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館時間
:::
新聞媒體
- 2022.08.012022 臺北藝術節推出林宜瑾新作《綺夢遊》 在夢與現實之間 探問個人身體記憶與歷史環境的交錯壞鞋子舞蹈劇場編舞家林宜瑾獲2022臺北藝術節邀請,8月6和7日在水源劇場展演新作《綺夢遊》,內容結合家族背景與台灣民俗文化的考察,探索個人的身體與社會的關聯,以及創作者如何讓劇場成為在夢境與現實之間,與觀眾交流的空間。林宜瑾長期長期深入觀察台灣的民間文化,並親自進行田野調查,深入了解其社會意涵,以至陣頭、儀式、語言、飲食等,皆化入其舞蹈語言。《綺夢遊》既延續她的社會觀察,並回望個人家族與大環境的關聯,作品啟發於林宜瑾的阿公晚年在時代下的境遇,包含傳統農夫的困境與職業傷害,進而透過舞蹈的藝術手法,表現與提問人民之於社會的迷惘、壓抑和落寞。©林育全《綺夢遊》的創作顧問周伶芝談及創作概念,她認為是從兩個意象出發,一為幻肢 ,二為夢與現實的糾纏。如何從受傷的身體影射關於歷史和記憶以及遺忘之間的交錯,並質問劇場能是否能夠成爲某一種夢與夢之間的空間。⌈我們想讓觀眾感受到舞台彷彿是夢的薄膜,身處於劇場猶如在夢與夢之間,總是會有一些清醒跟迷幻的縫隙,而這個縫隙跟斷裂,或許可以讓我們找到一種身體穿越夢的方法。⌋《綺夢遊》由由壞鞋子舞蹈劇場合作多年的舞者劉俊德和趙亭婷兩位舞者演出,並由洪于雯擔任現場音樂設計及演出。兩位舞者兩位舞者其實表現的是一體兩面的「分身」,身體時而依附、時而表現對抗,透過搖晃、恍惚的身體語言呈現個人之於時代的無奈與掙扎。現場樂手宛如說書人,在舞台佈景內藏敲擊樂器,以現場即興來與舞者互動。作品以夢打造舞作的體驗環境,《綺夢遊》遊走於傳統與當代的交界,透過舞蹈與擊樂的對話,尋找夢境和真實世界的出口。演出相關資訊請至節目單頁查詢。
- 2022.07.31布拉瑞揚舞團首登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 新作《己力渡路》與金曲歌手雲力思共創震懾人心的山林能量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季首檔舞蹈作品迎來布拉瑞揚舞團最新力作《己力渡路》,本周末(7月29至31日)在大劇院上演。作品名稱靈感源自泰雅族織布機的聲音,也象徵著布拉瑞揚舞團「以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路」的核心精神,由泰雅族的金曲歌手雲力思擔任文化顧問,並獻聲於舞臺上,將北藝中心大劇院幻化成泰雅族人居住的自然山林。北藝中心副執行長陳盈珊表示:「北藝非常榮幸可以在開幕季呈現布拉瑞揚舞團最新作品《己力渡路》的首演,對台北的觀眾而言,這應該是觀賞布拉瑞揚舞團的演出交通最方便的一次,只要出捷運站過個馬路就可以抵達,在劇場裡跟隨舞者的腳步一起走進泰雅族的山林。布拉瑞揚老師在國際的舞台上發光發熱之後,重新回到孕育他的故鄉,帶著年輕的舞者一步步走回原鄉,將充滿原住民文化底蘊的動人作品呈現在大家的眼前;某程度來說,北藝中心的出現也有著類似的意義,過去表演藝術的殿堂是高遠的、神聖的,但是北藝中心坐落在煙火氣很重的士林夜市旁邊,緊鄰著大馬路,充滿著民間的活力與能量,我們期許自己Open for All 『打開可能、成為可能』,也希望透過己力渡路的精彩演出,開啟觀眾對於表演藝術更多不同的想像與感動。」成團七年來,藝術總監布拉瑞揚・帕格勒法帶著舞者們走進不同的部落、感受不同的生活風景:《路吶》踏進布農族的南投羅娜部落體驗八部合音的共振、《沒有害怕太陽和下雨》則在臺東都蘭部落身體力行阿美族成年禮的歷程,而這次《己力渡路》則深入新竹尖石鄉,學習泰雅族人的生活方式。布拉瑞揚表示:「我回到臺東後,開始學習自己的文化,但慢慢地發現,臺灣原住民16個族群的文化,有更多更美好的東西可學習,每一年到不同部落的走訪、學習不同的歌謠,對這個舞團來說是重要的,今年我們從泰雅族的織布文化為起點,想像舞者的生命歷程,透過這一條一條的織線,織起每個舞者不同的生命歷程,也透過舞者的腳步,得以一步步繪出泰雅族的遷徙之路。我盡量不讓舞者想著去揣摩成為泰雅族人,而是他們在生活的過程裡,將學習到的東西內化,長出自己的東西。」《己力渡路》的文化顧問及特邀藝術家雲力思,曾為「飛魚雲豹工團」的一員,其遼闊渾厚、極具爆發力的歌聲響遍世界各地舞臺,全球最重要的世界音樂節「WOMEX世界音樂博覽會」也曾見她的身影,後投身於泰雅族文化的母語教育和文化傳承。本次作品中,雲力思除了帶來泰雅古訓外,她的歌聲將與舞者以及音樂設計洪子龍三方現場即興共創,如山林裡多變的景象,每一場的觀看體驗將會全然不同。舞臺顧問王孟超則在大劇院的舞臺上搭出山的意象,影像設計徐逸君與燈光設計李建常以光影編織泰雅圖紋與山林風景,舞者穿梭於其中,正如生活於山林裡的泰雅族人,展現勞動的日常身體,舞臺上的粉末象徵著土壤,透過舞者一步步的踏踩與相互交錯,以他們的身體為織線,緩緩繪出泰雅文化的圖騰。張震洲攝影
