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館時間
:::
新聞媒體
- 2024.01.31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第2屆董監事名單公布 王文儀任第2屆董事長 執行長由王詩尹出任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第2屆董監事名單公布 王文儀任第2屆董事長 執行長由王詩尹出任 致力推動北藝為表演藝術茁壯基地臺北市政府今(1)日公布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第2屆董監事名單,由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教授王文儀擔任第2屆董事長,第2屆董監事任期自113年2月1日起至116年1月31日止。行政法人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今天召開第二屆第一次董事會議,根據《臺北市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設置自治條例》第十八條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組織章程》第十一條(詳細條文請見文末),由董事長提請董事會通過後,決議聘任資深表演藝術產業人士王詩尹出任執行長,並於2月1日正式上任。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行政法人組織模式營運,於110年5月掛牌運作,第1屆董監事任期於113年1月31日期滿,今日進行第1屆及第2屆董事長交接儀式,由蔣萬安市長親自出席交接儀式。蔣萬安市長特別感謝第1屆劉若瑀董事長在任內運用她的表演藝術專業、經驗及人脈,帶領北藝中心完成艱辛的開館任務,並在第1屆董監事及經營團隊們的努力下,積累厚實豐碩的成果,期許在第2屆新任董事長及董監事們協助下,北藝中心持續成長茁壯,邁向更穩健的成長,成為國際級的表演藝術場館。第2屆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監事名單包含董事計15位,監事5位。第2屆董事長由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教授王文儀出任,王文儀曾擔任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臺北藝術節/臺北兒童藝術節/臺北藝穗節三節執行總監、新舞臺節目部經理、臺北花博表演藝術演出策展人等職,在場館營運、節慶活動策劃方面經歷豐沛,跨越音樂、劇場等表演藝術產業,兼具深厚的實戰經驗,並提供表演藝術領域的表演者、創作者、幕前幕後的工作者以及產業相關團隊,獲得完善的政策支持。新任董事長王文儀表示,感謝第1屆董事長劉若瑀為北藝中心立下開放場館Open for All 的願景,「我期許可以讓Open for All發揚光大地artistically and vigorously」。同時感謝前執行長王孟超與團隊致力於北藝中心社區參與、人才培育及產業發展的三個重要使命,表示「希望能將這三棵樹苗,養成大樹,讓藝術家與民眾願意親近,一同參與並感受大樹成林,綠蔭盎然的榮景」,並表明「人」為藝術產業的最大資產,期待將與北藝中心一起以作品與服務為導向,持續地在劇場管理的專業上精進,以劇場藝術在全球插旗。第2屆董事名單背景兼顧表演藝術領域及經營管理之專業所長,匯聚各領域專業人才,名單包含第1屆北藝中心執行長王孟超、永豐金控董事總經理朱士廷、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策展人李惠美、財團法人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國立政治大學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吳靜吉、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耿一偉、財團法人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啟德、第八及第九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陳碧涵、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理事長陳錦誠、財團法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台、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院長曾照薰、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鄭雅麗等人,都是在表演藝術或文化產業界極具影響力的重要人士。