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AAPPAC在臺灣:永續是一切骨幹,向創新與多元致敬

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 AAPPAC

 「亞太表演藝術中心協會」(AAPPAC)年會日前於北藝中心順利畫下尾聲,匯集來自亞太地區19個國家、六十六個機構、超過二百位表演藝術界人士齊聚一堂,如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墨爾本藝術中心、雪梨歌劇院、東京新國立劇場、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等;地域不再是限制,突破是彼此前行的共識,會員們紛紛表示,從臺灣帶走許多啟發與感動。睽違12年,臺灣再次擔任主辦方,各國相當驚艷於臺灣無論在永續、多元議題上多有深耕推進,更是積極與人工智慧共創的國家之一。

 

如AAPPAC主席Douglas Gautier AM)在年會活動中所言,「在這個共聚的時刻,不僅能交換想法、認識新朋友。更重要的是,可以種下一些未來的種子,讓這些合作繼續下去,無論是交流、委託創作、巡演等等。」人,是推動一切的核心,AAPPAC於今年也迎來一些新夥伴,並敞開懷抱那些回歸的夥伴們,其中他們也分享了幾項重點訊息,包括,達爾文娛樂中心致力於呈現多樣性的表演藝術活動,以符合當地多元文化交融的地域特色;位於澳洲的蒙納許大學藝術中心(MPAC)進行翻修,以世界一流的藝文中心邁進,將於每年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表演藝術活動,並持續關注原住民文化。

 

另外,位於澳洲南方的弗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為學生提供多種創意和職業課程,在表演、導演或劇場創作領域,都導入許多優秀師資。香港小交響樂團則發出自己的獨特聲音,去年新上任德國籍音樂總監領銜樂團,展現新氣象,並積極與各場館和藝術家合作,每年搬演約100場演出,希望能和各界的新朋友,建立全新的網絡。

「比真實更真實」的科技劇場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AAPPAC 側記文章/day1/20240904 AAPPAC_後疫情時代劇場的數位轉向: 臺灣線上劇場的初探與個案研究@TPAC PHOTO by Grace Lin/20240904 AAPPAC_後疫情時代劇場的數位轉向: 臺灣線上劇場的初探與個案研究@TPAC PHOTO by Grace Lin 1_-6

新與舊,傳承與突破,也是這次的討論重點。尤其在進入後疫情時代的今日,是再次辯證何謂劇場「現場性」和「共存性」的時機,結果並非對立,而是開闢不同路徑,進而創造繁花勝景的世界。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特聘教授周慧玲在「後疫情時代劇場的數位轉向:臺灣線上劇場的初探與個案研究」專題演講中指出,「儘管過去20年有各種技術和美學實驗,主流劇場對數位表演的關注和投資仍非常有限,但在疫情結束之後,表演藝術從業者終於達成共識,認為數位競爭力是生存的關鍵之一。」

 

周慧玲進一步分享,2021年文化部推出「雲端劇場」計劃,臺灣也出現四大串流媒體平台,包括Opentix、KKtix和臺灣雲劇場。其中臺灣雲劇場在全球表演從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受歡迎的數位表演平台,該平台模擬了傳統劇場的空間佈局,並提供了虛擬化身與其他觀眾互動的功能,這些互動不僅模仿了實際劇場中的社交互動,還強調了觀眾之間的共同存在感。」

或許虛擬是為了創造「比真實更真實」,過去的既有定義,已經不適用於線上劇場,要走出新格局。周慧玲提出,「雲端劇場不僅能整合了傳統與數位元素,將前端服務視為觀眾體驗的關鍵部分,並透過技術協調與即時服務來確保觀看過程順利。在此潮流之下,台灣雲劇場引入了一種新現場感,推翻觀眾對於數位劇場的整體感受。」

 

數位劇場究竟蘊藏多少潛力?周慧玲接著以臺灣的如果兒童劇團為例,他們不僅與科技公司合作進行技術整合,順利讓線上演出克服地理限制,成功吸引國際粉絲,這樣的模式並非傳統現場演出的替代品,而是融合舊有媒體和數位素材後的全新商業模式。」周慧玲總結出,觀眾在傳統劇場感受不到的互動性,在線上表演的體驗中可以被落實;若有一天人們克服了技術挑戰,地理位置將不再是限制,在非常短的時間內,任何劇團或作品,都能獲得全世界觀眾的垂青或喜愛。

嘗試回應當代新挑戰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AAPPAC 側記文章/day1/20240904 AAPPAC_《藝術的持續創新:傳統藝術的保存與保鮮》@TPAC PHOTO by Grace Lin/20240904 AAPPAC_《藝術的持續創新:傳統藝術的保存與保鮮》@TPAC PHOTO by Grace Lin-18

呼應會議主題「Mind The Gap, Lead The Path / 小心間隙,挺進前行」,聚焦探討全球表演藝術場館面臨的四大新挑戰,包括「持續創新」、「在地連結」、「恆長永續」、「AI技術」。在談論藝術創新的對談中,新加坡實踐劇場總監郭踐紅與排灣族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勒法激盪出精彩火花,但那並不指向一個終點,兩人都同意「傳統和現代其實是一個最古老的問題,但眾人仍沒有辦法找到一個適切回答它的方式。」

