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自7月2日起正式演出後,觀眾反映內部空間缺失,相關建議北藝中心說明如下:
關於大劇院座椅破損改善後續進度,座椅原椅布材質皆依契約規範選用,並經防火及聲學等測試合格。生產完成進口抵臺(2017年11月)至安裝(2021年1月)期間未開封,暫存於工地現場。受高溫及潮濕造成皮革表面脆化(人造皮革PU為環保材質,有使用年限,會自然分解),於2022年3月試營運期間即決定進行全面修復,擬定長短期兩個做法:
長期做法:椅布更換
為加速修復時間及提高日後維修效率,依據權責單位捷運局一工處決議採用國內生產之椅布。請亞翔公司加速完成椅布廠商選定及生產,尋求國內座椅廠商配合進行「椅布更換」作業,並請義大利原座椅廠商技師進行指導,以確保品質。唯國內生產椅布均需通過有關防火、聲學及環保測試,預計2023年可全面更換完成。
短期做法:包覆椅套
為提高開幕節目觀眾觀戲舒適度,經文化局與代辦機關討論,採「椅套包覆」的因應做法。預計9月底完成全數椅套包覆作業。
關於觀眾反應排距較窄部分,排距為場館原始設計。主要是希望縮短每一排觀眾與舞臺的距離,以強化觀賞時的臨場感。北藝中心大劇院第20排與舞臺的距離為22.3公尺,相較於國家戲劇院第20排與舞臺距離,縮短2.5公尺。觀眾更靠近舞臺,可以有更好的劇場體驗。
惟排距會影響觀眾進出。現階段大劇院最後一排不販售,提供遲到或中途離席觀眾使用,避免頻繁出入影響其他觀眾。
關於大劇院六樓觀眾席前後排高低差,原設計是提供後排觀眾不被前排觀眾遮蔽視野,維持後排觀眾好的觀看體驗。惟階差對年長觀眾較不便利,北藝中心將與市府共同評估規劃輔助設備,如六樓觀眾席樓梯加裝扶手、五樓電扶梯終點處評估加裝座椅電梯等。此外,會安排服務人員協助,為有需要的觀眾提供帶位服務,方便觀眾入座。
關於空調調整方案,大劇院六樓區域空調不足,因涉及原工程之管線及出風口等技術問題,需要較長的時間做全面評估,北藝中心會與市府相關單位協商尋求解決方案。
關於座位號標示調整,北藝中心正在評估不同的標示方法,會在與劇場工程專家協商後改善。現階段會評估替代方式標示清楚,且帶位人員皆可協助民眾入座。
關於北藝中心機車假日停車費率,機車平日收費為20元/次,假日收費為60元/次,自111年7月4日起,欣賞演出觀眾憑票根享有假日40元/次停車優惠。
北藝中心自試營運起,即針對各方提出之問題,一一進行評估,並不斷在硬體設施、軟體規劃、人員服務、觀眾體驗各方面修正改進,對於期間給觀眾帶來的不便,中心深感歉意。也期待與首善之區的藝術家和觀眾一起成長,未來仍會持續微調,務求給大家一個最好的觀戲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