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ROTATE.05:你會扯鈴嗎?在旋轉與拋接間打破對扯鈴的想像

專文報導
臺北藝穗節

蔡宜珊(圖左)與鄭伃君(圖右)的ROTATE.05在今年藝穗節帶來《再・見》作品。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藝穗節 專訪文章/rotate.05/2024/IMG_0933.jpeg

你會扯鈴嗎?仔細回想,上次接觸到它是在小學體育課中、街頭藝人手上,還是馬戲演出裡呢?或許人人都看過扯鈴,甚至都能拉動兩下,但大概未曾想像,在旋轉與拋接之間,扯鈴還能在劇場裡展開敘事,表達情感。

 

成立於 2023 年春天的「ROTATE.05」是以扯鈴與舞蹈為主要表演媒介的團體。創團成員有著截然不同的專業:蔡宜珊畢業於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專長為扯鈴及立方體,同時也擅長默劇互動;鄭伃君雖非科班出身,幼時因緣際會加入「舞鈴劇場」,開啟了對於表演藝術的喜愛,並持續精進舞蹈至今;陳品豪則是擁有街舞背景。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三人,卻因「扯鈴」而有了交集。

鄭伃君將舞蹈結合扯鈴進行演出創作。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藝穗節 專訪文章/rotate.05/2024/IMG_0971.jpeg

三人在扯鈴教學團隊相識,因而激發彼此的創作動力,某次聚餐的飯桌上,突然有人問:「今年要來試試看藝穗節嗎?」

 

「從大學時期我就希望可以帶著自己的作品,站在街頭表演給大家看。」蔡宜珊笑說,當時她嚮往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愛丁堡國際藝穗節,總想著外國的月亮是不是真的比較圓,後來才發現臺灣也有同樣能讓年輕表演者自由展現創作欲望的平臺──就是已有近16年歷史的臺北藝穗節。

 

去(2023)年, ROTATE.05 正式以《這不是扯鈴表演,我沒有在跳舞》在臺北藝穗節亮相,並一舉拿下「藝穗精選獎」的肯定。一年過去,鄭伃君和蔡宜珊帶著嶄新的創作《再・見》歸來,加入展覽裝置與演出結合,企圖再次打破觀眾對扯鈴的想像。

蔡宜珊專長為扯鈴及立方體,同時也擅長默劇互動。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藝穗節 專訪文章/rotate.05/2024/IMG_0710

如果這不是扯鈴,那還能是什麼?

重新定義「扯鈴」、突破演出的框架,一直是 ROTATE.05 創作的核心命題。

 

回顧去年的作品《這不是扯鈴表演,我沒有在跳舞》,蔡宜珊分享,當初選擇在老屋空間「跳舞蘭計畫」演出時,身邊就有人問他們:「你們確定要在這裡扯鈴嗎?打到牆壁、燈軌怎麼辦?」其實樓高較低的古宅,反而符合他們對於演出的想像與需求,「我們想告訴大家,任何地方都可以『扯鈴』,也想要挑戰大家對於扯鈴的想像,不一定要拋很高、做很華麗的技巧才叫做『會扯鈴』。」

 

在非典型表演空間中,表演者的肢體與扯鈴展開互動,似舞非舞,這樣的嘗試獲得不少觀眾真切的回饋,「最驚訝的是,我們想傳達的想法真的被觀眾『看』到了。」鄭伃君說,透過觀眾的回饋,甚至能察覺自身未能完全釐清的想法,「觀眾進場之後,也變成創作的第三個元素。」那些來自不同身分背景、不同生活經驗的體悟,都推動著他們往下一個作品前進。

2023臺北藝穗節作品《這不是扯鈴表演,我沒有在跳舞》於老屋空間「跳舞蘭計畫」演出,挑戰大家對於扯鈴的想像。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藝穗節 專訪文章/rotate.05/2023/DSC04561

在思考《再・見》的創作時,團隊扣緊「怎麼樣才算是會扯鈴」的探問,從中延伸出更多與觀眾互動的想法。蔡宜珊將疫情中於家裡以扯鈴線創作的立體網絡裝置,移植至牯嶺街小劇場空間中,上面懸掛著團員的扯鈴、生活物品與照片;場內也垂掛著兩位一起創作的畫作。「我們也成為展品的一部分,但是我們是會動的。」蔡宜珊說,將裝置與演出結合,不只想翻轉大眾對扯鈴的想像,也想打破鏡框式舞臺,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創造沉浸式體驗。

 

《再・見》期待人們在進入空間的那一刻開始,便能循著安排的展覽裝置及路線,暫時脫離都會塵囂,沉浸於表演之中,在劇場裡安靜地回歸自我。「成長過程中我們不斷在跟自己說『再見』,但迷惘時又會想『再見』到過去的自己。」鄭伃君解釋「再見」的雙重涵義,兩人以此為主題發想,試圖藉由扯鈴、展覽以及與觀眾的互動,帶來更強烈的共鳴。

ROTATE.05 在非典型空間中不斷嘗試扯鈴創作的可能性,圖為2023臺北藝穗節於北藝中心樓梯上的開幕表演。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藝穗節 專訪文章/rotate.05/2023/IMG_0142.JPG

創作這條路,雖然痛苦但又好喜歡!

開創新的表現形式,找到與觀眾對話的語言,是表演者最大的成就與目標,但這個過程中也往往充滿著困難與挑戰。

 

提及創作歷程, 兩人都談到彼此迥異的出身背景,以及一動一靜的個性,當各自不同的專業碰撞出有趣的火花時,相異的創作思路偶爾也會造成卡關。馬戲專業的蔡宜珊思緒活潑,較多以直覺和技巧面出發,例如當她感覺對了,會天馬行空地提出:「我覺得這裡可以做一個側翻。」思考細膩、本身為舞者的鄭伃君則會冒出大大的問號:「為什麼這裡需要一個側翻?可以再進一步說明它的動機與意涵嗎?」

馬戲專業的蔡宜珊在創作上常會有天馬行空的點子。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藝穗節 專訪文章/rotate.05/2024/IMG_0754

「不然妳先空一下。」每當創作進入停滯期,感受到對方「好像亂亂的」,他們就會用這句話相互提醒並接納對方。蔡宜珊回應:「我們不會直接否決對方的想法,而是先嘗試看看,再回來問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是大家聚在一起創作最舒服,也最好玩的地方。」

 

去年表演完《這不是扯鈴表演,我沒有在跳舞》之後,鄭伃君一度覺得創作有些太消耗能量,想要休息一段時間,但今年藝穗節啟動報名之後,蔡宜珊問她:「要不要再玩玩看?」鄭伃君還是忍不住點頭說好。

 

「雖然很痛苦,但是又好喜歡,好變態啊!」蔡宜珊笑著大喊。這是她們為何一再參與藝穗節、不斷挑戰自己極限,最貼切的答案。

創作產製的過程雖痛苦,但其中迷人又好玩之處,又深深地吸引ROTATE.05不斷投入其中。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藝穗節 專訪文章/rotate.05/2024/IMG_0876

《再・見》

日期:2024/8/25 (日) - 2024/8/29 (四)

地點:嶺街小劇場二樓藝文空間(臺北市中正區牯嶺街5巷2號)

——⊹ 購票網址

文/温伯學、圖/ROTATE.05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