第2屆監事則延攬具表演藝術、法律、財務及企業管理專業的專家學者,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助理教授王麗嘉、敦偉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陳柏華、翰廷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黃秀蘭,以及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樓永堅等人。王文儀董事長並於今日提請董事會通過,由資深表演藝術產業人士王詩尹出任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王詩尹曾擔任臺北兒童藝術節策展⼈、臺北市⽂化基金會藝術節統籌部副總監、國立中正⽂化中⼼企畫組、演出組、推廣組之助理研究員暨節目規劃師、國立戲曲專科學校音樂系兼任講師,近年擔任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副總監,擅長表演藝術活動企劃、場館營運、國際連結等專業事務,且深具有效執行與部門協調等規劃管理能力。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於111年8月正式開幕,今年邁入常態營運的第2年。中心將於下個三年繼續秉持行政法人專業運作之精神,由董事長與董事會擘劃營運方向及建立願景,成為與士林區一起呼吸的城市文化景觀,國際級的表演藝術場館,進一步促進藝術文化的多元發展。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第2屆董事:董事長王文儀(新任/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教授)、李彥良(續任/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惠美(續任/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策展人)、李應平(續任/財團法人台灣好基金會執行長)、吳靜吉(續任/國立政治大學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耿一偉(續任/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馮寄台(續任/財團法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雅麗(續任/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王孟超(新任/第一屆北藝中心執行長)、朱士廷(新任/永豐金控董事總經理)、陳啟德(新任/財團法人建國工程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碧涵(新任/第八及第九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陳錦誠(新任/中華民國表演藝術協會理事長)、曾照薰(新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學院院長)及臺北市政府代表陳譽馨(續任/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副局長)。