蔣渭水等人發起臺灣文化協會,集結臺灣各地知識分子,傳遞進步理念與價值觀,在日本殖民教育下尋求臺灣人生活空間。「臺灣人其實不怕死,為了理想,為了生存,為了自由,亟欲推翻不正常政權,這也是我們臺灣人的一種個性。」他希望與觀眾一起見證那場比漫威驚天動地、比《三國演義》可歌可泣的傳奇「西來庵演義」。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北藝人物/筆記/0714/20240714 北藝筆記_最殺的臺客創作@PHOTO by Grace Lin-136

側記作者|張震洲、攝影|Grace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