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如何打造兒童及青少年親近的劇場空間:一場臺德跨國對談

兒童及青少年
臺德表藝術論壇
講座
劇場空間

文|Brian Lai

本場討論聚焦如何設計兒童與青年劇場空間、發展經營策略和激發藝術啟蒙,以吸引年輕族群進入劇場。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王文儀主持,座談會邀請了德臺兩地展演空間的管理專家,包括禿鸛劇團(Theater Marabu)聯合藝術總監蒂娜·俞可(Tina Jücker)、園濱劇院—柏林少年國家劇院聯合總監克莉絲汀娜·舒兒茲(Christina Schulz)、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以及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討論如何透過空間設計實踐藝術教育。

2024台北藝術節/借放_側記文章/歌德學院/1026-4劇場的兒童及青少年觀眾需求ok/20241026臺德表驗藝術國際論壇-350

Kindergarten的概念延伸:劇場的如何成為孩童的伊甸園

1837年,德國教育家弗里德里希·福祿貝爾(Friedrich Fröbel)於巴德布蘭肯堡(Bad Blankenburg)創辦首間以玩樂活動為導向的幼齡學園,為孩童提供友善的社交和遊戲環境。三年後,福祿貝爾將學園命名“Kindergarten”,意為「兒童花園」,從此Kindergarten這個德文單字,由德國萌芽,飄散全球,成為全世界孩童的伊甸園。

主持人王文儀首先提出,兒童劇場也能像 Kindergarten 一樣,成為孩子們樂於親近的藝術空間。座談會邀請的四位專家分享了臺灣與德國的展演空間管理經驗,探討如何為兒童及青少年打造一片「藝術花園」。

臺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的實踐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王俊傑指出,北美館自1983年落成以來,逐步發展出適合兒童的藝術教育空間。2013年起,館方耗費一年,將地下樓層改建成約2000平方米的兒童教育區,包含展覽室、互動區、工作坊和中庭,致力於啟發孩童對美的敏銳度。

王俊傑補充道,家長有時對當代藝術表示質疑,認為兒童難以理解其內容,然而北美館認為藝術可以帶領兒童理解多樣化的世界,甚至在安全的環境中探索黑暗面。館方也呼籲社會重新思考,什麼樣的藝術最能以兒童角度出發,進而符合兒童需求。

衛武營:多元且開放的空間規劃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衛武營的空間設計靈感來自於場地盤根錯節,虛實互通的榕樹群,建築設計呈現出無障礙的開放性,使所有年齡層觀眾和演職人員均能自由進出各大演出空間。

衛武營的空間規劃並未專門為兒童打造,但包括哺集乳室、增高椅等設施,均便於親子使用。他特別指出,因應場館設計上採取開放、多功能的設計理念,衛武營於榕樹廣場特別設置公共鋼琴,進一步落實文化平權,讓音樂無障礙地融入大眾生活,實現了「空間不設限」的精神。

 

針對兒童展演,衛武營每年七月都會舉辦兒童藝術節,提供多樣表演形式,包括兒童音樂會、舞蹈、電影等,並設有專為兒童設計的教育計劃,以促進臺灣本地青少年對藝術的參與與了解。

禿鸛劇團:在限制中創造創作自由

來自波昂的禿鸛劇團聯合藝術總監Tina Jücker談到,與擁有數千席的衛武營相比,禿鸛劇團僅有120席的單一室內演出空間,但劇團仍致力於在小空間中開發多元的創作形式。禿鸛劇團成立於1993年,流浪德國各地演出,終於2003年由當地學生抗議爭取到劇場據點,成為青年創作的平臺。儘管是兒童劇團,劇團作品仍關注社會議題,並設有青年劇團,通過與學校合作,讓青少年直接參與劇場創作。劇團特別注重空間與環境的連結,將建築周邊改造為庭院,並允許孩童在場地塗鴉,以激發他們的創作潛力。

禿鸛劇團每年演出80場,其中有20場完全由青少年策劃,另有五場為兒童劇團自編自導的作品,藉此鼓勵年輕人實際參與劇場運作。Jücker強調,透過未成年人參與創作,不僅豐富劇團作品內容,也促進了兒童與青少年之間的藝術交流。

園濱劇院:小型舞臺的巨大吸引力

同樣來自德國的克莉絲汀娜·舒兒茲(Christina Schultz) 接著介紹園濱劇院的空間配置。與臺灣劇場相比,園濱劇院規模同樣相對較小,其中大劇場僅有350席,小劇場則有99席並配備了旋轉舞臺。這種旋轉舞臺的設計尤其適合兒童觀眾,幫助他們在觀看過程中保持專注,進而提升觀賞體驗。柏林少年國家劇院每年製作五到六檔兒童與青少年戲劇,參與者通常是十歲以上的兒童,且會在作品簡介中特別提及演出者的年齡,並定期邀請學校團體觀賞,以此連結更廣泛的觀眾群。

德國劇場的經營策略與創作支持

Schultz 接著提到園濱劇院在創作過程中青年支持體系的建立。園濱劇院定期舉辦兒童及青少年戲劇獎,以鼓勵年輕人創作劇本。得獎者可獲金錢獎勵,劇院也會進一步提供節目演出機會,藉此來支持和發展新創作品。德國劇場也與學校合作,定期寄送演出目錄,並安排教育工作者與學校進行聯絡,以便在演出前後進行研討會及工作坊,透過教育活動來深化觀眾的理解與參與感。

