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叛逆起舞:藝術家的身體戰鬥 ──麿赤兒X馮莎・夏紐

臺北藝術節
北藝人物
麿赤兒系列講座

如果社群媒體已經將人們的感官撫平,彷彿世上再也無新鮮事,愛慾嗔癡成為一則則數位語言的墓誌銘,情緒與體驗淪為餵養貪婪大數據的點心;那麼人們進劇場,還有什麼可以期待?《黃金雨》不是討好所有人的作品,但親臨現場的觀眾,無一不屏氣凝神,感受文化和道德的交相衝擊,使人驚心。

 

兩位藝術家麿赤兒、馮莎.夏紐,是兩個極為矛盾的存在,在舞台上對峙、唱辨、調戲、舞蹈,無論是服裝、假髮、體態,兩人都是驚世駭俗地張狂,令觀眾從早已麻木的感官中重新甦醒起來。在全程觀眾炙熱注目的眼光裡,加乘他們雙方對於創作的執著信仰,一個「全新的實相」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誕生,也就是麿赤兒始終強調的「透過舞蹈,我們可以探索身體與空間的互動,甚至創造出一個新的實相。」

兩人相遇,餘震不斷

馮莎.夏紐是暴君,也是妖女,麿赤兒為他傾心不已。13年前兩人於法國相遇,彼時麿赤兒看了馮莎.夏紐演出的一個作品《(M)imosa》,關於羅馬暴君的故事,成為後來《黃金雨》孕育的契機,而後兩人保持聯繫,麿赤兒在過去曾數度邀請馮莎和他一起製作和表演,「一開始他有點不情不願的,後來終於被我說服,接受我這個老人的執念,願意跟我一起做《黃金雨》,但我們本來就身處於不同的文化,對於舞蹈的認知也非常不同,但這反而為我帶來許多刺激,無論是相似或相異,我都學習到非常多。」

 

麿赤兒進一步說明,「馮莎是以身體為出發的編舞者,而我是從故事出發來進行舞蹈創作。要將兩個截然不同的身體方法論以及文化背景融合成一件作品是相當不容易的,我們也會有互相啟發和模仿的部分,例如我學習了馮莎從身體出發的編舞方式,而他也嘗試從故事的角度進行創作。」馮莎也回應到,「我們的工作方法是嘗試並實驗,慢慢去碰撞出不同的東西,《黃金雨》圍繞在羅馬神話宙斯、太陽神、愛神等神話故事,這是法國人相當熟悉的故事,而我們兩人的相遇確實為這個文本帶來餘震。」

性別還是一個問題嗎?

在《黃金雨》中,兩人分別以太陽神和愛神的形象出現,在試探和互動中步步逼近彼此,也在誘惑和主從關係中,兩人的權力位置不斷更迭,觀眾也好奇兩人的性別或性向如何流動?麿赤兒回應,「《黃金雨》中的『我』,角色不斷在轉化,我同時是一個女人,也是一名母親,我對於兒子抱懷著忌妒又愛慕的情感,看著這樣貌美兒子,想對他施盡各種測試和指導。」若以現代社會角度參照解讀,性別流動、年齡差距或甚是外表的顯著差異,造就出《黃金雨》可觀的戲劇性,然而麿赤兒也提醒觀眾,兩人在身體的表現和詮釋上,就已足夠說明了相當程度的訊息。

 

兩位藝術家看待彼此都有著好奇與渴望,渴望藉由彼此,看見自己不一樣的可能性。因此在性別和文化符號的框架下,他們也做了一些磨合與協商,麿赤兒說起,有時候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定義自己的性別,「我對性別的看法其實非常中性,就跟我的名字──赤兒一樣,嬰兒是非常中性的;而在合作過程中,我和馮莎兩個人一起嘗試、一起玩的時候,顛覆了非常多,我對舞蹈的既有想像。因此無論我們各是來自日本還是歐洲的出身背景,就不再那麼重要。過去我將自己的風格命名為『天賦典式』,意指每個人與生俱來都具有天賦,是上天賜予的一種才能和特性。這不需要刻意表現或訓練就能展現。」

想像你是「虛」的

對於外界常以「舞踏」去定義麿赤兒的創作,他也直言自己不想再被侷限在這個框架中,和馮莎的合作彷彿像是被拿下這個束縛,麿赤兒覺得非常非常自由;馮莎過去不遺餘力挑戰多元表演形式,在麿赤兒眼底看來,他認為馮莎非常懂得創作,「他和自己的身體展現了出色的合作精神」。馮莎認為身體是一個擁有許多空隙的載體,許多東西都可以穿透或迎合。以這次《黃金雨》為例,每一次他和麿赤兒一但確認了某一個動作之後,馮莎都能在這個動作中,再去激發出一段舞蹈來。

 

現場觀眾也相當好奇,麿赤兒如何看待作品的音樂性。對此,麿赤兒分享,「音樂具有強大力量,好的音樂出現在台上,就可以撐起整個舞台,甚至不需要其餘的東西。但是,音樂也會掩蓋了許多東西——創作者本來想要讓觀眾看到的東西,因此掌握舞蹈和音樂之間的平衡感非常重要。」;兩人在《黃金雨》裡,各自表現所屬文化的在地音樂性,麿赤兒以日本地方搖籃曲,展現為人母強加於子的自私企圖;而馮莎也娓娓唱出法國知名童謠,表現女人容貌由盛轉衰的心境。

 

無論是創作或是身體,兩人都持有湧湧不絕的好奇心和能量,麿赤兒感性地提到他非常有興趣看到自己若活到130歲時,自己的身體還能創造出什麼?麿赤兒最後也分享了自己的世界觀,「現代人常常執著於『我』這個概念,如果這個『我』是虛的,我們是不是要進一步去想,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連結?如何建立關係?」麿赤兒珍重而簡短的一句小結,帶人們帶來綿延的啟發與思考。

側記作者|pupulin、攝影|Grace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