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館時間
:::
新聞媒體
- 2024.05.08法國經典名著《小王子》改編音樂劇 5月降落北藝中心韓國獨家授權中文版 12場演出8位實力派演員輪番上陣 法國經典名著《小王子》改編音樂劇從B612星球降落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自五月九日至十九日一連演出十二場,由八位實力派音樂劇演員輪番上陣,不同的卡司組合激盪出不一樣的火花。北藝中心致力於音樂劇人才的培育,打造音樂劇演出平台,這次再迎來由C MUSICAL主辦、北藝中心協辦的韓國獨家授權音樂劇《小王子》,希望持續以連台好戲見證臺灣音樂劇發展的蓬勃盛況,同時以歷久彌新的小王子溫暖更多觀眾的心。C MUSICAL取得韓國HJ CULTURE製作公司授權,自2022年至2023年在台灣不同城市演出多達六十場,感動了超過二萬名觀眾,如今好評回歸並首次登上音樂劇大本營北藝中心,希望以立體的體驗刷新小王子迷對這個經典故事的全新記憶,也讓更多年輕音樂劇的愛好者認識陪伴全球許多人成長的小王子。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王文儀表示,《小王子》本身就是文學巨著,告訴我們「真正重要的事情,只有用心,才能夠看見。」,也預告了不但要用心體驗,還要用「聽」來體會《小王子》音樂劇。無論是玫瑰、狐狸、小王子或是飛行員,都將呈現在藍盒子的舞台上。本週即將迎來母親節,邀請全國的觀眾,大人帶著孩子一同來看戲過節。單一觀眾重複觀看多達20場 林依晨也推薦 音樂劇《小王子》演出兩年來,有許多觀眾重複進劇場看戲,每次欣賞都有不同的感動,更曾有單一觀眾重複觀賞20場演出的驚人紀錄。2023年中文版音樂劇《小王子》不僅重返首爾忠武藝術中心進行演出,更在台北挑戰了連演六週,總計卅六場的長銷式演出,至高雄、臺中的巡演更是熱銷完售一票難求,溫暖全台許多觀眾的心。 許多名人都因為喜愛小王子故事曾前往觀賞演出,演員林依晨觀賞過後也說,「從沒看過音樂劇版本的《小王子》,這個版本讓我看到了這本名著可以有更輕盈愉快的可能,這個團隊也有著小王子的執著與勇敢,努力嘗試帶給大家更多表演藝術上不同的觀賞選擇。」她邀請民眾給自己一段時間,跟隨小王子帶領從他的B612星球開啟一趟覺醒之旅。現場樂團演奏 多種卡司組合打造多元體驗 法國經典名著《小王子》,是一個獻給大人、也獻給小孩的故事。一架飛機墜落在沙漠,飛行員與小王子的初次相遇,在改編的音樂劇中感動登場。故事裡B612星球、玫瑰、狐狸,還有各樣奇怪星球上的奇怪大人一一躍上舞台,十二場演出將由陳品伶、張擎佳、大甜、黃浩詠、廖允杰、鍾政均、李梓揚、林品翰等八位實力派演員輪番上陣,打造出多種卡司組合。 原版韓語作品在韓國Interpark售票網中,獲得9.7分高度評價,臺灣觀眾更是從七歲到七十歲都能在演出中找到屬於自己心中的小王子。生動呆萌操偶搭配燈光投影,完美重現《小王子》經典場景;《小王子》音樂劇的音樂由現場樂團演奏,讓人瞬間置身B612星球,陪著小王子一起走上旅程。北藝中心官網節目介紹:https://tpac.org.taipei/program/731購票請上OPENTIX:https://cmu.pse.is/5qynkv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PerformingArtsCenter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pac_tw/
- 2024.05.02北藝中心為樂齡朋友打造文化好時光 偕親友重拾青春滋味6/9起連四週《齡/時差-青銀好時光工作坊》 繼去年首度推出大獲好評,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今年將《齡/時差-青銀好時光工作坊》由單堂工作坊升級為連續四週的系列課程,再次為樂齡族群打開藝術的大門。工作坊融合舞蹈、馬戲、戲劇等主題,自6月9日起一連四個週日上課,帶領樂齡朋友體驗表演藝術的樂趣。本活動建議參與年齡為55歲以上之民眾,前三週為樂齡學員獨自參與,第四週將開放學員邀請家人或朋友共同參加,一同在排練場共度美好時光。跨越年齡的藝術旅程:探索、學習與共同創作 《齡/時差-青銀好時光工作坊》延續去年「獻給成人的親子課」的概念,加入「用身體唱一首青春的歌」精神,鼓勵55歲以上的樂齡朋友開啟不同領域的學習與探索。