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24
德國與臺灣的劇場視角:兒童及青少年文本與製作
文|陳萱、圖|史芫綺
在歌德學院與北藝中心的合作中,五位創作者針對兒童觀眾與青少年參與的劇場作品展開討論,深入探索主題、文本、劇場創作與協作方面的異同。討論由「如果兒童劇團」創作總監徐琬瑩主持,與會者包括德國獨立導演與作家 Hannah Biedermann、Lutz Hübner,以及臺灣的「影響.新劇場」藝術總監呂毅新和「安徒生與莫札特」創意執行長林奕君,從各自的創作背景出發。
探討青少年劇場的核心:如何透過主題與觀點引導多元思考
此場講座由徐琬瑩主持人首先以「劇場中的文本是演出的核心,而它從哪裡來的?該如何變成臺上的東西?」作為破題。
Hübner 認為,劇場文本應透過真實的劇情來讓觀眾反思現實問題,而非單純的同情或說教。他談到,自己與老師、專家合作,從觀眾實際面臨的問題出發來構思劇情,並舉例指出,疫情讓年輕人經歷隔離,他曾以此為靈感,引起有關隔離造成青少年孤獨與焦慮的現象。Biedermann 亦對「激發創造力的文本」做出回應,她不認為劇場的主要任務是教育觀眾,而是讓作品激發觀眾的創造性思維,避免二元的道德長篇大論。「如果戲中涉及毒品,我不會直接告訴觀眾這是對是錯,而是透過戲劇來呈現議題的多面性,讓觀眾自由思考。」
徐琬瑩則表示,她希望自己的演出的文本能以精彩的故事吸引觀眾,讓包括家長在內的各年齡層都能有所共鳴。她的劇團會針對大人小孩都關心的議題製作戲劇,例如毒品的影響。針對毒品的議題,作品會呈現接觸毒品後的結果,以符合不同年齡層的理解力,並且邀請反毒機構協助共同討論。
林奕君提到,她的創作不僅僅針對兒童劇場,而是希望創作出適合整個家庭共同探討的劇目。林奕君指出,青少年常帶著憤怒和尖銳的情緒,而劇場可以成為他們放鬆和反思的空間。例如,她的作品《我的媽媽是Eny》透過雙薪家庭的情境,從爺爺奶奶、父母到孩子的不同視角呈現出文化衝突的議題。她更是強調,這樣的議題在華人文化圈乃至全球都具有普遍性,劇場創作可以讓青少年更具同理心,期待透過劇場,創造出一個讓家庭成員之間的理解加深並找到對話契機的空間
從青少年視角看劇場:關於共鳴、對話和社會挑戰
Hübner 分享了在德國一些貧困地區學校的觀察,描述了因社會兩極化而造成的問題:一方面,部分學生對教師有敵意甚至暴力行為;另一方面,富裕區域的家長過度關注孩子的成績,這些社會問題往往難以解決,但卻反映出現實中被忽視的青少年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