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第2屆監事:王麗嘉(新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助理教授(退休))、陳柏華(續任/敦偉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黃秀蘭(新任/翰廷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樓永堅(續任/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以及鍾智耀(新任/臺北市政府財政局副局長)。【註】相關條文臺北市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設置自治條例第十八條:本中心置執行長一人,由董事長提請董事會通過後聘任之;解聘時,亦同。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組織章程第十一條:本中心置執行長一人,由董事長提請董事會通過後聘任之,解聘時,亦同。
- 2023.12.272024好事會發生 四把椅子劇團《好事清單》感動回歸北藝中心迎接新卡司 王世緯、竺定誼、林家麒三版本輪替演出即將迎來新的一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為喜愛藝文的觀眾獻上三度好評回歸的暖心好戲-四把椅子劇團《好事清單》不插電版,此次將推出新卡司王世緯版本,加上竺定誼、林家麒共三位卡司,詮釋故事主角的人生軌跡,於2024年3月15至24日在北藝中心大排練場登場,一連帶來12場演出,歡迎觀眾呼朋引伴進劇場,跟隨演員現場即興的參與式互動,一起細數生活中會心一笑的小事,感動療癒彼此。此外,加碼舉辦「2023年度『好事』票選」,凡參加「好事」票選活動者,有機會抽中《好事清單》不插電版票券乙張,詳情請見活動網頁說明。新年必看! 三度好評連演12場《好事清單》(Every Brilliant Thing)是由英國當代劇作家「鄧肯・麥克米蘭(Duncan Macmillan)」與喜劇演員「強尼・唐納(Jonny Donahoe)」共同發展與創作,故事關於一個孩子面對自殺未遂的母親,試圖列出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建立一份「好事清單」,幫助母親走出憂鬱低谷。此劇於2013年在拉德洛藝穗節首演後便一炮而紅,之後在全英巡迴演出後前往紐約連演四個月,接著開啟世界巡演,寫下一個又一個專屬這齣劇的地名清單。2013年自英國首演至今,《好事清單》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專屬於當地的版本。2021年四把椅子劇團將《好事清單》引進臺灣,融入演員自身生命中的美好小事,打造出暖心療癒的臺灣版《好事清單》,累積全台巡演場次20場,場場票房完售,觀眾人數達四千多人,竺定誼、林家麒雙卡司獲得許多好評。2024年突破過往雙卡司的演出方式,新增女演員王世緯進行12場次的卡司輪替,預期碰撞出「緯妙緯肖」的動人心扉。新血加入! 三卡司各自演繹美好四把椅子劇團從臺灣特有的成長經驗出發,將劇情做相應的設定,以在地生活的情境搭配耳熟能詳的音樂,讓觀眾更有感,產生更多同理與思考。2024《好事清單》不插電版,以竺定誼、林家麒、王世緯三卡司各自演繹。導演許哲彬指出,在這部劇本的第一頁其實就寫著本劇的演員「可以由任何性別、任何年齡、任何種族的人扮演。」事實上世界各地各種版本的《好事清單》演員光譜確實也充滿多元性。許哲彬說:「王世緯和我多次合作也有深厚默契,當我想到要做女生版的《好事清單》時,她是第一個出現在我腦海裡的選項。」許哲彬補充說明,《好事清單》的特別與有趣就在於,每位演員的版本都有自己的味道。不只是表演上的詮釋,甚至劇中的清單內容以及音樂的選擇,三個版本也不一樣。女演員王世緯是臺灣劇場中生代的重要演員,她曾演過多齣獨角戲作品如《白素貞》、《鬼扯》、《蜆精》。提及本次的加入,王世緯表示,Try out才演了四分之三,結束的疲倦感、汗水浸透的衣服驚人到無可言喻。接下來的完整版,期待把更大量的精力揮灑給第一排的朋友。手握清單! 入場觀眾參一咖演出《好事清單》也刻意在演出過程中設計互動環節,讓入場觀眾有機會成為表演者。部分觀眾可藉由唸出手中的好事清單、被演員邀請扮演故事裡的特定角色參與演出。隨著劇情與音樂,彷彿也一同經歷了主角的生命歷程,新的一年邀請觀眾進劇場親身體會《好事清單》不插電版。為回饋戲迷,推出24小時超早鳥「好事成三66折」套票優惠。自2024年1月15日12:00起,單筆訂單任選3場次即享2,400元,購買時將進行身分驗證,需同時俱備「北藝官網註冊會員」、「OPENTIX註冊會員」。