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用藝術思考科學、科學思考藝術:從未來撼動現在生活樣貌

臺北藝術節
北藝筆記

在某個未來的時空裡,蝙蝠已經消失。我們在未來世界中探索,而當蝙蝠不存在時,蝙蝠會以何種方式出現呢?我們的文化將會如何適應此種變化?

生物藝術家如何跨足藝術領域?顧廣毅,牙醫系畢業後專注於推測設計和生物藝術的跨領域研究,他表示,自己的作品與過往的經驗密切相關,包括生物科學等方面。台灣藝術家顧廣毅與我們分享《蝙蝠祭》(Bat Night Market)的創作概念與發展過程,並由藝評人王柏偉回應延伸討論。

顧廣毅原本長期居住在荷蘭,一直到近期回到台灣。他從生物藝術與科學的交匯點出發,利用設計作為探索工具,挑戰未來世界中的社會議題,透過創作與觀眾展開對話。

 

而《蝙蝠祭》是一個從 2022 年到 2023 年,長達兩年的計畫,《蝙蝠祭》的創作背景,顧名思義與蝙蝠有關。那是在 COVID-19 疫情期間,顧廣毅居住在荷蘭時,面對亞洲人食用蝙蝠的謠言,他開始反思西方社會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對蝙蝠食用的誤解。這促使他深入研究東南亞的傳統飲食文化,理解當地習俗,除了蝙蝠,更是廣泛延伸到野生動物往往在中藥中的應用是如何在西方被妖魔化。他便進一步的研究野生動物的食用、也藉此提問,或許有一天在不久的未來,3D列印肉類是否能夠取代真實蝙蝠肉的可能。

多元場館之藝術活動: 用科技尋找新的可能性

顧廣毅分享,當時舉辦於台灣科學教育館的第一階段活動為 「 蝙蝠盛宴試吃會 」Bat feast lab。科教管作為科學場館,如果在科學場館討論一個藝術活動,當想像一個未來食品公司研究團隊,邀請了廚師、設計師、不同專業的人士,把想像的東西做出來,集體共創(collective) 創作過程,開發新的食品給大眾試吃。他認為,「食物不僅能在心理上,還在實質上引發改變」。活動中將收集觀眾的想法,這些想法來自於集體創作的過程。

 

而在2023年的第二階段的活動,重點是放在與西方社會的溝通。當時選擇了科學藝廊作為活動地點,提出了一個假設:「如果蝙蝠成為恐怖份子的載體會怎樣?」並且使用科學技術來檢查未來世界中的蝙蝠肉是否有毒。當時,觀眾由一半白人和一半亞裔組成,他認為,這便能夠激盪出不同背景思考的火花。其中的活動包括小型表演,讓觀眾聆體驗與認識蝙蝠相關的事物,深入理解自然與文化之間的巧妙。

 

在第三階段,廣毅分享探索蝙蝠肉的開發過程,並藉由一道道菜品呈現。然而,認知到將蝙蝠肉高級化是逐漸脫離了原本的文化背景的第一步。因此,這一階段進行了大幅改造,不再將蝙蝠肉打造成高級餐飲,而是轉變為可能在夜市中看到的平民美食。

 

這是一個失去蝙蝠的未來世界,就像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蝙蝠已經不再存在。

而最後便是進入到本講座的主角,在此階段的《蝙蝠祭》活動包括一場由科學家主講的演講,並將其拍攝成影片。觀眾還將參與試吃環節,並在此過程中討論素食的定義,從批判性角度審視當下的飲食文化。此外,活動還設有各種互動攤位,例如套圈圈遊戲和蝙蝠畫包攤位,鼓勵觀眾發揮想像力,打造一個混雜著亞洲未來主義的夜市。這個夜市既充滿未來感,又混合了多元文化的元素,為觀眾帶來獨特的體驗。

放下原本的框架去理解知識傳遞的過程

知識的傳遞過程與形式有哪些?形式方面,對於蝙蝠的知識藏匿於食物、學術機構和遊戲中,例如蝙蝠夜市節(Bat Night Market)。這不僅僅是科學知識的展示,它從最普遍的日常生活中進入知識系統,正如柏偉所提到的,那便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多元形式來拓展對世界的理解。

以此次《蝙蝠祭》活動為例,當大多數人走進夜市時,他們會先四處逛逛,沉浸在那種獨特的氛圍中:混亂而又充滿活力,這種氛圍既熟悉又令人興奮,伴隨著過往的經驗,使人們對這個空間有更深刻的感受。

 

而柏偉提出:科學藝術家的看似是對立的形式 ,該如何處理科學知識的轉化?

廣毅便點出「科學公民化」的重要性。他指出,科學作為一種權力,體現在每一件作品中,無論虛構還是真實,都是在多元的知識系統中進行知識的傳遞。但固然是一種「權力」時,若能有藝術介入,權力便能使科學不再有距離,也能通過感性面深入地影響觀眾,打破知識壁壘,進而帶動更廣泛的理解與接受。

 

在這樣的背景下,科學知識民主化的話題變得尤為重要。透過藝術作品接近科學理解,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透過參與和表演來深化對科學的理解。廣毅認為,「我的作品就是科學民主化之概念」,這種轉化讓觀眾能夠以情感和慾望來接觸科學,這是科學本身難以做到的。

講座的最後,針對關於領域是否會成為阻礙的問題,廣毅認為這不會構成障礙。即使他自己有科學背景,他也強調,很多創作並不需要這樣的背景,重要的是「回歸創作的野心和願景。」

側記作者|陳萱、攝影|眼福映像 周廷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