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PPAC 對談四
演算劇場:AI技術的劇場旅程
AI將為創作帶來什麼新可能?又將為製作帶來什麼新挑戰?透過AI編舞將如何開啟舞者身體的新想像? AI將如何改變編舞家的決策?將呈現給觀眾什麼樣全新的當代舞蹈風景?
本單元有兩組不同的案例分享,首先是臺灣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總監洪凱西以2023年雲門50週年,首度嘗試透過AI運算編舞的新作《波》為例,分享幕後創作歷程,和與會者一同探索AI新技術與創作的種種可能。《波》是臺灣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與日本新媒體藝術家真鍋大度(Daito Manabe)合作,連結舞蹈與科技的本質,與雲門舞者進行的全新創作嘗試。在技術上,將舞者身體、肌肉與神經傳遞的電波化為數據,作為AI數據的基礎,讓舞者的身體、聲音與神經波動,藉AI程式運算生成出影像再與舞者在舞台上對話,透過舞作將能量傳達給觀眾。
同時亦特別邀請 Google 藝術與文化專案經理 Pierre Caessa分享與英國編舞家 Wayne McGregor 共同合作開發出舞作《LIVING ARCHIVE》的創作歷程。透過編舞家數百小時的編舞紀錄影片及舞團成員的獨舞影片素材,訓練出一套AI編舞系統。AI從過往舞作學習個別肢體動作,並藉舞團成員的原創舞步再回應出新的動作語彙,藉快速即時的「人與AI」對話,釋放潛藏在先前舞作的創新性動作的可能潛力,並擴大編舞決策的可能性,也為當代舞者建立與舞者前輩的連結與接觸其過去的軌跡。
我們也邀請了日本頂尖的前衛藝術家梅田宏明,他不僅是開創高科技舞蹈風格的先驅,同時亦以作曲家、燈光設計師、舞台設計師和視覺藝術家的多重身份聞名。2000年成立S20舞團,作品具有強烈數位元素與高度全面性的藝術方法,蘊含肢體、視覺、感官及時空等多種元素,獨特的舞蹈美學,引領觀眾至前所未有的觀舞體驗。此外,擅以空間概念結合科技元素的跨界舞蹈創作者,臺灣安娜琪舞蹈劇場藝術總監謝杰樺也將分享如何利用新媒體融入身體創作,開啟舞者肢體的新想像,呈現當代舞蹈風景。
9月6日(五)09:30 @ 球劇場
主持人:Ariel Yonzon(馬尼拉)
菲律賓文化中心 (Cultural Center of the Philippines) 製作與展覽部副藝術總監
與談人:洪凱西(臺北)
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總監
與談人: Pierre Caessa(巴黎)
Google 藝術與文化專案經理
*預錄參與
與談人:梅田宏明(東京)
編舞家
Photo credit: Aya Tarumi
與談人:謝杰樺 (臺北)
安娜琪舞蹈劇場藝術總監
Photo credit: Kris K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