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話劇社《兩韓統一》|2022臺北藝穗節《兩韓統一》
▍節目名稱:2022臺北藝穗節《兩韓統一》
▍評論者:江峰
與其說是評論,這可能真的更像是篇看戲心得。
臺大話劇社一直是個造就許多半路出家的表演藝術從業人員的搖籃。見其團隊介紹:「成立於1963年,由一群非科班出身但對表演藝術充滿熱忱的人們所組成。除常態性的社團課程外,每年亦會籌辦製作演出,由於社團成員皆來自不同科系,在多樣的觀點相互融會下,使我們在創作上更為自由廣闊。」我始終思考著這股熱忱。在層次程度紛雜的臺北藝穗節中,臺大話劇社的各位,能夠呈現給觀眾什麼樣屬於這個導演、這群表演者,如同其介紹中所說眾多背景所交織出的獨特性?
在《兩韓統一》,劇名與內涵差異甚大的張力之下,可以看見劇本內涵看似沓異但又「統一」的主題「愛」。我作為觀戲人,更好奇的卻是導演的觀點。雉澀的演員們,能見其努力與真誠,卻也不敵拗口的臺詞。不禁疑問翻譯的權威之外,導演能為/與演員做的,使自己真正進入文本的挖掘有多深?另外,種種的導演決策,如簡素但不必然符合角色各類背景的白色基底服飾、轉場手法(含演員換裝與音樂)的不完全運用、演員與腳色性別的倒錯反串,都讓人感覺到導演在場卻又不全然清晰的意識形態與論述策略。
作為評論,重點應在與創作者共同思索,如何能將人(創作者與觀眾皆然)真正帶進故事。若我問團隊成員每個人:「你想透過這個故事說什麼?」對愛、對慾、對關係,這個作品作為論述,它本身說了什麼?也許,能夠澄澈精要地凝鍊出自己的想法之時,這個作品,未來的作品們,都將更能刻入觀眾的心與腦裡。
臺大話劇社的《兩韓統一》,讓我思考的,是表演藝術所需也必定存在於每個人身上的獨特生命經驗、作為創作者重要且珍貴的熱情,以及,或許是最為重要的,永恆的思維與論述砥礪。
▍購票看看: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53660369012518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