1月16日12:00至1月22日12:00,北藝中心付費會員開放預購,更有限量15組「好事鐵粉套票」,單筆訂單購買竺定誼、林家麒、王世緯各一場即享2,500元。1月23日12:00全面啟售,購票請上OPENTIX,更多節目相關消息請見北藝中心官網與社群。※珍惜生命,生命總是有希望,若需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打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 2023.12.202023馬戲節北藝中心登場 四檔精采演出共度年底盛事期間限定酒吧快閃兩週 憑冬日不冷套票免費換馬戲特調時序來到年底,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於12月21日至31日舉辦2023馬戲節,陪民眾迎向新的一年。2023馬戲節共有四檔節目:包括臺灣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的《魔幻馬戲雙重奏》,來自加拿大由前太陽馬戲團核心成員組成的七手指特技劇場演出的《列車上》,馬戲藝術家英巴爾.本.海姆帶來的《紙Pli》,芬蘭視覺藝術家與魔術師凱勒.尼奧的魔術馬戲《綠幕幻影》。同時推出「冬日不冷套票」-2023馬戲節四檔節目任選兩檔,不限票價張數,享8折優惠;另外,期間限定的「馬戲特調快閃酒吧」也在12月23日至31日於2樓太陽廳東南角登場,憑馬戲節「冬日不冷套票」票根或電子票,即可換取一杯馬戲特調,每組套票限領取一杯,數量有限,贈完為止。FOCA《魔幻馬戲雙重奏》 開啟歡樂序曲2023馬戲節由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率先登場,12月21日至24日呈獻《魔幻馬戲雙重奏》-《解憂快餐車》與《宇宙大冒險》兩場馬戲節目。FOCA團長林智偉表示,《解憂快餐車》靈感源自團隊多年的戶外演出經驗,導演陳冠廷發展成完整的長篇作品,這部作品巧妙轉化眷村的意象,包括類似國旗的佈景和跳格子遊戲等元素,無論是家長還是小朋友都能找到不同樂趣。而《宇宙大冒險》舞台視覺張力十足,馬戲演員生動演繹太空中外星人與地球人的大戰情節,期望觀賞的孩子們都能感受到歡樂,甚至激發更多對未來的夢想與想像。七手指特技劇場《列車上》 交織細膩情感加拿大著名的七手指特技劇場(Les 7 Doigts)12月22日至24日演出的《列車上》,含括了傳統馬戲的經典元素,包含高空拋接、疊羅漢、鋼管等超高難度技巧,精湛特技令人嘆為觀止。更進一步引入劇情故事,以一輛列車為舞台,向觀眾展現每個重逢與離別的時刻,舞台以精簡方式呈現,使用投影為場景注入變化,演出如同夢境般的畫面。導演、編劇與編舞夏娜.卡蘿爾(Shana Carroll)在演出中保留傳統馬戲的結構,作品以「旅客」為核心,構築出一部馬戲公路電影,深刻探索細膩的人類情感與內心狀態。卡蘿爾也分享她在20多歲時在歐洲生活和工作,體驗許多列車上的有趣時刻,每節車廂、每個際遇都是一則人生故事,她將此經歷化作成《列車上》的創作靈感,展現人生縮影。卡蘿爾透露,七位創始成員均曾長時間在太陽馬戲團耕耘,於2002年攜手成立了「七手指特技劇場」,除了馬戲技藝,同時強調傳遞人際互動的深刻體驗。卡蘿爾強調,《列車上》會運用許多媒材來表達,如同我們的作品無法被單純地歸類在馬戲、舞蹈或劇場演出,而不同的媒材可以帶來不同的感官、刺激,觀眾也能接收到全面的影響力。《紙Pli》懸吊高空之旅 漫遊於紙海來自以色列的馬戲創作者英巴爾.本.海姆(Inbal Ben Haim)著迷於運用紙張表演馬戲,她不僅專注於紙的視覺表現,同時結合高空馬戲特長,將看似脆弱的紙張化為舞台上的一部分,讓紙張帶著身體離地,將身體與生命完全交付給紙的擁抱。在12月29日至31日《紙Pli》的表演中,紙不僅僅是作為道具或裝置的存在,更是與海姆共享舞台的另一位表演者,共同詮釋著演出。對於媒材多樣性有濃厚興趣的海姆表示,有次她的馬戲老師給了一項挑戰,要求學生創作前所未見的作品。她突發奇想,打算用紙張打造一只巨大的紙鶴,在空中翩翩起舞。雖然這個構想未能實現,但卻激發她深入研究紙張,成為她未來創作的靈感來源。後來紙藝家艾力克西.梅拉(Alexis Mérat)在校內欣賞到海姆的表演,被她獨特的創作觀點所吸引,隨即邀請她合作開發新的作品。海姆帶入「高空大繩」專業,而梅拉則向她展現紙張的多樣面貌,意外發現雙手抓繩和揉捏紙張的手指運動有著相似之處。經過多次實驗,他們了解當紙張被揉得越皺、越緊,強韌性隨之提升,使表演者能透過技巧在紙張上懸吊,呈現出詩意而柔美的畫面和效果。