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金馬影帝陳以文另類演出《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 化身影像導演李奧森 遊走演講與演戲的邊緣

金馬影帝陳以文另類演出《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 化身影像導演李奧森  遊走演講與演戲的邊緣 主要圖片

金馬影帝陳以文與影像導演李奧森合作,挑戰現場藝術、擴延電影與講座式展演的邊際。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承辦的2022臺北藝術節《不知邊際、不知所謂事件》,陳以文將穿梭在不同的身分之間,一方面擔任李奧森的替身、一方面則是引導觀眾聆聽的講演者,與25位表演者一同辯證影像與觀者、時間與現場的關係。

陳以文說起李奧森聯繫他的時候,他倆並不認識彼此,也還不了解整個演出的全貌,但他從李奧森過往的作品中看出創作上的企圖,這將會是一部不一樣的作品,「不一樣本身就是必要的存在」他強調。

大眾所熟悉的是陳以文在大螢幕裡精湛的表演。其實他在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後,不僅擔任楊德昌的副導演,自己也時有舞台劇的導演作品及表演作品。也因此,李奧森認為陳以文的表演層次和內斂來自這些經歷,邀請他在這次作品中擔任多重身分,穿越在真實與寓言的邊際,講述著似真似假的訊息。陳以文表示,這次最挑戰的就是如何把一篇近乎散文詩的內容,說得引人入勝,減去過多的表演技巧,回歸最本質的表達。陳以文攝影©陳藝堂

近幾年屢見李奧森的實驗電影作品獲得國際影展青睞。他曾走過泰國、西伯利亞,駐村紐約、墨西哥、日本、澳洲,將社會實驗的行動融入創作。2008年以鬼丘鬼鏟為代號開始進行群體性藝術實驗,2017年更以作品《立黑吞浪者》獲得第15屆台新藝術獎的視覺藝術⼤獎。

《不知》從2018年開始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支持下得以階段性逐步發展,從李奧森近年三部影像作品出發,再加入今年5月在墨西哥進行拍攝的首映作品,以及群體性現場藝術、擴延電影等形式,集結陳以文和來自不同背景的青年創作表演者王筑樺、蘇品文、游育歆、楊智翔等人一同完成,總合鬼丘鬼鏟多年來對政治、國家、邊界、暴力、災難、集體的觀察和深思。

演出相關資訊請至節目單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