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北藝中心 正式開箱 明華園總團《東海鍾離》開幕季首演

北藝中心 正式開箱 明華園總團《東海鍾離》開幕季首演 主要圖片

歷經十年的漫長等待,眾人引頸期盼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即將正式開箱營運,開幕季首檔節目特別邀請明華園總團開箱演出,國家文藝獎劇作家陳勝國2022年度新作《東海鍾離》將於7月2日、3日在臺北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3場,由傳統戲劇無敵小生孫翠鳳領銜主演,新世代演員陳昭賢、陳昭婷、陳子豪、晨翎、吳米娜、姜琬宜、柯進龍、張閔鈞等人共同演出,演出陣容以青年演員為主,明華園總團的舞台也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優秀的歌仔戲青年演員「打開可能」,給他們舞台讓他們「成為可能」,呼應北藝中心的「打開可能、成為可能」。

 

明華園總團《東海鍾離》為臺灣民間八仙傳奇故事中「漢鍾離」成仙的故事,是明華園總團最具代表性的「八仙傳奇系列」最後壓軸的作品,從1987年《蓬萊大仙》到2022年《東海鍾離》,明華園的八仙終於到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王孟超表示:「我與明華園的緣份從1987年《蓬萊大仙》開始,當時兩廳院開館,我是舞台監督,明華園是演出團隊,2013年我接任北藝中心籌備主任,每年碰頭我們幾乎都會談北藝中心開幕要演什麼?團長總是說,一定要把最好的留給北藝中心,一路這樣八年過去,終於迎來《東海鍾離》,明華園總能將傳統戲曲不斷翻新帶入劇場中,在北藝這個當代劇場裡,我們也很期待他們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而每次我去士林區各地拜訪時,里長總是會問『有沒有明華園?』,對我們而言,雖然我們是現代劇場,但也要跟臺灣、跟台北市民接在一起,能接地氣最好的團體,非明華園莫屬,此刻明華園作為首演場,希望士林區的鄉親都來捧場!」

 

長達八年的討論,對藝術總監陳勝福而言,是一個非常難忘的過程:「有一次我從南部回來,已經是清晨五點,但洗個澡就又要奔出門與王孟超執行長討論北藝開幕的劇目,為了北藝中心,我們將最精彩的八仙壓軸戲,漢鍾離成仙的故事《東海鍾離》獻給北藝中心,「漢鍾離」是八仙中最平凡也是最不凡的一位神仙,明華園首席編導陳勝國特別為漢鍾離寫了兩齣戲,此次讓第三代的陳昭賢擔任製作人,並且與孫翠鳳一起擔任漢鍾離這個角色,上半場由陳昭賢主演,下半場由孫翠鳳主演。此外,因為疫情的關係,我們每個演員會需要準備兩到三個角色,隨時可以替補,並且還有動畫投影的加入,真的是斥資重金,只希望為北藝中心帶來最棒的開箱戲演出。」

明華園首席編導陳勝國表示:從「李鐵拐」到「鍾離權」經過了35年,明華園的「八仙」終於到齊,編寫八位神仙成仙的故事,不希望過度渲染「神蹟」,而是著重在這些平凡人,經過努力打拼、認真過生活的日常中,因緣際會邁向神仙之路,每一個神仙的故事,都賦予不同的探討主題,而《東海鍾離》想談的是「抉擇」!「鍾離權」經過聖賢、神仙的度化,要上蓬萊?或不上蓬萊?最後還是必須由他自己做決定,身為凡夫俗子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

創團93週年的明華園總團,近年來積極推動傳承接班計畫,年度新作《東海鍾離》由陳昭賢接下製作人的重擔,用新世代的視角跟思維邀請新世代的設計團隊加入傳統戲的製作,藝術總監陳勝福總團長表示:為了北藝中心的開幕演出,明華園總團等了好多年,檔期改了又改,終於讓八仙的最後一仙在今年順利登場;然而這幾年又受到疫情的影響,整個大環境都在改變,93年的明華園總團面臨不小的衝擊,如何留住老戲迷,吸引年輕的觀眾,成為最重要的課題,我們加速傳承接班的計畫,幕前幕後同步啟動, 不僅是舊戲碼的經典再現,更希望在傳統戲骨中多加一些年輕的元素,吸引年輕人的加入傳統戲劇的行列。

明華園當家小生孫翠鳳此次飾演漢鍾離,她表示:「看著藝術總監陳勝福為了《東海鍾離》忙進忙出,舞台上大規格的樂師與演員編制,加上投影動畫,此外我們並未使用先前八仙系列的戲服,而是重新設計一批演員服裝,有這種跟錢過不去的總監,就會有我們這群拚了命的演員,只想把最好、最新的獻給北藝中心的開幕演出。」

 

明華園總團為了慶祝「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箱啟用,特別在7月2日首演場加碼傳統吉慶戲「五路財神」,祈求營運順利、出入平安。明華園總團八仙傳奇最終章《東海鍾離》票券已全面啟售,更多購票及節目資訊請至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