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08
AAPPAC在臺灣:永續是一切骨幹,向創新與多元致敬
「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AAPPAC)年會日前於北藝中心順利畫下尾聲,匯集來自亞太地區19個國家、六十六個機構、超過二百位表演藝術界人士齊聚一堂,如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墨爾本藝術中心、雪梨歌劇院、東京新國立劇場、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等;地域不再是限制,突破是彼此前行的共識,會員們紛紛表示,從臺灣帶走許多啟發與感動。睽違12年,臺灣再次擔任主辦方,各國相當驚艷於臺灣無論在永續、多元議題上多有深耕推進,更是積極與人工智慧共創的國家之一。
如AAPPAC主席Douglas Gautier AM)在年會活動中所言,「在這個共聚的時刻,不僅能交換想法、認識新朋友。更重要的是,可以種下一些未來的種子,讓這些合作繼續下去,無論是交流、委託創作、巡演等等。」人,是推動一切的核心,AAPPAC於今年也迎來一些新夥伴,並敞開懷抱那些回歸的夥伴們,其中他們也分享了幾項重點訊息,包括,達爾文娛樂中心致力於呈現多樣性的表演藝術活動,以符合當地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域特色;位於澳洲的蒙納許大學藝術中心(MPAC)進行翻修,以世界一流的藝文中心邁進,將於每年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表演藝術活動,並持續關注原住民文化。
另外,位於澳洲南方的弗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為學生提供多種創意和職業課程,在表演、導演或劇場創作領域,都導入許多優秀師資。香港小交響樂團則發出自己的獨特聲音,去年新上任德國籍音樂總監領銜樂團,展現新氣象,並積極與各場館和藝術家合作,每年搬演約100場演出,希望能和各界的新朋友,建立全新的網絡。
「比真實更真實」的科技劇場
新與舊,傳承與突破,也是這次的討論重點。尤其在進入後疫情時代的今日,是再次辯證何謂劇場「現場性」和「共存性」的時機,結果並非對立,而是開闢不同路徑,進而創造繁花勝景的世界。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特聘教授周慧玲在「後疫情時代劇場的數位轉向:臺灣線上劇場的初探與個案研究」專題演講中指出,「儘管過去20年有各種技術和美學實驗,主流劇場對數位表演的關注和投資仍非常有限,但在疫情結束之後,表演藝術從業者終於達成共識,認為數位競爭力是生存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