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您的瀏覽器看起來不支援 ✪ Javascript ✪ 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 ✪ Javascript ✪ 狀態
2025臺北藝術節:蘇文琪 ╳ YILAB一當代舞團《暗宇之感》 主要圖片
:::

2025臺北藝術節:蘇文琪 ╳ YILAB一當代舞團《暗宇之感》

2025-09-11 - 2025-09-21

7.7 (一) 12:00 付費會員預購
7.14 (一) 12:00 正式啟售

✶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墨爾本藝術中心(Asia TOPA墨爾本亞太表演藝術三年展)、荷蘭烏特勒支春天表演藝術節、香港西九文化區聯手跨國共製精彩沉浸式作品

✶ 一場關於人類感知能力的深刻寓言,以舞者身體探測神秘暗物質宇宙 

✶ 藝術與科學交織,超越維度的碰撞


宇宙的隱形結構,引發一場感知的探問:我們所處的世界,充滿了看不見的結構與力量。科學家告訴我們,肉眼可見、儀器可測的星辰、塵埃乃至我們自身,僅佔宇宙總體組成的5%以下。而那其餘佔據宇宙超過95%的浩瀚存在,由神秘的暗物質(Dark Matter)與暗能量構成。特別是暗物質,它如同宇宙中一張巨大、隱形的網,其引力牽引著星系的形成與運轉,默默塑造了我們所知的宇宙樣貌。它無處不在,甚至此刻就可能穿過我們的身體,卻幾乎不與光、不與任何我們熟悉的方式互動。我們看不見它,也摸不著它。

這個巨大、明明存在卻無法觸及的未知狀態,深深吸引了編舞家暨新媒體藝術家蘇文琪。作為一位長期探索身體與科技關係的創作者,她不禁思考:如果連最先進的科學儀器都難以捕捉暗物質,我們是否能用另一種方式——用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感知——去貼近、去「感覺」這股塑造宇宙的隱藏力量?這便是VR沉浸式展演《暗宇之感》的創作起點,一場試圖以藝術回應宇宙終極謎團的感官探索。


自2016年在瑞士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駐村起,藝術與科學的對話便成為蘇文琪創作的核心路徑之一。她發現,儘管科學家與藝術家描述世界的方式迥異,但對於宇宙奧秘(如重力、黑洞、暗物質)的無限想像力與探問精神卻是共通的。這份經驗促使她持續透過藝術實踐,轉譯科學概念中的詩意與哲思,而非進行科普解說。在創作VR作品《黑洞博物館+身體瀏覽器》探索重力概念後,蘇文琪決定更深入地探究關於暗物質的主題。

為了創作《暗宇之感》,蘇文琪與其團隊YILAB一當代舞團展開了一系列跨國、跨領域的深度合作。他們攜手澳洲墨爾本大學的ARC暗物質粒子物理卓越研究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Dark Matter Particle Physics),並與該中心主任、實驗物理學家伊麗莎白・芭貝里奧(Elisabetta Barberio)教授,以及曾在CERN合作、來自西班牙的理論物理學家迪亞歌・布拉斯(Diego Blas)博士進行了深入對話。更關鍵的是,團隊實際前往位於澳洲維多利亞州、地下一公里深的斯托爾地下物理實驗室(Stawell Underground Physics Laboratory, SUPL),一個隔絕宇宙射線、專門探測暗物質的獨特場域,進行駐地研究與實地採集。

在這趟深入地底的旅程中,舞者的身體扮演了敏銳的「探測器」。在SUPL幽暗、恆溫恆濕的礦坑隧道中,舞者田孝慈不僅用身體回應空間的物理特性——氣壓、濕度、寂靜與潛藏的能量流動,更試圖將科學家關於暗物質粒子行為的龐雜理論、數據與猜想,轉譯為直觀的動作語彙和能量狀態。接著,團隊運用3D掃描與全身動態捕捉(Motion Capture)技術,將舞者細微的身體語彙轉化為數位化的粒子。在VR的虛擬宇宙中,這些粒子不再僅是模擬人形,它們更像是承載了科學家對暗物質動態的猜想,幻化成漂浮、流動、交織的星塵,引導觀眾的目光與感知。


 