 

郭踐紅秉持其父郭寶崑所提出「開放文化」概念,試圖去解開人們內心的千千結,建議文化不應與種族和語言緊密聯繫,取而代之應該深入探索任何文化,以獲得人類知識和智慧的源泉;而布拉瑞揚也真誠分享,近年舞團想找回自己身體、想學習布農族傳統文化時,在實踐過程中遭遇許多挑戰,但「每一刻的學習和分享都是重要的。布拉瑞揚舞團希望能帶著這些作品前往世界各地,展示臺灣的多元和美麗。」

當討論到「在地連結」,填補差距是無法迴避的。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總裁Yvonne Tham點出重要關鍵,經營藝術中心能否導入公民空間概念?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致力於將中心視為流動的、可變動的,如此才能有效地讓文化交融,並讓藝術發生在生活之中;奇利瓦克文化中心(Chilliwack Cultural Centre)執行長Jean-Louis Bleau表示雖然是一個非常小的場館,但他們對於深化少數族群、原住民之間的關係,顯得相當具有彈性和包容力。

 

全球文化區域聯盟(GCDN) 總監Gregorio Lucena Scarpella也特別提及每個文化機構應將自己視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了解自己在這個系統中的位置,並與社區、贊助者、藝術家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全方位的合作與交流。而無論是藝術機構還是文化場館,應該以文化區的思維來看待自身,如此才能更有效地促進與周邊社區和國際文化的連結,促進多方共榮的可能性。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AAPPAC 側記文章/day2/20240904 AAPPAC_《鄰里生活:文化場館正與社區共舞》@TPAC PHOTO by Grace Lin/20240904 AAPPAC_《鄰里生活:文化場館正與社區共舞》@TPAC PHOTO by Grace Lin-8

永續和AI人工智慧:每一步都可以思考它、實踐它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AAPPAC 側記文章/day4/241009-150245-4

此次年會活動最精彩的交鋒,也出現在圓桌討論中,會員們敞開心胸,彼此對話,挖掘出「恆長永續」之於產業如何天長地久的經營?他們彼此討論:「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如何平衡營運和環境議題帶來的兩難?」「每檔製作的服裝和道具該如何延長使用?」「該如何盡可能減少表演團體巡演的碳足跡?」最終,圓桌中所有的成員大抵都同意,「可持續性」不是一句口號,它將成為一種思維,相關從業人員在踏出去的每一步都要思考它、實踐它。

 

1997年,超級電腦經歷升級,打敗當時西洋棋世界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許多人認為那可能是人類和人工智慧對弈結局的隱喻,因此人們感到憂心忡忡;直到今天,AI人工智慧仍不完全被人們所信賴並接受,「我們應該害怕人工智慧嗎?」「還是應該盡可能利用它?」在「演算劇場:AI技術的劇場旅程」的對談中,也迎來了年會最高潮,這是一個眾人都引頸期盼想獲得的經驗與學習。

 

Google Arts & Culture Lab透過科技,以遊戲化、專業化的方式,將多元文化傳遞給更多的族群。雲門則將AI視為共創的有力夥伴之一,《波》這個作品之於雲門就是最震撼的一次學習;洪凱西回顧《波》的構思最早始於2021年,疫情最嚴峻之時,「藝術總監鄭宗龍和日本新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共同討論了對於創作、世界和科技的看法,最終他們決定要和人工智慧合作。構想奠基於真鍋既有的探索,他們倆人深入討論到如何在舞台上創造『第十三位舞者』?最終完成了這部作品。」

 

作為日本前衛藝術界的領軍人物之一的梅田宏明,將AI當作驅動的引擎,「人工智慧可以幫助人們找到尚未發現的東西,使用新技術總是充滿挑戰,但我將其視為進步的一種方式,我非常期待AI能突破我對舞蹈的想像力和感知。這一切都很有意思。」臺灣安娜琪舞蹈劇場藝術總監謝杰樺則思考,「數位世界中,究竟有沒有神?」在擁有建築和舞蹈的雙重跨界藝術背景之下,空間概念與科技媒材是為加乘,謝杰樺的創作展現出跨界的美學與力道,從2011年開始就展開了AI的解謎旅程,往往會生出許多探問,「當我們與AI的溝通不再是透過語言、文字和肢體,而是透過數據、程式碼與像素分析時,在AI的理解中,人類會是什麼樣子?」

 

世界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目前藝術從業人員們,也尚未有所解答。但一個靈感與契機可能就出現在臺灣劇場節目所能呈現的豐沛能量中;或是在臺灣表演藝術櫥窗項目裡,亞太地區表演藝術場館就此與臺灣表演藝術團隊勾起連結;臺灣是一處不可思議之地,它象徵著亞太區域最不可量數的活力與進步價值,在此地的每一個時刻,臺灣公民無不為消弭間隙而努力,它深刻呼應的此次年會的精神——而當文化間隙被逐漸消弭的過程中,藝術文化長河也將持續一路前行。

撰文|pupulin、攝影|Paul Chao, Grace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