- 2022.07.26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大戲《飆舞士林》國標舞跳入劇場 全新音樂舞劇縮影士林百年生活景象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首檔自製節目《飆舞士林》把國標舞帶入劇場,以經典歌曲改編及原創配樂的音樂歌曲和舞步,呈現士林地區百年的發展。創作團隊今(26)日攜舞者提前亮相,為媒體演出精彩片段,給演出暖身。《飆舞士林》這齣臺灣少見的dansical(音樂舞劇),創作團隊結合一流的音樂劇場工作者:總導演劉若瑀、舞蹈創作楊廣正、執行導演陳侑汝、音樂統籌王希文、編劇林孟寰,並集結32位擁有出色舞藝且獲獎無數的國標好手,包括連續18年職業摩登舞冠軍的施達宗和謝娟娟,以及劇場演員林家麒、爵士歌手任書欣等,穿上時裝界UUIN所設計充滿時代感的戲服,一起飆演這場熱辣辣地的開幕盛宴!《飆舞士林》由八段不同的故事串聯而成,由日治時期跳到當下,有青澀的小情侶、在戰爭下擁舞到生命最後一刻的老夫老妻、纏綿悱惻的美國大兵與俱樂部女郎、在相親節目中邂逅的上班男女,另外還有經典夜市鬥舞場,748同志大遊行開啟臺灣多元社會面貌、以及最後的口罩時光,每段故事都講述著人們的共鳴之情,由人稱「老爹」的劇場小生林家麒擔任推動劇中時空轉換的關鍵角色。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劉若瑀表示,北藝中心當初選址定在士林夜市旁,就是打下了不要做一個高高在上的殿堂,而是要做一個與社區親密無間的好朋友的信念。我自己是文化大學畢業,對於士林有一份在地親,所以特別創作《飆舞士林》,不論形式內容都適合全家觀賞,並在開幕周(8月5-7日)演出,是北藝中心獻給士林鄉親、給臺北的一封情書,傳達我們對這塊土地的感謝。楊廣正表示,《飆舞士林》選擇鮮少以主角之姿出現在舞台上的國標舞為素材,希望大家能看到競技之外,國標舞的其他面向。透過國標舞構建的「時間長廊」,傳遞劇中不同關係間的情感流動,觀眾可以感受到作品中乘載著創作者對這片土地的記憶連結與其生命厚度,更將這份多元與包容的態度傳遞到大家的心中。楊廣正說:⌈為讓這種群眾性的舞種,與劇場元素碰撞進行碰撞,從創作一開始對於畫面的想像與身體的運用上的不同,逐步磨合統整,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到『戲舞合一』,國標舞不再只是充滿技巧的運動競技項目,從指尖到腳尖,處處都是情感,時而激情昂揚、時而纏綿性感,以淋漓盡致的腳法與身體律動,引領著劇情的前進。⌋王希文說,流行音樂或歌謠有著豐富的時代記憶性,充滿了文化的象徵,為了配合劇情的時代,要選擇富含意義的歌曲,希望大家一聽就能觸動記憶,重新建立與時代的關聯。詳細節目資訊請至活動專頁查詢
- 2022.07.062022臺北藝穗節「加辣不切」回歸 112組表演節目辣翻夏天由臺北市政府主辦、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承辦的臺北藝穗節,今(5)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行記者會,11個團體搶先亮相,宣告在疫情停辦一年後,今年以「加辣不切」的精神熱鬧回歸,並搭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正式啟用,藝術能量雙雙加乘,藉由戲劇、音樂、音樂劇、舞蹈、其他以及策展等六大類演出、112團生猛、熱情、充滿冒險的藝術表演,深入30個風格各異的場域,在日常空間、表演與藝術中觸發更多可能性。7月1日正式啟售,將在8 月20日到9月4日挑戰臺北市的新辣度!