《暗宇之感》的目標並非製作一部科學紀錄片,而是創造一個讓觀眾能「體感」暗物質的沉浸式環境。因此,聲音扮演了與視覺同等重要的角色。聲音設計師吳秉聖特別為此作建構了精密的多聲道環繞聲場系統(64聲道 Ambisonics)。在虛擬空間中的每一次轉頭、每一次移動,甚至每一次呼吸,都可能觸發聲音細微的變化。整個宇宙隱匿的低語、粒子碰撞的想像、空間的迴響,彷彿就在耳邊流動,讓聽覺成為在黑暗中導航、感知空間的重要依據。製作《暗宇之感》,對蘇文琪與團隊而言,是一次重新學習「感知」的過程。在這個資訊爆炸、事事追求透明與解析的時代,神秘和未知似乎變得稀少。但藝術家相信,人類內心深處依然需要一些無法被完全解釋、無法被完全掌控的存在,如同暗物質,如同我們對宇宙的好奇,對生命本身的探問。


《暗宇之感》是一件高度跨國合作的成果,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與澳洲墨爾本亞太表演藝術三年展 (Asia TOPA)、荷蘭烏特勒支春天藝術節 (SPRING Performing Arts Festival)與香港西九文化區 (WestK)共同製作,並獲得澳洲墨爾本科學畫廊(Science Gallery Melbourne)的支持完成世界首演。即使在最深沉的黑暗處,在失重的虛空中,人類的意識與身體,依然可以起舞、漂浮,回應著那無聲卻深刻的牽引。與「不可見」共存的狀態,或許正是我們在這個時代,仍然需要藝術、仍然需要舞蹈的理由。《暗宇之感》邀請您一同潛入這片黑暗,釋放五感,用身體,去感受宇宙的未知。

 

✪延伸閱讀✪

💬回到物質與情動:《暗宇之感》中的身體感知 

💬超越認知,但必須相信:蘇文琪《暗宇之感》的暗物質提問

 

✪會員獨家限定活動✪

《暗宇之感》:走進看不見的宇宙-暗物質專場導覽 ▶了解詳情

✪專場講座✪

感知無形:從科學到虛擬世界的創作之旅 
Sensing the Invisible: A Creative Journey from Science to Virtual Worlds 
時間|7.30(WED.)19:00-20:30 
地點|太陽廳東南區
講者|蘇文琪
對談/主持|林人中(臺北藝術節策展人)

報名連結|https://www.surveycake.com/s/YGmQ7

蘇文琪

蘇文琪是編舞家及新媒體藝術家,2005年創立YILAB一當代舞團,致力於新媒體與表演藝術的創新融合。

YILAB一當代舞團的表演與展覽足跡遍布全球具指標性的藝術平台:台灣的牯嶺街國際劇場藝術節、台北數位藝術節;南韓光州亞洲藝術劇院、Loop Lab Busan;法國巴黎Arcadi、南特SCOPITONE;比利時布魯塞爾Kunstenfestivaldesarts、魯汶STUK;德國波茨坦舞蹈日;以及葡萄牙里斯本InShadow、希臘卡拉馬塔國際舞蹈節、瑞士日內瓦Sparks CERN、La Bâtie、澳洲Asia TOPA…等。 2016年起,蘇文琪展開科學與藝術的跨領域創作計劃,通過工作坊、研討會與表演形式,與藝術家及科學家共同從量子物理與天文學中探索科技的內涵與哲學思考。她的作品曾獲多項國際肯定,包括《身體輿圖》入選2013世界舞台設計展舞台設計獎、《微幅W.A.V.E.》榮獲2017世界舞台設計展另類設計金獎,以及《黑洞博物館+身體瀏覽器》入圍2023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VR單元。

 

蘇文琪積極參與國際藝術交流與合作,曾受邀於瑞士弗里堡Belluard Bollwerk的Watch & Talk計劃、瑞士日內瓦科學與藝術工作坊、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開幕印尼歌劇《Gandari》擔任編舞,以及日本媒體藝術中心YCAM舞蹈與科技計劃、廣藝科技表演藝術節《萬有引力的下午》舞蹈設計等。她也活躍於國際教學領域,主持過印尼舞蹈節新媒體與舞蹈工作坊、香港西九文化區《新作論壇:多媒體與舞蹈創作》、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與藝術中心《身體與物質:科學與表演工作坊》與新加坡藝術節《新媒體與表演工作坊》等。 2021年,蘇文琪與瑞士奢華保養品牌LA PRAIRIE萊珀妮合作的藝術作品在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海灘展會獨家展出,展現其跨界創作的獨特魅力。她曾獲第九屆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的殊榮,並於2024年受邀參與雲門春鬥,持續拓展其藝術疆界。

 

