牠從混沌之中被生出
祂的夢境裡有三胞胎在廢墟玩耍
它們在嬉鬧中生成世界的意義
共同戴上鑲嵌進臉面的自我
《怪物:阿窟那嘛牠祂》
關於一個家庭的寓言故事,三個生命相扣的女性如何面對失落的記憶。
沿著傷口不斷生出新的肉與皮膚——也許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都長成了自己不認得的模樣;
而跌跌撞撞的長大後,那個最初的小孩,至今是否還住在自己的心裡?
本此製作受雅歌塔《怪物》與《惡童日記》啟發,借真實的生命故事探索何以為人,從直視心底的迷惘中照見自己,追尋穿越的可能性;
並以肢體、物件、影像、擊樂探索非口語表達的敘事,關注以存在主義為核心開展的命題。
創作團隊包含身體藝術工作者姚喻文、劇場藝術工作者林庭安,以及影像創作者沈昕皜。
\\成員介紹\\
・演員/姚喻文 Yao, Yu-Wen
1996年出生於彰化。專注於劇場中物件材質與身體的關係。
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曾任南藝班芝花劇團團長,自2018開始為優人神鼓表演者。在團期間接受傳承自葛羅托斯基之客觀劇場訓練,並陸續參與優人神鼓經典作品之巡迴演出,與擔任訓練課程之助理師資。
重要經歷:
2017 梵體劇場《我歌我城─河布茶》演出於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2017 班芝花106學年度製作《植生》之導演、舞者
2018 《極限運動_自由書寫》行為藝術展
2019 良日激動所【野放季-非劇情敘事影像創作影展】入圍
2020 優人神鼓《身體探源表演訓練計畫》助理師資
2020 「優人神鼓x蔡明亮」《行者》演繹之表演者
2021 林欣怡《鯤言:第三種聲音》之表演者
2023 只能喝酒的圖書館《solo project》solo演出
・演員、燈光設計/林庭安 Lin, Ting-An
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主修表演,現職為優人神鼓演員。
肉身肌理的移動,在時間的行進中恍若死亡與新生不斷交替,在感受不斷延伸的世界裡,泥土隨著光線而呼吸模糊邊界,然後再繼續探索時間的褶皺。
身為女性與世代傳承、社會、性別的不斷交織衝撞,從母體產出的對話,產自被束縛與施壓者自我,在牢不可破的性別界線中鬆綁,30歲。
・影像製作/沈昕皜 Shen, Hsin-Hao
1995年,德勒茲去世兩個月前生於板橋,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現以外送為職,在社會上非勤勞地生活,至今還沒存到錢買相機的影像工作者。希望能以省力的方式呈現需要耐力的作品。最近胸上長出兩顆黑痣,土象星座的朋友們要多注意身體健康。
The monster: Ah Cool Nah Ma Tata
#Physical Theatre #Modern Allegory
What is the origin of beliefs?
How are beliefs shaped?
Inspired by Kristóf Ágota's "Le Monstre" and "Le grand cahier," this program explores reality through fables, tries to face the fog of disbelief, and pursues the possibility of freedom.
The team unites theater performer YAO Yu-Wen, theater artist LIN Ting-An and film/video creator SHEN Hsin-Hao.
Drawing on experience in physical movement, theater, object and film/video, the team members are committed to exploring non-verbal storytelling and focusing on the proposition of "BEING.
祂的夢境裡有三胞胎在廢墟玩耍
它們在嬉鬧中生成世界的意義
共同戴上鑲嵌進臉面的自我
《怪物:阿窟那嘛牠祂》
關於一個家庭的寓言故事,三個生命相扣的女性如何面對失落的記憶。
沿著傷口不斷生出新的肉與皮膚——也許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都長成了自己不認得的模樣;
而跌跌撞撞的長大後,那個最初的小孩,至今是否還住在自己的心裡?
