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改編劇本?這回到我在戲劇系唸書感受到的『怪異感』。因為台灣劇場史比較短、劇本選擇有限,我們上課讀的都是西方經典劇本,那就會遇到第一個難關:這些劇本都是翻譯而來的,裡面的角色不是亞洲人、活在跟我們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而且離我們非常、非常遙遠。」劇本改編陳以恩回憶在北藝大戲劇系的訓練,說自己每次上表演課都覺得怪怪的——她不會在日常生活中說出「親愛的」、「我的天啊」,但這些台詞在翻譯來的經典劇本裡卻很常見。
畢業於臺藝大戲劇系的許哲彬在學校同樣感覺「不太對勁」,他舉例自己大學時期作為導演,要是拿到一部美國密西西比的劇本,就會努力查找作者生平、時代背景、故事地點等各種詳細資訊,然而他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去密西西比,也對當地的風土民情一無所知。這股不對勁延續到許哲彬畢業後成立四把椅子劇團,開始思考「該演什麼樣的戲,才能跟觀眾產生真正的連結?」在問為什麼要改編之前,他最初的疑惑是「為什麼我們要演別人的文化、別人的劇本、用別人的語言來講話?」
在劇團成立了兩三年之後,許哲彬因緣際會去英國念研究所,見識到與台灣截然不同的劇場環境。英國劇場極為重視劇作家和劇本,許哲彬在路上看到劇場演出海報時,劇作家的名字會印最大,再來才是明星演員,海報上甚至找不到導演的名字。而當地劇作家產能旺盛,並活躍參與劇組排練,甚至會提供導演調度方面的建議。「英國有非常多活著的劇作家,這可能是英國劇場跟台灣最大的差異之一,我們在學校練習經典劇本的時候,通常都沒辦法跟劇作家一起工作,因為他們都死了。」
懷抱著「如何處理經典劇本」的疑問,許哲彬在英國劇場觀察到創作者非常強調「跟當下、當地的觀眾溝通」(Here and Now),不像台灣早期通常由導演改編經典,「把泰晤士河替換成淡水河、把西方名字替換成台灣名字」,流於單純的名詞替換,英國由劇作家主導改編,從時代背景及社會脈絡下手,大幅度地改寫經典劇本。「我在英國國家劇院工作過一陣子,那裡的總監說過『劇場是時代的聲音』,我一直深刻地記在腦子裡,我覺得這是劇場創作者必須放在心中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