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德國的劇作家蕾娜.麗梅兒 (Lena Riemer) 接著分享了她的看法。她強調了劇場創作中年輕觀眾需求的多元性。尤其是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對於劇場的理解與需求差異顯著,這就要求創作者必須對年齡段進行精確的把握。她指出,兒童與青少年的分界並不明確,許多青少年依然渴望在劇場中找到與自己相符的角色與故事。
2024/10/25
理解兒童與青少年觀眾的劇場需求:一場臺德跨國對談
文|Brian Lai、圖|史芫綺
年少觀眾的多面向需求在當前文化環境中越發受到關注,特別是兒童及青少年劇場,其不僅提供娛樂,更在塑造年輕觀眾的心智與情感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就此,北藝中心與臺北歌德中心聯合舉辦了一場關於兒童及青少年觀眾需求的深度對談,邀請了來自臺德兩地的業界專家進行深入探討。
本場談話從分齡的哲學與方法、城鄉和族群的差異、學校課程的影響及兒語使用的技巧等不同角度,反映出劇場在當代社會中對年輕觀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創作過程中滿足他們的多面向需求。
理解孩子的需求,是劇場的挑戰與機會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任建誠率先提出劇場與年輕觀眾之間的互動。他表示,理解孩子的需求是劇作家與導演們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強調每位兒童都是獨立的個體,年輕觀眾的需求是多樣且獨特的,不能一概以「兒童」而論。尤其在現今社會中,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和情感世界與過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他們不再單純尋求娛樂,還希望在劇場中看到與自己生活相關的內容。
任建誠進一步提到,孩子們在觀看劇場作品時,對於故事情節和角色的共鳴是他們的核心需求。他們希望看到的,不是美好或幸福的故事,還有那些涉及挑戰和困難的情節,這些都能讓他們產生情感共鳴。這也引發了對於劇場內容的質疑:現有的劇場作品是否足夠反映兒童的內心世界?是否有忽略他們真實的情感和需求?
在這裡,任建誠還強調,劇場作品應該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他提到,現代孩子面臨著多重壓力,包括學業競爭、家庭期望及社交媒體的影響。這些因素不僅影響他們的情緒與心理狀態,也對他們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劇場創作者必須在作品中注入對這些議題的反思與探索,讓年輕觀眾能夠在劇場中找到共鳴。
打破框架:成敗該由誰定義?
來自德國的劇作家蕾娜.麗梅兒 (Lena Riemer) 接著分享了她的看法。她強調了劇場創作中年輕觀眾需求的多元性。尤其是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對於劇場的理解與需求差異顯著,這就要求創作者必須對年齡段進行精確的把握。她指出,兒童與青少年的分界並不明確,許多青少年依然渴望在劇場中找到與自己相符的角色與故事。
麗梅兒的經驗顯示,劇作的創作必須根據不同年齡層觀眾的需求進行調整。她提到,在德國的藝術節上,經常會出現針對青少年的劇作,這些劇作往往涉及社會議題、情感探討等,這些內容能引起青少年的思考與反響。年輕觀眾渴望看到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而不只是童話故事的改編。