後來海姆和梅拉一起參加「歐洲指標性馬戲藝術家平台」(circusnext),其中現場呈現的環節必須在限時15分鐘內完成,可兩人光是製作紙繩索就花掉10分鐘,幸好最終一切順利,效果也很好,《紙 Pli》由此誕生。《綠幕幻影》虛實交融 體驗舞台幻境12月29日至31日演出的《綠幕幻影》以當今廣泛使用的綠幕為背景,通過精心設計的錯視、幻術和聲響,巧妙地揭示並掩蓋表演的生成過程,引發觀眾對真實與虛幻的深思。由凱勒.尼奧(Kalle Nio)、燈光設計師約翰尼斯.哈林凱斯(Johannes Hallikas)以及聲響設計師雅內.馬薩林(Janne Masalin)三位芬蘭藝術家聯手打造的《綠幕幻影》,將劇場、幻術、視覺意象和馬戲結合。融入19世紀象徵死亡的綠色,呈現出舊時代劇院中被視為靈異的存在,為觀眾創造一場超越現實的奇幻體驗。身兼視覺藝術家和魔術師雙重身分的凱勒.尼奧,擅長以燈光、投影等效果,在舞台上呈現令人費解的魔術和精巧的機關表演,模糊真實與虛幻的界線。相較於影片可在剪輯完成後隨意加入聲音,《綠幕幻影》現場演出的技術設備和音響都必須同步。尼奧指出,他在舞台上的演出,得確保每個環節流暢一致,順暢連接到舞台技術和預先編制好的電腦機關,操作其實非常消耗體能,也是表演中最具挑戰性的地方。此外,馬戲節也推出免費活動,12月23日至24日由擅長街舞、特技、雜耍「TB All Star 龍門藝術」帶來《馬戲新把戲-FUN轉聖誕》,於北藝中心戶外場地「天狼星座」演出近距離馬戲互動與特技表演,歡迎民眾踴躍參與。活動詳細介紹和購票資訊詳情請見以下連結: 2023馬戲節節目資訊:https://reurl.cc/q0090E 2023馬戲節:免費活動|馬戲新把戲—FUN轉聖誕,活動網址:https://www.tpac-taipei.org/event/688 2023馬戲節:TPAC x INDULGE Bistro「亞洲50最佳酒吧」頂級調酒師來客座,活動網址:https://www.tpac-taipei.org/event/692(限18歲以上者兌換含酒精成分特調,18歲以下者將提供兌換無酒精特調。)※禁止酒駕,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 2023.12.13年末衝一波北藝中心 登頂夜遊打頭陣、2023馬戲節12/21-31揭幕馬戲互動特技表演 12/23-24戶外演出免費看邁入12月節慶氣氛越來越濃厚,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帶來一系列活動迎接歲末年終。除了年底的重頭戲-2023馬戲節,更有城市夜遊活動、免費活動與講座,歡迎民眾報名參與,以不同的方式體驗北藝中心!限時營業 LOOP BAR城市夜遊北藝中心於12月13日至23日舉辦名為「LOOP BAR:夜遊事務所」的城市夜遊活動,每週週三至週六的晚上19:30限時營業。將帶領參加者從北藝中心的參觀回路門口出發,途經演員休息室,最終登上北藝中心的頂樓花園,欣賞大士林區的美麗夜景,最後抵達變身為「微醺吧」的排練場。「微醺吧」特邀多位藝術家擔任話題主講,其中包括李承叡、洪千涵、洪唯堯、張剛華、許栢昂、陳煜典、黃鼎云、楊迦恩、楊景翔、戴開成等。每場活動中,將隨機安排3至4位話題主講者參與聊天室的對話。此外還可以觀賞由玖喜一生和戴華旭帶來的喜劇演出,並享受台北妹酒之王Relay Juicetail Bar酒吧的合作飲品。需要注意的是,參加者必須年滿18歲,並憑票根兌換一瓶酒飲;報到時需出示證件,否則將以非酒精飲品取代。魔幻時刻 當代馬戲融合劇場敘事北藝中心2023馬戲節即將於12月21日至31日拉開帷幕,為觀眾帶來四檔引人入勝的節目,邀請觀眾一同走入當代馬戲的奇幻世界。系列節目包括: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的《魔幻馬戲雙重奏》-《解憂快餐車》與《宇宙大冒險》,將於12月21日至24日上演,為大人與小孩帶來不同的樂趣。來自加拿大的七手指特技劇場將於12月22日至24日演出《列車上》,結合馬戲技巧與觀眾產生共鳴,呈現生命旅途中的重逢與離別時刻。馬戲藝術家英巴爾.本.海姆、阿爾瓦羅.巴爾德斯以及視覺藝術家多米蒂爾.馬丁將於12月29日至31日演出《紙Pli》,將脆弱的紙作為高空懸吊的媒材,呈現極具視覺藝術性的表演。芬蘭視覺藝術家與魔術師凱勒.尼奧將於12月29日至31日帶來的魔術馬戲《綠幕幻影》,運用燈光與投影效果,為觀眾帶來一場模糊真實與虛假邊界的幻術大作。精彩的馬戲節目將帶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魔幻的時刻,結合故事、物件、特技和魔術,讓大家沉浸在當代馬戲的獨特魅力中。