YILAB一當代舞團

YILAB一當代舞團由蘇文琪於2005年創立,以獨特的跨媒介視角重新描繪當代表演藝術的可能性。團隊秉持「作品中不存在單一中心媒介,而是由看似相近卻能相互碰撞的概念構成」的創作理念。在這個創意生態中,每位藝術家都保持其獨立個體性,自由表達觀點,共同探索作品核心命題的深層意義。 YILAB的創作特色在於巧妙融合舞蹈、視覺藝術與新媒體技術,以流動的形式探索數位時代中身體與科技的多重關係。團隊致力於新的表達語彙與美學路徑,同時希望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透過藝術來思考科技與人文之間的動態平衡,以及我們在這個日益數位化世界中的身份與意義。

概念、編舞:蘇文琪
舞者:田孝慈、凃立葦
VR影像設計、VR技術系統整合:謝文毅
聲音設計、空間音訊處理:吳秉聖
空間設計:張暉明
影片攝影、文字:蘇文琪
影片剪輯與後製:黃湧恩
口白:妮可.貝爾、雷蒙.沃爾卡斯
動作捕捉:中國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許允聖、 鄒巧筠、謝沁樺
科學創作夥伴:伊麗莎白.芭貝里奧、迪亞歌.布拉斯


技術統籌:鄧湘庭
燈光技術指導暨執行舞監:萬書瑋
空間設計助理:陳玟捷、 陳婕希
音場:顏行揚、溫承翰
影像技術人員:丁常恩
VR技術人員:陳智賢
VR穿戴服務:郭寗
排練助理:王甯
文宣排版設計:蔡建男
前期執行製作:羅尹如
執行製作: 楊舒涵
製作單位:YILAB一當代舞團
 

共製單位: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墨爾本藝術中心(Asia TOPA墨爾本亞太表演藝術三年展)、荷蘭烏特勒支春天表演藝術節、香港西九文化區

合作單位:ARC 暗物質粒子物理卓越中心、SUPL暗物質實驗室、墨爾本科學畫廊、墨爾本大學、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優惠訊息

會員優惠

了解更多北藝會員:  https://tpacplayer.org/DlYyH

2025.7.7 (一) 中午12:00 ── 7.14 (一) 上午11:59 付費會員預購

北藝中心會員──成癮玩家75折,滿3場送1張5折券 

北藝中心會員──團隊玩家單張85折、單場單筆訂單4張(含)以上8折、10張(含)以上75折

 

2025.7.14(一) 中午12:00 正式啟售
會員優惠:

北藝中心會員──成癮玩家85折,滿3場送1張5折券

北藝中心會員──團隊玩家單張85折、單場單筆訂單4張(含)以上75折、10張(含)以上7折

北藝中心會員──新手玩家9折,北藝官網免費註冊享購票優惠

會員購票加碼福利 

2025.7.7 (一)中午12:00 ── 8.11(一)上午11:59

獨家體驗

  • 凡完成OPENTIX會員綁定之北藝會員(成癮玩家、團隊玩家、新手玩家)於期間內購買任一張2025臺北藝術節節目票券,即可報名所購買節目的會員限定活動。
  • 各檔節目獨家體驗將於8月13日(三)中午12:00統一開放登記,額滿將提前關閉表單。每場次限定人數,將依登記順序優先錄取符合資格者。


預約註冊85折優惠:

2025.6.9(一) 中午12:00──7.14(一) 上午11:59 

於指定期間內於北藝官網免費註冊「新手玩家」,享2025臺北藝術節主辦節目啟售期間85折優惠券2張。

早鳥優惠:
2025.7.14(一)中午12:00──8.11(一)上午11:59
凡購買臺北藝術節1,000元(含)以上之任一票券,可享82折優惠

其他優惠

早鳥優惠:
2025.7.14(一)中午12:00──8.11(一)上午11:59
凡購買臺北藝術節1,000元(含)以上之任一票券,可享82折優惠

異業優惠:

2025.7.14 (一) 中午12:00起

誠品會員、玉山銀行、台北富邦銀行、台新銀行、永豐銀行銀行卡友、讀墨會員購票享優惠92折

團票優惠:

1. 單場單筆訂單 20 張(含)以上 8 折

2. 單場單筆訂單 50 張(含)以上 75 折

3. 單場單筆訂單 100 張(含)以上 7 折

 

其他優惠:

1. 身心障礙人士及其必要陪同者(限1人)享5折,入場時應出示身心障礙手冊,陪同者與身障者需同時入場。

2. 年滿65歲以上長者購票5折,入場時請出示有效證件。

※ 主辦單位保留節目異動權及折扣解釋

主辦單位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圖片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臺北市政府的圖片
臺北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