本此製作受雅歌塔《怪物》與《惡童日記》啟發,借真實的生命故事探索何以為人,從直視心底的迷惘中照見自己,追尋穿越的可能性;
並以肢體、物件、影像、擊樂探索非口語表達的敘事,關注以存在主義為核心開展的命題。
創作團隊包含身體藝術工作者姚喻文、劇場藝術工作者林庭安,以及影像創作者沈昕皜。
\\成員介紹\\
・演員/姚喻文 Yao, Yu-Wen
1996年出生於彰化。專注於劇場中物件材質與身體的關係。
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曾任南藝班芝花劇團團長,自2018開始為優人神鼓表演者。在團期間接受傳承自葛羅托斯基之客觀劇場訓練,並陸續參與優人神鼓經典作品之巡迴演出,與擔任訓練課程之助理師資。
重要經歷:
2017 梵體劇場《我歌我城─河布茶》演出於大稻埕國際藝術節
2017 班芝花106學年度製作《植生》之導演、舞者
2018 《極限運動_自由書寫》行為藝術展
2019 良日激動所【野放季-非劇情敘事影像創作影展】入圍
2020 優人神鼓《身體探源表演訓練計畫》助理師資
2020 「優人神鼓x蔡明亮」《行者》演繹之表演者
2021 林欣怡《鯤言:第三種聲音》之表演者
2023 只能喝酒的圖書館《solo project》solo演出
・演員、燈光設計/林庭安 Lin, Ting-An
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主修表演,現職為優人神鼓演員。
肉身肌理的移動,在時間的行進中恍若死亡與新生不斷交替,在感受不斷延伸的世界裡,泥土隨著光線而呼吸模糊邊界,然後再繼續探索時間的褶皺。
身為女性與世代傳承、社會、性別的不斷交織衝撞,從母體產出的對話,產自被束縛與施壓者自我,在牢不可破的性別界線中鬆綁,30歲。
・影像製作/沈昕皜 Shen, Hsin-Hao
1995年,德勒茲去世兩個月前生於板橋,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現以外送為職,在社會上非勤勞地生活,至今還沒存到錢買相機的影像工作者。希望能以省力的方式呈現需要耐力的作品。最近胸上長出兩顆黑痣,土象星座的朋友們要多注意身體健康。
The monster: Ah Cool Nah Ma Tata
#Physical Theatre #Modern Allegory
What is the origin of beliefs?
How are beliefs shaped?
Inspired by Kristóf Ágota's "Le Monstre" and "Le grand cahier," this program explores reality through fables, tries to face the fog of disbelief, and pursues the possibility of freedom.
The team unites theater performer YAO Yu-Wen, theater artist LIN Ting-An and film/video creator SHEN Hsin-Hao.
Drawing on experience in physical movement, theater, object and film/video, the team members are committed to exploring non-verbal storytelling and focusing on the proposition of "BEING.
阿窟那嘛牠祂
創作團隊包含身體藝術工作者姚喻文、劇場藝術工作者林庭安、以及影像創作者沈昕皜。
本次製作以肢體、物件、影像、擊樂探索非口語表達的敘事,關注以存在主義為核心開展的命題。
/
節目單: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IbNnVh6KCc_pw1NaIGFpS3P_8b4aVSqz/view?usp=share_link
本次製作以肢體、物件、影像、擊樂探索非口語表達的敘事,關注以存在主義為核心開展的命題。
/
節目單: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IbNnVh6KCc_pw1NaIGFpS3P_8b4aVSqz/view?usp=share_link
共同創作:姚喻文、林庭安
燈光設計:林庭安
影像製作:沈昕皜
行政:null
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記憶的原鄉》錄音提供者與畫面中的身影、王文娟、蕭人豪、林敬昇、錢秋日、黑豆坊咖啡,以及故事文本中出現的家人們
燈光設計:林庭安
影像製作:沈昕皜
行政:null
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優人文化藝術基金會、《記憶的原鄉》錄音提供者與畫面中的身影、王文娟、蕭人豪、林敬昇、錢秋日、黑豆坊咖啡,以及故事文本中出現的家人們
優惠訊息
其他優惠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會員─成癮玩家/團隊玩家85折+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會員─新手玩家9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