在這方面,麗梅兒特別提到了一個她認為成功的案例,劇名為『無聊』。這齣作品由兒童直接創作、編寫並演出,劇情探討「無聊」這回事。她回想演出當天,現場觀眾只來了三個人,並在開演沒多久後開始滑手機,甚至於演出中直接離場。對於孩童來說,本次演出是莫大的成功,打破她對劇本成敗的成見。
劇本裡的文化的交融:城鄉與族群的差異
此外,來自巴伐利亞的安卓.瑪莉亞.艾歐則指出,地域差異也是影響兒童及青少年劇場的關鍵因素。在城市中,孩子們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劇場資源,而在偏遠地區,尤其是鄉村,劇場資源的匱乏使得孩子們的接觸面狹窄。艾歐提到,在一些文化中心的努力下,逐漸開始出現針對鄉村孩子的劇場演出,但這樣的努力仍然面臨許多挑戰。
劇場不僅是娛樂,更是文化交流,能夠讓不同背景的孩子相互了解與學習。如何將劇場的資源引入到偏遠地區,讓更多孩子能夠享受劇場的魅力,是未來需要解決的問題。艾歐提到,許多城鎮和村莊的孩子可能一生中都沒有機會接觸到劇場藝術,這使得他們的文化視野受到限制,使得這些孩子在情感表達和思維方式上受到了束縛。
因此,劇場可以是「改變」的催化劑。艾歐分享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其中一些劇團和社區組織合作,在偏遠地區舉辦工作坊和表演,讓孩子們親自參與到劇場創作與學習。這不僅讓孩子們得以接觸到劇場藝術,還幫助他們提升了自信心,並促進了社區的文化發展。
教育的力量:學校課程的影響
如果兒童劇團的創作總監徐琬瑩也分享了她對於教育體系如何影響孩子對劇場的需求的看法。學校的課程設計往往會直接影響孩子對劇場的興趣與需求。比如,若學校能夠將戲劇納入課程,將會促進孩子們對劇場的認識和理解。回憶赴美求學過程的自己,徐琬瑩提到,自己之所以投身兒童劇場,是因為在美國見證劇場系統完整,觀賞了一齣由兒童改編並演出的莎劇後,反思將莎劇捧為「高、大、上」的臺灣劇場,是否出了問題。
徐琬瑩也提到,許多孩子在學校接觸到的戲劇教育並不夠深入,這使得他們在面對劇場作品時,可能無法充分理解劇情和角色。她建議,劇團應該與學校進行更緊密的合作,設計出符合孩子們年齡特點的劇場作品,讓孩子們在學校和劇場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
另外,徐琬瑩呼籲劇場工作者與教育界的專業人士共同合作,開展專門針對孩子的劇場教育計劃。這些計劃不僅能夠提升孩子們的劇場鑑賞能力,還能增強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她提到,在她所參與項目中,劇場教育成功地提高了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並且讓他們在劇場中找到歸屬感。
用心創作,關懷兒童與青少年
兒童文學作家謝鴻文曾是一位大學講師,後來選擇回到國小任教,讓他更加貼近兒童的世界。他提到,自己在下課時是一位兒童作家,週末則化身為兒童劇評人,這樣的多重身份使他深刻理解到兒童的想像力是多麼豐富。謝鴻文強調,創作應該符合兒童的身心特質,常見的童話與幻想題材便是對這一特質的回應。
他提醒創作者,雖然創作不必過於幼稚,但也不應故意模仿兒童的說話方式,這種方法在審查時曾發現某些不當的表現,因為不是所有兒童都會以幼稚的方式表達。
對於青年創作,謝鴻文認為題材應該提升,更加重視青少年的心靈需求,讓他們能夠接受寫實性題材,並且不必避免黑暗面,這些都是青少年所關注的主題,特別是同儕與親子衝突。
謝鴻文也為兒童劇本感到驕傲,並在創作中融入幽默的元素,例如將標點符號擬人化,讓孩子們能夠在故事中找到共鳴。他強調,為孩子創作的關鍵在於心中必須有小孩,真正理解他們的需求,並陪伴他們,而不是以大人的視角去想像。
舉例來說,當孩子們因為打疫苗而不寫作業感到開心時,這正是他們純真的表現。他回憶起一位孩子曾經問他為什麼知道這些,自己則回應道:「我曾經也是個孩子。」他提到的《小王子》讓他明白,保持孩童的狀態來進行創作是至關重要的。
現實與夢想,如何選擇?
