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

《U>N>I>T>E>D》 舞動未來的科技神話 失落的集體感渴望重生 後人類神話靈性召喚

《U>N>I>T>E>D》 舞動未來的科技神話 失落的集體感渴望重生 後人類神話靈性召喚 主要圖片

  當靈性與科技交織,血液開始沸騰、神經隨節拍震顫,崇拜與出神不再是禁忌,而是一場未來的集體儀式。來自澳洲墨爾本,以突破類型疆界聞名的塊動舞團的塊動舞團(Chunky Move),攜手爪哇實驗電音團體Gabber Modus Operandi、峇里島時尚品牌Future Loundry,以及國際知名的動畫機械設計團隊 Creature Technology Co.,共同打造的跨界大作《機神祭》(U>N>I>T>E>D),展現強烈的感官能量與未來氛圍,將於 11 月 20、21 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隆重登場。

  《機神祭》融合舞蹈、科技、裝置、聲響與時尚,舞者身穿靈感源自越野機車,由回收材質製成的機械骨骼服飾,在迷幻電音與霓虹光影中,輪流化身為半人半獸的「後人類神話生物」,在閃爍燈光與霧氣之中不斷變形、組合,構築出如「龍舞」般的集體身體,象徵超越個體界限的共感與意志。演出以威脅開場,經歷拒絕與解放,最終走向重生。在迷幻電音與霓虹光影中,展現人類、機械與靈性之間的深層對話。

  由Gabber Modus Operandi 設計的音樂融合印尼甘美朗(gamelan)、電子舞曲鐵克諾(techno)等風格,加之以嘶吼重拍,創造出充滿張力的音場;Creature Technology 設計的外骨骼裝置服,則賦予舞者既受限卻別具震懾感的肢體張力。整體視覺深受1980至90年代科幻電影與峇里島儀式文化啟發,結合祭祀般的舞臺氛圍與象徵性肢體編排,觀眾彷彿進入一場夜店、儀式與音樂會交錯的感官盛宴。

數位與儀式之間  尋找人類共生之歌

  《機神祭》的誕生,始於Chunky Move與Gabber Modus Operandi長達3年的共創。兩組創作者透過社群媒體相識,共鳴於當代人處於後現代都市,在技術與資訊轟炸之下,仍然對「儀式」與某種失落的「集體感與神聖感」存在憧憬渴望。2020年雙方首次在峇里島會面後遂展開一系列創作討論,2023 年更進一步深化合作。

  「我相信所有人類製造的物質都具有靈性。」塊動舞團藝術總監安東尼.漢密爾頓(Antony Hamilton)說。《機神祭》因此充滿「機器神祕主義」的詩意,希望藉由這場作品提醒觀眾,「人類與物質世界的連結比想像中更深;我們並非與地球分離,而是彼此共生。」他也在作品中將「龍」作為核心意象:既是科幻與神話的象徵,亦是人類文化的集體想像與恐懼。龍在此作為精神符號,象徵力量與恐懼的共存,在回應了創作初心——在數位混音與機械脊骨中甦醒的靈性召喚。

  2023年潮流品牌 Future Loundry 加入團隊,冰冷科技中隱約滲出宗教與儀式光芒的外骨骼裝置服於是誕生。「人類的身體在科技化的都市環境中會如何表現?」安東尼如是思考,並指出對舞者而言,外骨骼成為挑戰與再造的工具,他表示:「穿上裝置後的動作就像倒著學騎腳踏車,我們得重新發明一種支持外骨骼運動的編舞語言。」

符號「>」的融合寓意  集體創作指向合一

  《機神祭》在冷冽的科技感、生猛的叢林景觀、電音節拍與後人類哀歌交錯中,最終指向「合一」的喜悅與力量。安東尼指出,這部作品落實了一個簡單而深刻的信念:「當我們能彼此更和諧地連結,人類就能變得更好、更偉大。」

  安東尼分享塊動舞團的創作方式「我們會先收攏問題的背景,在解決過程中找到新的語言。」長期以來總能在挑戰中重新凝聚創作力量,「我通常有很強烈的願景,但也希望作品能容納每個人的聲音。劇場是一種持續合作,從舞台設計師到作曲家,每個人都必須在作品裡找到意義與共鳴。」他指出這樣的創作方法改變了他的編舞方式,也讓團隊重新意識到人與物、環境之間的關係。

  安東尼回顧自己的創作歷程笑說:「我曾想成為電影人、視覺藝術家,最後選擇成為編舞者。我總想把生活中影響我的一切元素帶入作品,它們吸引我、指引我,讓我無法抗拒。」在《U>N>I>T>E>D》中,他刻意使用符號「>」,象徵不同文化、經驗與感受的融合。他期望透過這種整合,讓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更加和諧、完整。

關於香奈兒文化基金

香奈兒文化基金(CHANEL Culture Fund)致力於培養出充滿活力的創作者和創新者網路,盼能推動塑造全球文化的思想發展。核心計畫包括香奈兒藝術合作夥伴,香奈兒支持相關機構的領導者全力發展突破性的長期創新行動,為文化風貌帶來創新思維。CHANEL Next Prize 表彰藝術家,並提供資源及指導機會,為他們未來的成就推波助瀾。而《CHANEL Connects》Podcast 則匯聚來自不同領域、世代與地域的意見領袖,提供發聲平台,探討當代社會所面臨的關鍵議題。

從南加州加州藝術學院(CalArts)運用科技激發藝術創新,到柏林漢堡車站美術館(Hamburger Bahnhof)大規模催化創作自由;從威尼斯雙年展力挺具顛覆性視野的藝術家,到與英國電影協會(British Film Institute)攜手表彰傑出的電影導演,香奈兒文化基金全力支持追求讓未來更美好的創意勇氣,延續香奈兒一世紀以來對藝術的承諾。
 

北藝中心官網:https://tpac.org.taipei/

購票請上OPENTIX:https://www.opentix.life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PerformingArtsCenter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pac_tw/

 

圖:20251120 Camping asia《機神祭》總彩 (c) TPAC Photo by 鄭宇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