不容錯過的文化盛事即將上演,歡迎觀眾踴躍參與。馬戲特調 憑冬日不冷套票免費換2023馬戲節更推出「冬日不冷套票」-2023馬戲節四檔節目任選兩檔,不限票價張數,享8折優惠。12月23日至31日將有「馬戲特調快閃酒吧」於2樓太陽廳東南角登場,週六至週日13:30-21:00限定。觀眾憑馬戲節「冬日不冷套票」票根或電子票,即可換取一杯馬戲特調,每組套票限領取一杯,數量有限,贈完為止。限18歲以上者兌換含酒精成分特調,18歲以下者將提供兌換無酒精特調。講座報名 魔術師講座、馬戲棚計畫此外,馬戲節也有免費活動-12月23日至24日由擅長街舞、特技、雜耍「TB All Star 龍門藝術」帶來《馬戲新把戲-FUN轉聖誕》,於北藝中心戶外場地「天狼星座」演出近距離馬戲互動與特技表演,歡迎民眾踴躍參與。12月27日魔術師凱爾.尼奧(Kalle Nio)將帶來馬戲講座-「時間、空間、與魔法」,此講座開放一般大眾免費報名,這場講座將深入探討他的創作世界,如何打破傳統藝術的界限,從電影到走到舞台,揭開魔術的神秘面紗。12月30日、31日則有兩場「馬戲棚計畫創作工作坊」作品發展呈現,北藝中心自2020年啟動「馬戲棚計畫」,今年來自各領域的創作者將在工作坊中分享,分為兩部分演出呈現:七人馬戲重頭戲、單人馬戲很有戲,活動開放一般大眾報名,帶領觀眾一窺別開生面的馬戲世界。活動詳細介紹和購票資訊可在以下連結獲得:「LOOP BAR:夜遊事務所」節目資訊: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188909516748963842023馬戲節節目資訊:https://reurl.cc/q0090E2023馬戲節:免費活動|馬戲新把戲—FUN轉聖誕活動網址:https://www.tpac-taipei.org/event/6882023馬戲節:TPAC x INDULGE Bistro「亞洲50最佳酒吧」頂級調酒師來客座活動網址:https://www.tpac-taipei.org/event/692馬戲講座-凱勒.尼奧「時間、空間、與魔法」報名網址:https://www.surveycake.com/s/oqGRZ2023馬戲節:免費活動|馬戲棚計畫創作工作坊:作品發展呈現活動網址:https://www.tpac-taipei.org/event/694※禁止酒駕,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 2023.11.23全齡段冬遊北藝中心 三檔新導覽 各年齡層都能體驗邀家人共創親密時光 限量版城市夜遊登頂樓2023年冬季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各年齡層都找得到新體驗!除了今年夏天廣受好評的親子活動「漂浮探險隊_球劇場篇」重新回歸之外,北藝中心也針對親子樂齡、一般大眾族群推出全新導覽;包含適合親子樂齡族群的「齡/時差-舞蹈篇:和你跳支舞」、「齡/時差-戲劇篇:請聽我說」,以及適合愛嘗鮮的一般大眾「LOOP BAR:夜遊事務所」,邀請民眾在年底一同體驗探索各種可能性。好評返場 漂浮探險隊親子共闖球劇場11月25日至26日,首先登場的是「漂浮探險隊_球劇場篇」的互動式導覽活動,專為兒童設計。此活動旨在讓親子們一同探索球劇場的各個空間,包括前場、後台及舞台。透過淺顯易懂的介紹,孩子們將有機會認識到建築設計的巧思。活動由「Mr. Yes 小丑劇團」主持,結合小丑表演和特技馬戲、偶戲、戲劇、物件與遊戲,父母及孩子可一同參與,享受最有趣的劇場體驗,創造難忘的回憶。兩人同行 齡/時差找回大人心中的小孩12月2日至3日的「齡/時差-舞蹈篇:和你跳支舞」和12月9日至10日的「齡/時差-戲劇篇:請聽我說」屬於《齡/時差》活動。旨在促進不同親子間的互動,重新體驗童年的快樂,一起嬉戲玩耍,拉近彼此的情感距離。通過活動的引導,參與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父母,打開對話的空間。《齡/時差-舞蹈篇:和你跳支舞》由編舞家林恩如規劃,以非語言方式進行,通過即興表達進行交流,促進親密的互動和共享時光。目前於國立體育大學任舞蹈課講師,並投入台灣樂齡舞蹈課程教學的林恩如表示,課程將以接觸即興為主軸,通過遊戲方式引導參與者。即使參與者不懂跳舞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共同創造愉快的回憶,並經歷陪伴的特別時刻。