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灰非白 主要圖片
:::

灰非白

|
2024-08-30 - 2024-08-31
以開放教室以即興方式排莎翁劇無事生非+梁祝跨文化的同時排練演出,現場有音樂家現場配樂,投入戲劇即興創造方式來呈現。內容為戲劇課程進行,從靜心、暖身、破冰後的排戲,左舞台是無事生非,右是梁祝,導演與助導交叉排戲,產生的衝擊笑點,最後在全員舞蹈下結束。
觀眾可以加入戲劇遊戲,或和長者一起做戲劇練習。
這是一齣最自然的演技、沒有記台詞的壓力、無須再去修飾、撰寫,演員快樂的即興的演出。並藉由拆掉教室的框架,我們也許可以迎接更多同頻的回應與認同。
歡迎帶年長觀眾進場觀賞,攝取激勵的感動。
自由同頻音樂舞台劇團
我是一個音樂劇導演,持著“藉由藝術創作作品,提高高齡者藝術氣息,得到再次被認肯的自信” 的信念,到一個關懷據點,教長者戲劇課。
其實還蠻艱辛,他們平均76歲,1/3人失智進行中,其中一位使用輪椅,而且都沒演過戲。因為無太多前例可參考,據說戲劇治療方式、戲劇遊戲課程形式對長者效果不到。我只好用一般訓練演員方式帶他們,以戲劇、歌唱、肢體課程、心理畫畫+戲劇、戲劇創作等多樣課程,讓長者在愉快中進行。沒想到非常有效果。本來預期12周課程,但我們到停不下來,持續進行到現在,並成立了灰非白銀髮劇團。
每次團練,每個人都笑到不行,都是歡樂。團員回饋:一年笑的都沒這課程多。課程上,靜心暖身都進行得很好,破冰遊戲就開始出乎意外的有趣。戲劇課程大家很認真,但鮮少表現自己情緒的長者們,在嘗試去表達時,總是愉快、有趣的(我自己就有被笑到眼淚直流停不下來幾次)。經過了無數團練歲月,我們終於成熟的可以上台了
在2018年3月,英國文化協會在東京都劇院舉辦了探討高齡化社會中文化藝術潛力的論壇,邀請了包括文化藝術專業人士和研究人員共同討論 : 文化和藝術在應對每天面臨的各種挑戰的老化問題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其中說道 : 藝術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而存在。
不只英國和日本,我們看到世界各國也開始成立銀髮劇團,日日學習演戲技巧,集體創作他們的生活表現。藝術是一種觸動你心靈、賦予你情感的東西。它是生活中必需的東西,他也讓長者感覺 « 我還活著 »。
我想我們台灣也可以做到,所以我想嘗試。我想向大家說,台灣也可以做銀髮劇團,你看我們做成功了。
宋瑞菊、賴伯文、陳宗賢、史澤賢、王惠芳、蕭銀梅、姜林杏芬、楊啟泉、吳麗英、陳敏、龍次雲、汪真玉、黃朝富、歐陽崑、歐陽蓓、賴麗珠、王子諺。

優惠訊息

其他優惠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會員─成癮玩家/團隊玩家85折+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會員─新手玩家9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