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館時間
影音文章

機械與肌膚之親:《機神祭》和尚未被命名的身體
撰文|林圃君

電子聲牆下的人類未來辯證—— 霍恩 (Rone) /《崩世光景》(Room With A View)
撰文|克里夫異象

一個很難成功卻又不可能失敗的演出-《動作以上以上動作》
撰文|舞者/編舞 陳武康

直到我們的眼睛再也無法忍受炫目的東西,《洛伊‧富勒:研究一下》:專注地感知,即使一無所有
撰文|pupulin

《洛伊‧富勒:研究一下》:當代感知的反思與再實踐
撰文|藝評人 史旻玠

《即席寫真》:攝影作為一種表演
撰文|汪正翔

找到向內凝視的溫柔之眼──班吉‧瑞德《即席寫真》
文字|余岱融

狂徒 ((LA)HORDE):在傳統芭蕾中重構網路舞蹈的身體革命
文|王翊萱 /講座分享|樊香君

即興的技術與沉思——旁觀法國編舞家諾埃・蘇里耶(Noé Soulier)《Mouvement sur Mouvement》(動作以上以上動作)

《即席寫真》:當照片開始表演 –記憶脆弱與時間疊影
撰文|黃鼎云

進入到難以言傳的著迷狀態:安東尼・漢密頓談《機神祭》的創意與合作經驗
側記|林圃君

不是延續,而是創造新的文化情境——專訪《洛伊・富勒:研究一下》編舞家歐拉.瑪齊耶斯嘉
撰文|Stella Tsai

抗拒才真的會毀了我們——狂徒《崩世光景》指向團結與愛的種種可能
撰文|pupu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