《齡/時差-戲劇篇:請聽我說》邀請表演與教學經驗豐富的黃姿齊老師,透過劇場遊戲引導,喚醒每個人的內在小孩。用全新的眼光,重新發現家人另一種面貌。黃姿齊表示,平時因為慣性,而忘記了自己,課程中將利用不同技巧,協助家人們卸下日常互動角色,一起學習、遊戲,看見彼此的獨特性,重新接納自己也接納他人,才是此活動真正的意義所在。期間限定 LOOP BAR開張飽覽夜景歲末年終、耶誕節前夕,北藝中心將舉辦名為「LOOP BAR:夜遊事務所」的城市夜遊活動,於12月13日至23日限時營業。活動將在北藝中心參觀回路門口為起點,前往變身為「微醺吧」的排練場。活動結合探索導覽、話題暢聊、頂樓夜景、專屬表演、特調酒飲及趣味遊戲。活動邀請多位藝術家參與話題主講,包括李承叡、洪千涵、洪唯堯、張剛華、許栢昂、陳煜典、黃鼎云、楊迦恩、楊景翔、戴開成等。每場活動中,將隨機安排3至4位話題主講者參與聊天室的對話。此外,與台北妹酒之王Relay Juicetail Bar酒吧的合作也將成為亮點。需要注意的是,參加者必須年滿18歲,並憑票根兌換一瓶酒飲;報到時需出示證件,否則將以非酒精飲品取代。活動詳細介紹和購票資訊可在以下連結獲得: 「漂浮探險隊_球劇場篇」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12748821275922433 《齡/時差-舞蹈篇:和你跳支舞》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09502645406277633 《齡/時差-戲劇篇:請聽我說》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10146528154755073 「LOOP BAR:夜遊事務所」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18890951674896384※禁止酒駕,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 2023.11.19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與香奈兒品牌推出2023 Camping Asia開幕 11月20日至12月1日北藝中心登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簡稱北藝中心)、法國國家舞蹈中心(the Centre National de la Danse of France 簡稱CND)與香奈兒品牌推出2023 Camping Asia計畫,帶來一系列以表演藝術為核心的營隊課程,包含工作坊、表演節目與其他活動,於11月20日至12月1日期間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2023年Camping Asia邀請來自15個地區的23位跨領域藝術家及16所藝術院校超過157位師生共同參與,為期12天的計畫包括各種課程、工作坊、表演節目等豐富活動,促進跨領域、跨文化之間的相互學習與交流。受邀藝術家們除了授課並帶領工作坊,也將帶來11檔結合舞蹈與各種藝術形式的表演節目。11月20日開幕當晚的表演節目為肯亞藝術家萬吉魯.卡穆尤 (Wanjiru Kamuyu) 帶來的《我是紅》(Portraits in red),探討因種族和社會偏見所塑造的審美標準。藝術家透過演出挑戰主流審美觀,並質疑長久以來被歐美美容時尚產業所主導的美學標準。出席參加2023 Camping Asia開幕的嘉賓包含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劉若瑀、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執行長王孟超、策展人林人中;藝術家萬吉魯.卡穆尤 (Wanjiru Kamuyu)、麥拉蒂.蘇若道默 (Melati Suryodarmo)、劉奕伶、瓦旦.督喜、西蒙.梅爾 (Simon Mayer);以及來自法國國家舞蹈中心的代表Lola Chalou與Chloé Perol。香奈兒品牌大使桂綸鎂、許瑋甯與昆凌,品牌好友9m88、李沐、陳柏霖、ØZI、王渝屏與王渝萱也參與了當晚的開幕。一般民眾可透過購票方式前往欣賞表演節目,詳情請洽北藝中心官網https://www.tpac-taipei.org/2023camping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