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館時間
:::



2024/07/27
2024 青少年夏日瘋劇場:成____人
盛夏,窗外溽熱,陽光灑進乾淨的大面落地窗。北藝中心11樓的排練場,有24個小大人聚在一起,為期一週,上課創作,他們在同一艘船上,懷著同樣的熱情與好奇,向「表演藝術」這座未知島嶼航進。
2024 年,北藝中心首次與僻室 House Peace 共同策畫「青少年夏日瘋劇場」,主持人吳璟賢與陳弘洋透過豐富編導經驗,在七天的表演藝術課程中,聚集劇場各領域專業的導師群,想把每個晨間與午後的初體驗,編進學員們今年的暑假限定。
在窗上寫詩
創作的起點,從簡單的定義開始——愛是什麼?我記得什麼?長大是什麼?大大的問題,想辦法簡單地答。一人一句,他們輪流傳遞著水性奇異筆,歪歪扭扭的字跡成型在透明玻璃上。星期二的早上,劇作家陳弘洋帶領他們進行文本創作課。
窗戶是紙,風景上有詩。分開來看直率平凡的句子,連在一起的可能性卻好大——那是屬於15-20歲,特有的認知與想像:「我記得那年夏天,我記得我家的貓有多可愛,我記得衣服沒洗。我記得我那一次的不確定,我記得我愛生氣,我記得他的眼睛。」
當隊輔將每一首集體創作朗誦出來,學員們圍著玻璃,共享了一兩秒沈默,再一起鼓掌。在共享的靜謐瞬間,陳弘洋知道,這些字句在他們的腦袋裡種下了有效的種子,隨著時間,可以成長發芽。
「這些課程以點狀,帶領他們認識表演的不同面向,」陳弘洋談起課程設計,「我希望讓他們知道,關於創作,還有各種各樣的可能。」
畢竟,未來在他們面前還好大,跟窗外的風景、陽光一樣。
用自己的方式,說一個故事
圍著投影簡報席地坐下,這堂課是關於劇本。小大人們安靜下來,有些人拿出筆記本,放在膝蓋上慢慢抄寫,偶時點頭。
接著,學員自由舉手,用自己的方式,說一個故事。
知道有些學員,可能這輩子沒有想過寫劇本,陳弘洋不躁進,靜靜聽完他們的故事,溫柔給出肯定與建議,像是海潮一樣輕輕拍打在盤腿坐的學員身上。他想給出的還有很多。
包括他自己,一個同樣熱愛表演的人的故事。在新竹長大,在國小的時候就確定要唸戲劇系,陳弘洋沒有資源,仍毅然決然想要成為表演藝術者。然而,他在上大學後發現,自己或許沒有那麼適合表演。
「對表演放下,反而讓我對表演更放鬆。」
現在的他,專攻劇本創作。繞了一圈,把故事說好,反而離表演更近。寫角色、說故事的訣竅,幾乎跟生活一樣。
「不要急,讓自己靜下來思考角色,等角色的形象明確,然後再開始書寫。」
關於表演、藝術、創作、人生,還有很多峰迴路轉,小大人們似懂非懂,側著臉傾聽,眼睛閃閃發光。
成為創作的人
課程尾聲,隊輔帶著他們起身,拿著筆回到玻璃窗前,再次寫下他們的天馬行空。有人先拿了筆,邊寫邊笑出聲;有些站在一旁,左顧右盼,表情靦腆,跟身旁的人竊竊私語,腦力激盪。
「沒關係,沒有比較,你們都是最棒的。」陳弘洋和隊輔在不同學員之間穿梭,這是一個絕對自由的空間,有很好玩的事情即將發生。
玻璃窗被想像寫滿。接下來幾天,這群小大人將會持續和彼此互動,在不同的表演練習課程中建立信任,打開自己和他人,直到最後,一起好好地、完整地,把每一堂課獲得的啟發當作材料,用自己的方式在舞台上建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