今年藝穗節的主題訂為「加辣不切」—「加辣」代表生猛的藝穗團隊,帶著辛辣的展演而來,給予表演藝術環境多樣的刺激和撞擊;「不切」則是回應藝穗節的不設限,所有觀點都能匯聚於此,不去設定既有立場,期望臺北藝穗節作為一個平台,容納所有觀點,孕育下一個世代表演藝術的可能。董事長劉若瑀指出,藝穗節有很多年輕的創作者和藝術家,他們在「不切」的精神下,不斷發揮新的創意,展現藝術的辣度,打開更多可能性。北藝中心非常高興能給各種各樣的表演一個展示的空間。Photo©林育全執行長王孟超表示,臺灣是華人世界裏唯一可以有一個不設限的藝術節的地方,「加辣不切」正顯示這個自由度。今年臺北藝穗節的一個重點是拓展空間與藝術的關係,因此場地除北藝中心所在的士林區,還闊展到北投區、大同區、中山區、中正區以及萬華區、文山區,總共30個各具特色的場地,像是首度合作的場地包含士林運動中心的「頂樓足球場」、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的「溫暖小池塘」和「未來廚房」,還有各式咖啡店、餐廳、藝文空間等非典型空間,讓市民漫步臺北各地,同時感受藝術的能量。另外,在正式開幕前,7月16日和7月23日的週末兩日,演出團隊還會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前的小戲台進行「藝術快閃」,為藝穗節預熱。Photo©林育全記者會特別邀請11個表演團隊亮相,包括境外藝術/林語桐X汪賢忠、何歡劇團&泡泡家族、Drag Royals Taiwan、以磬SOLO、云云Yun Collective、柯雅文藝術舞蹈團、驀飛劇團、馬戲之門、忍夫忍妻、江之翠劇場、十八穗等,變裝皇后混搭泡泡藝術表演,還有肚皮舞、梨園戲曲、脫口秀等,搭配表演式繪畫,呈現臺北藝穗節多元碰撞、火花四射的全新表演。Photo©林育全臺北藝穗節112組以上的表演節目,票券自7月1日正式啟售,不只臺北市民,更歡迎各地的朋友,一齊在8月20日到9月4日享受專屬於臺北市的「加辣不切」!購票請至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節目詳情請至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臺北藝穗節系列頁面查詢
- 2022.07.062022臺北藝穗節「加辣不切」回歸 112組表演節目辣翻夏天由臺北市政府主辦、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承辦的臺北藝穗節,今(5)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行記者會,11個團體搶先亮相,宣告在疫情停辦一年後,今年以「加辣不切」的精神熱鬧回歸,並搭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正式啟用,藝術能量雙雙加乘,藉由戲劇、音樂、音樂劇、舞蹈、其他以及策展等六大類演出、112團生猛、熱情、充滿冒險的藝術表演,深入30個風格各異的場域,在日常空間、表演與藝術中觸發更多可能性。7月1日正式啟售,將在8 月20日到9月4日挑戰臺北市的新辣度!今年藝穗節的主題訂為「加辣不切」—「加辣」代表生猛的藝穗團隊,帶著辛辣的展演而來,給予表演藝術環境多樣的刺激和撞擊;「不切」則是回應藝穗節的不設限,所有觀點都能匯聚於此,不去設定既有立場,期望臺北藝穗節作為一個平台,容納所有觀點,孕育下一個世代表演藝術的可能。董事長劉若瑀指出,藝穗節有很多年輕的創作者和藝術家,他們在「不切」的精神下,不斷發揮新的創意,展現藝術的辣度,打開更多可能性。北藝中心非常高興能給各種各樣的表演一個展示的空間。Photo©林育全執行長王孟超表示,臺灣是華人世界裏唯一可以有一個不設限的藝術節的地方,「加辣不切」正顯示這個自由度。今年臺北藝穗節的一個重點是拓展空間與藝術的關係,因此場地除北藝中心所在的士林區,還闊展到北投區、大同區、中山區、中正區以及萬華區、文山區,總共30個各具特色的場地,像是首度合作的場地包含士林運動中心的「頂樓足球場」、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的「溫暖小池塘」和「未來廚房」,還有各式咖啡店、餐廳、藝文空間等非典型空間,讓市民漫步臺北各地,同時感受藝術的能量。