謝鴻文指出,臺灣的戲劇系自2000年後激增至20所,顯示出對戲劇有興趣的孩子增多。然而,現實環境卻殘酷,許多年輕人的理想被扼殺,30%的年輕人連最低薪資都無法達到,導致他們無法再繼續從事戲劇。對於政府與企業,他認為應該提供支持,使創作者能夠專心創作,提高作品質量。謝鴻文不鼓勵年輕人一味追求理想,因為現實考量,建議他們先把戲劇視為副業。
他強調,教育部提倡跨學科學習與素養導向,不論題材如何,都能與孩子進行討論,重點在於表達形式能否讓孩子理解與溝通。此外,謝鴻文提到,臺灣擁有70多個兒童劇團,但偏鄉地區如澎湖、南投和臺東卻缺乏劇團資源,孩子們只能仰賴其他縣市的支持,這使得像紙風車這樣的劇團顯得格外重要。在全國戲劇比賽中,謝鴻文反對沒有表演藝術經驗的老師為了參賽而倉促壓榨作品,這樣不僅會忽視戲劇的本質,還會扼殺孩子的創意與熱情。最終,他呼籲應該將重心回歸戲劇本身,而非單純追求獎項與榮譽。
開創未來:對於劇場的期望與展望
對於未來的劇場發展,四位專家一致認為,創作者需要不斷反思與調整,以適應年輕觀眾的需求。特別是在內容選擇上,應更注重社會議題、情感探討及多樣化的表達形式。此外,還需要強調劇場的教育功能,透過戲劇的方式幫助孩子們理解生活中的複雜性,並培養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同時,任建誠分享當年剛出社會,加入劇團表演的他,巡迴臺灣各地演出,最後只拿到一個新臺幣六百塊小紅包。他強調,年輕人也需要報酬,並期盼社會能給予年輕人更多支持,因為劇場也是孩子們探索世界的一扇窗。透過劇場,他們不僅能夠看見外面的世界,更能夠反思自己的內心,同時也必續獲得實質回饋。
這也是未來劇場發展的方向:在娛樂中引發思考,在表演中促進成長。任建誠的這一觀點引發了在場觀眾的熱烈共鳴,看出大家對劇場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隨著社會的變遷,劇場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尋找適合年輕觀眾的表達方式。專家們普遍認為,隨著科技的發展,劇場應該持續探索與新媒體的結合,例如使用虛擬實境、增強實境等技術,讓觀眾能夠以全新的方式參與劇場表演,不僅能夠吸引年輕觀眾的注意力,也能創造出更具沉浸感的觀賞體驗。
臺德兩地對於兒童劇場需求異同
在考量兒童劇場需求上,臺德兩地的差異和共通點可從文化背景與教育體系、創作與表演形式、市場需求與資源分配、以及觀眾需求與社會責任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在文化背景與教育體系方面,臺灣的教育部推動跨學科學習與素養導向,強調能與孩子討論的題材以及表達形式的溝通能力。然而,臺灣的偏鄉地區如澎湖、南投及臺東缺乏足夠的劇團資源,教育體系中表演藝術專長老師的不足,使得許多學校的表演藝術教育受到影響。相對地,德國在兒童劇場方面有著更為成熟的體系,重視劇場教育與兒童的心理發展,劇場被視為社會化與自我表達的重要平臺。
德國的教育體系中,劇場教育普遍與學校課程相結合,促進孩子的創造力與批判性思維。在創作與表演形式上,謝鴻文指出,兒童劇的創作需要符合兒童的身心特質,強調想像力的重要性,並提到劇本內容不必過於幼稚,創作者應深入理解孩子的需求,從他們的視角出發。
對於青少年劇場,則需提升題材,正視黑暗面並包含寫實性。德國的兒童劇場作品通常探索更廣泛的主題,包括社會問題與心理議題,創作時更注重劇本的深度與複雜性,並以多樣的表現手法吸引觀眾,這些作品往往更為挑戰傳統的敘事方式。
最後,在觀眾需求與社會責任方面,謝鴻文提到,兒童及青少年劇場不僅是娛樂,更在於塑造年輕觀眾的心智與情感,劇場的社會責任在於引導孩子的思考與情感表達,並關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德國的兒童劇場也同樣強調社會責任,透過劇場作品促進對話與理解,尤其在處理青少年面對的社會問題時,更加注重引導他們的思考和表達。
總體而言,雖然臺德兩地在兒童劇場需求的考量上有所不同,但共同的核心在於重視兒童的心理發展與社會責任,並透過劇場的形式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與情感理解。
一個成熟的兒童劇場,決定兒童的成熟未來
透過本次論壇,四位專家的深度對話讓我們對兒童及青少年劇場的多面向需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劇場作為文化表達方式,必須靈活應對年輕觀眾的需求,創造出更具包容性、共鳴感和成熟度的作品,而不是在劇情中加入「生病病、吃藥藥」等疊字兒語就能稱為兒童劇場。
唯有如此,劇場才能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發揮其應有的影響力,成為他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與會者一致認同,劇場的力量在於其能夠啟發年輕人的思考,幫助他們在探索自我與世界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與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