教育與社會參與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劇場及美術館應該透過開放空間設計和跨領域合作來吸引更多的年輕觀眾。舒兒茲提到園濱劇院會邀請青少年參與社會議題的探討,不僅讓青少年感到劇場是他們的空間,更鼓勵他們透過創作表達自身的想法。例如,園濱劇院的青少年委員會定期參與劇場的策劃工作,並由青年發聲,直接建議劇場如何設計出讓他們能長期留戀的空間。

王俊傑則分享了臺北市立美術館如何透過空間設計來促進兒童與家庭的參與。他指出,設計展覽時會以包容性為主,既考慮兒童與家長需求,也著重當代藝術的教育價值。美術館通常透過館藏及當代藝術思維來激發觀眾的想像力,並不僅針對兒童的需求,而是透過藝術作品引導觀眾體驗多層次的藝術感受,甚至是跨領域的整合策展。

藝術空間的公共性與親和力

為增強空間的親和力並吸引更多民眾來訪,與會來賓提出「公共客廳」的概念。例如,舒兒茲提到,德國一些市立劇場會開放大廳供青少年及當地團體使用,甚至設置廚房與吧臺,以營造出友好的聚會場所。她指出德國劇場在經費上的壓力逐年增加,但這也促使劇場思考如何讓非表演空間成為青少年聚會的場所。臺灣衛武營則設有榕樹廣場,方便市民隨時隨地免費參與小型演出或市集活動,讓劇場成為市民交流的空間。

德臺兩地的展演空間與藝術教育的挑戰

在臺灣,由於劇場大多為政府所有,空間設計上無法完全參照德國的開放模式。例如,王俊傑以北美館為例,提到公共空間的包容性會受到場館管理機制的限制,例如禁止觀眾帶大背包、不能用原子筆繪畫,只能攜帶鉛筆等。這些措施確實是為了保護藝術作品,但在開放性與安全性間需找到平衡。這種情況在臺灣尤其重要,因為場館的開放政策必須在安全管理與藝術自由之間取得平衡。

另一方面,簡文彬指出,衛武營的音樂廳設計也強調親和力,例如安排日間時段的音樂會,並邀請偏鄉學校的學生免費入場。這種設計初衷希望打破觀眾收入高低與演出的界線,吸引更多年輕觀眾參與。舒兒茲也提到柏林劇院常為青少年舉辦活動,並嘗試創造出「青少年自己的空間」,例如讓年輕觀眾在劇院大廳辦派對、學習技術工作,這樣的親身參與讓他們對劇場產生歸屬感。

國情不同:臺德公共空間管理比較

在這場討論接近尾聲時,簡文彬分享了衛武營廣場上擺放的公共鋼琴的故事。他指出,這臺鋼琴並沒有受到太多使用限制,而是依賴訪客的自律與信任。衛武營並不特別規範使用方式,僅有固定時間清潔維護。從2019年擺放以來,儘管來訪者眾多,包括兒童、家長、甚至長者,但公共鋼琴從未遭受破壞,讓場館感受到人與公共空間之間的信任與相互尊重。

相比之下,柏林的場域對此有截然不同的經驗。蒂娜提到,在德國的公共場域中,設施往往需要更多的保護措施,因為開放後可能很快遭到破壞。這種差異一方面讓她覺得驚訝,一方面也感慨文化間的不同。她認為,在柏林,當場館無條件信任訪客、開放公共空間時,設施的損壞有時似乎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風險,但這種風險又反映了使用者的個性化行為。即便如此,她仍鼓勵臺灣場館可以繼續這種「開放信任」的理念,並認為這能促進使用者與場館的親密感。

小有小的好,大有大的煩惱

最後,簡文彬與克莉絲汀娜(Christina Schulz)針對臺灣和德國在青年與兒童劇場運營上的異同展開討論。Schulz 指出,柏林少年國家劇院的運營核心在於培養青少年對劇場的認同與參與感,劇院的設計和規模都偏向親密小型,並積極開放空間給青少年組織、社區活動,甚至讓他們參與到劇院的日常運營中,像是張貼海報、票務服務等,讓劇場成為他們的「第二個家」。

而臺灣則面臨不同的挑戰。簡文彬提到,衛武營作為一個大型國家級藝術中心,其空間設計和運營模式更加正式與全面,經常透過策劃多樣的節目和活動,吸引各年齡層的觀眾。衛武營特別重視每年舉辦的兒童藝術節,這個年度活動結合戲劇、馬戲等多種形式,甚至還會設置市集,意在通過多樣化內容讓孩子們感到劇場的親近。雖然大型場館的管理有時顯得不如柏林劇院靈活,但衛武營仍努力在高雄市民中建立「文化客廳」的形象,鼓勵市民多加利用公共藝術空間。

藝術為橋,信任為根,打造兒童的創作搖籃

本場座談透過五位與談人多方交流,針對空間設計、運營策略、社會責任等方面展開討論,展現藝術場館在推動青少年藝術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無論是劇場還是美術館,都在努力打造一個包容的空間,使年輕世代在藝術場域中找到歸屬,並逐步將藝術鑲嵌進他們的日常生活中。


此外,臺德雙方也共享一些相似的理念,例如強調藝術的社會性與參與性,不斷嘗試將劇場作為青年與社會的連結點,並且相信戲劇和藝術能為青少年提供探索自我的平臺。透過信任與開放的策略,他們都在努力打造一個讓兒童和青少年自然融入的文化空間,以期成為下一代藝術欣賞者與創作者的搖籃,讓建築不再是冷冽的公共空間,而是人與人共同生活的藝術客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