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MILY TRIANGLE:二生三,三生萬物》:用弟弟的精子、太太的卵子,生一個小孩 當家庭、神話與生命創造相遇,你願意和他們一起踏進未知嗎?
你是否曾想過,如果有天,你的孩子是由弟弟的精子與太太的卵子,加上你的子宮孕育而誕生,那麼他要如何理解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方式?又或者是,這樣的「家庭」能不能被社會承認?
《FAMILY TRIANGLE:二生三,三生萬物》初版於 2022 年臺北藝術節首演,源自同性伴侶洪千涵、曾睿琁想要生小孩的真實生命提問。姊姊洪千涵希望能使用弟弟洪唯堯的精子結合伴侶的卵子,讓自己懷孕,於是開啟這個計畫的初始想像。他們以誠實甚至殘酷的方式,把「同志家庭如何孕育孩子」的想像與掙扎,轉化成一場震撼人心的演出。當時的觀眾在台下,不斷追問與懷疑真實與戲劇的邊界:這是「真的」嗎?
如今,三年過去,他們帶著全新的版本回來了。
家庭計畫,還是創世神話?
2025 年全新版本的《FAMILY TRIANGLE:二生三,三生萬物》,將更深入地觸碰三人之間的情感裂縫與倫理糾葛——從姊弟之間血緣與繼承的界線,到伴侶之間為孩子姓氏而展開的公平辯論;從捐精與 DNA 共屬性的複雜辯證,到女性身體在人工受孕過程中所承受的痛苦與權力議題;再延伸至跨性別與非二元性別在家庭中能否被真正看見與接納。這些聽似抽象的探問,其實都與我們息息相關,「如何創造生命」從來不只是特定群體的專利,而是你我在愛與家庭中遲早會面臨的共同困境。
看似新穎前衛的家庭觀念,卻引用老子《道德經》中的經典句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作為作品名稱。在他們的身上,「三生萬物」不只是宇宙的生成,更是一種血脈與情感的延伸:我、你、他,能否共同創造出新的生命?
從這裡,他們開始面對一連串無法迴避的難題:法律如何看待?孩子怎麼理解?親友怎麼接受?而身體與性別,又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從神話到科技,從自我到社會
他們的探索不僅止於自我經驗,也延伸到更廣的現實。經歷這幾年的駐村與田調經驗中,團隊實地走訪加州的人工生殖中心,訪談數對來自臺灣與中國的女同志伴侶。他們觀察到亞洲同志家庭的求子困境,包括制度限制、心理壓力、家族溝通,並將觀察結果與個人對話帶進劇場。2025 年版本的《FAMILY TRIANGLE:二生三,三生萬物》,從酷兒生態學、DNA 記憶、家庭角色再定義,讓神話與科技、真實與虛構、個人經驗與社會制度交織為新的劇場思辨。
走進劇場,讓疑問長出更多可能
有人說,看這齣戲就像在現場見證一場家庭會議,又像被捲入一場哲學辯論。透過不斷地討論與翻轉,也許答案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些問題其實也藏在我們的生命裡——關於愛、關於血緣、關於「我是誰」,以及「我從哪裡來」。
當他們選擇在舞台上全然坦誠,你是否也願意在觀眾席裡,對自己誠實一次?
✨ 2025,全新版本《FAMILY TRIANGLE:二生三,三生萬物》邀你進場 ✨
在這裡,你將看見的不只是三個人的故事,而是關於生命的追問。
當家庭、性別、愛與創造交織,劇場不再只是演出,而是一面照見自己的鏡子。
這一次,他們將更赤裸、更尖銳,也更溫柔,帶你看見一個關於「萬物」的新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