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的技術與沉思——旁觀法國編舞家諾埃・蘇里耶(Noé Soulier)《Mouvement sur mouvement》(動作以上以上動作)

舞蹈的極簡:刪除一切身體以外的元素
沒有特殊燈光,僅足夠均勻亮度,讓圍繞周圍的觀眾可以看清楚編舞家的動作,衣著乾淨俐落,沒有多餘裝飾、剛好服貼卻不緊身……法國編舞家諾埃・蘇里耶(Noé Soulier)的一切選擇,都是為了回到「動作」本身。蘇里耶所展現的,與其說是一支舞蹈,更像是一場演講,只是這場演講不只是「說」出來,而是邊說邊跳交織間完成的,一旦被切割開,這場演出/演講便不再成立。在眾人視線之中(他甚至不自外於不同平面,沒有站在舞台上),他開始說話、演示、即興發揮動作的可能性,他是動作的歷史家、哲思家,同時又是個體經驗的傳承與表達者。
今日的即興:從社會到個體之間
所謂的即興是什麼?在重視個人主體的年代,「即興」慢慢成為一個不再陌生的詞彙,它可能會被解讀成跳脫框架、解放等含括自由意涵的狀態,這與日漸濃厚的個人主義思維相輔相成,因此更加被看重,但與此違悖的是,資訊與科技以超越個人所能承受的速度不斷躍進,個人主義在「世界廣場」式的資訊洪流中極易被操弄與左右,在這中間,何謂真正的自我,開始不斷受到挑戰,並在過度的自我肯定與自我懷疑之間強烈擺盪拉扯。
這樣的時代性下,諾埃・蘇里耶的舞蹈作為一種處世方式與哲思,其重要性不能被忽略,他的思索與運作方式,正是一種直面回答:人的身體是思考載體與創造可能性的綜合物,唯有不斷解析在當下環境中運行著的肉身,去剖析日常的慣性,從拆解到再建構,進而理解自我與當下的關係,並創造出有脈絡可循的空間。
即興與隨興的分野:諾埃・蘇里耶的精準控制力
盡可能除去一切外在鋪陳以後,蘇里耶如赤手空拳的戰鬥者,沒有倚靠外在的武器,以肉身直接相搏。在他一邊解說一邊舞動的演出之間,觀眾的眼與耳將完全專注在蘇里耶身上,他沒有讓聲音與精準表達的動作中參入任何雜質:沒有遲疑、因為持續說話與跳舞而喘息、任何一個行動與停下都沒有遲疑……,這不是全然的隨心所欲,而是日常不斷地累積與思考,兩者來回反覆後的結果,情感表達、邏輯思考與肉身控制達到互相琢磨後的平衡,三者既是主角,也是彼此哄抬襯托的配角,唯有如此,才能將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達。蘇里耶延續著他舞蹈的思考,從過去帶領舞者們對自我的思考與重塑,如今,他進到劇場,藉著對行為的思考,帶領觀眾重塑自我與社會的關係,觀眾既是旁觀者,卻同時又是蘇里耶身體所展顯的主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