另外,在正式開幕前,7月16日和7月23日的週末兩日,演出團隊還會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前的小戲台進行「藝術快閃」,為藝穗節預熱。Photo©林育全記者會特別邀請11個表演團隊亮相,包括境外藝術/林語桐X汪賢忠、何歡劇團&泡泡家族、Drag Royals Taiwan、以磬SOLO、云云Yun Collective、柯雅文藝術舞蹈團、驀飛劇團、馬戲之門、忍夫忍妻、江之翠劇場、十八穗等,變裝皇后混搭泡泡藝術表演,還有肚皮舞、梨園戲曲、脫口秀等,搭配表演式繪畫,呈現臺北藝穗節多元碰撞、火花四射的全新表演。Photo©林育全臺北藝穗節112組以上的表演節目,票券自7月1日正式啟售,不只臺北市民,更歡迎各地的朋友,一齊在8月20日到9月4日享受專屬於臺北市的「加辣不切」!購票請至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節目詳情請至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臺北藝穗節系列頁面查詢
- 2022.06.30明華園總團年度大戲《東海鍾離》 本周末 開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明華園總團2022年度大戲《東海鍾離》將於本周末(7/2、7/3)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季開箱首演,為國家文藝獎劇作家陳勝國最具代表性的「八仙傳奇系列」作品最終章,由臺灣傳統戲劇無敵小生孫翠鳳主演、陳昭賢、陳昭婷、李郁真、陳子豪、晨翎、張閔鈞、柯進龍、吳米娜、姜琬宜等新生代演員聯合演出,歌仔戲新秀齊聚、青春洋溢的演出陣容,在嶄新的現代化場館,展現新世代傳統戲劇演員的無限可能。明華園總團長期在臺灣的各鄉鎮演出,不僅是外台廟會,更是臺灣國際級表演場館開幕首選節目,《東海鍾離》藝術總監陳勝福總團長說:很多場館找我們做「開幕演出」甚至指定開幕首檔,也許是因為明華園總團是本土劇種的代表團隊,加上舞台運用保留內台時期「機關變景」特效的概念,高規格的要求正好可以測試每個劇場的硬體設施;另外一方面是明華園總團保存了傳統戲院「淨台祈福儀式」的表演,這次首席編導陳勝國特別為北藝中心開箱啟用,量身打造「淨台開箱儀式」,由臺灣傳統戲劇無敵小生孫翠鳳扮演戲神田都元帥率領眾仙為北藝中心帶來祝福。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劉若瑀說,明華園是臺灣之寶,歷年來不管是國家戲劇院、台中歌劇院、衛武營還是台灣戲曲中心開幕,都要由明華園打頭陣,所以北藝中心也不能免俗,一定要請明華園來開箱。而明華園也很夠義氣,拿出一台打造了多年的新戲來獻給北藝。《東海鍾離》不論是服裝道具乃至3D的佈景,都是精心設計,配上明華園台柱與新秀,相信不管是喜歡傳統還是創新的觀眾,都會看得值回票價。《東海鍾離》取材自民間蓬萊八仙中東漢大將鍾離權成仙的故事,明華園首席編導陳勝國說:傳說中鍾離權是由東華帝君贈他青龍劍並傳授劍法,度化他成為蓬萊第二位神仙,而東華帝君轉世成為呂洞賓,是蓬萊第五位神仙,這個有趣的傳說中成為《東海鍾離》「是五是二君自選,師度徒來徒度師」發想起點,輪迴轉世師徒的角色互換,也許傳說中的故事東華尚不知玉帝的安排,但在明華園的舞台上,東華與鍾離權有了交集與衝突,兩人面對問題做出的「選擇/抉擇」將會影響了另一個人的未來,而「選擇/抉擇」就是《東海鍾離》要探討的主題,「成仙」並不是一條平坦順遂的路,而是充滿「劫數」!這幾年明華園總團積極進行「傳承」工程,如何打破戲劇家族的迷思、留住老戲迷吸引年輕的觀眾,成為最重要的課題,2022年度新作《東海鍾離》的製作團隊和演員陣容都做了很大幅的調整,第三代陳昭賢不僅接棒「製作人」而且也和無敵小生孫翠鳳共同飾演男主角「鍾離權」,除了孫翠鳳之外,台上的主要演員平均年齡不超過35歲,超過一半以上都是非家族成員的歌仔戲新世代生力軍,製作人陳昭賢表示:明華園總團將用93年累積的製作能量,來成就願意投入歌仔戲工作的年輕人無限的可能。明華園總團這幾年來不僅是老戲碼的經典再現,在新的作品中更希望多加一些年輕的元素,歡迎大家相招,來最新的國際級劇場「北藝中心」,看最時尚的傳統戲!演出相關資訊請至節目單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