前三週課程由舞蹈工作者、行行製作負責人林恩如、Mr. Yes小丑劇團團長葉時廷、劇場工作者黃姿齊分別授課,第四週課程則由三位老師共同授課。 首週「舞蹈工作坊」將透過學員日常生活經驗,轉化為舞蹈編排的動作與元素,在藝術家細心引導下,帶領大家認識自己的身體,並且隨著音樂起舞。第二週「馬戲工作坊」設計了一系列動態活動,透過物件拋接練習,訓練身體及手眼協調能力,在雙人分組練習中,更嘗試以眼神及呼吸傳達拋接指令,培養學員間彼此的默契。課程鼓勵學員超越自我,享受與其他人合作帶來的成就感。 第三週「戲劇工作坊」則是透過劇場遊戲以及基礎表演練習,探索身體語言的可能性,並且找到表演與生活經驗的連結,感受舞台的樂趣與魅力。最後一週「青銀好時光工作坊」,鼓勵學員邀請家人或朋友參與課程,以表演藝術為媒介,在排練空間讓彼此有機會卸下心防、進行交流。綜合舞蹈、馬戲、戲劇等元素,學員將成為帶領者,引導家人與自己共同完成每個練習。青銀時光 親子共享的藝術體驗 目前於國立體育大學擔任舞蹈課講師、並投入台灣樂齡舞蹈課程教學的林恩如表示:「年齡是一個數字,而不是限制」,工作坊希望在輕鬆歡樂的氛圍中,讓學員能自在地展現自己;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院民俗技藝學系兼任講師葉時廷指出,馬戲工作坊希望讓學員一起玩出失散多年的童趣;表演與教學經驗豐富的黃姿齊老師則希望回到每個人的價值,好好探索、咀嚼青春滋味,找回青春的面貌。 去年與母親參加工作坊戲劇篇的廖小姐有感而發地說:「當我們自己的孩子成長之後,一回頭卻發現我們的父母變老了,但是他們的童心及最迷人的內涵或許都不曾改變。在那次工作坊的互動中,我突然發現八十多歲老媽媽很可愛很放鬆,也很勇於表現自己!那是以前沒有留意到的地方,相當驚喜!」見到笑得開心的媽媽,她相當心滿意足。廖小姐也鼓勵民眾,只要帶著一個好玩的心,和爸爸或媽媽一起赴約,創造一個屬於彼此開心的時刻及空間就已足夠。 曾與母親一起參加工作坊舞蹈篇的許小姐分享,在課堂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幫媽媽按摩,觸碰她身體的過程中,突然感覺到一種微妙的、既好奇混合珍惜的心情湧出,在那個沉默的段落中,她心想:「這短短能好好理解媽媽的身體的每一分每一秒,我未來應該會懷念。」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Open for All」為目標,持續打造一座所有人都樂於親近的劇場,《齡/時差-青銀好時光工作坊》歡迎樂齡族群踴躍報名。北藝中心官網:https://tpac.org.taipei/購票請上OPENTIX: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80177836645265409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PerformingArtsCenter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pac_tw/圖片為《齡/時差-青銀好時光工作坊》體驗畫面。(圖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蔡耀徵)
- 2024.04.25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推3檔親子活動 在孩子生命裡播下藝文種子親子共享藝術時光 點燃藝術熱情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為了打造一座所有人都樂於親近的劇場,特別針對兒童族群規劃三檔活動,希望在孩子生命裡播下藝文種子,為親子創造共享藝術的時光,從四月底起陸續推出三檔親子活動,包括「漂浮探險隊—球劇場篇」、「《蓋一棟劇院,變!變!變!》兒童創造力工作坊」,以及「TPAC探險號,出發! 2024年小小導覽員暑期培訓計畫」,邀請小朋友來北藝中心探索一座劇院的各種可能性。從認識劇院、創造劇院到導覽劇院 逐步引導小朋友深入劇場藝術 首先登場的是4月27日至28日的「漂浮探險隊—球劇場篇」,由「Mr. Yes 小丑劇團」為兒童設計的互動式導覽。結合小丑表演和馬戲、偶戲、戲劇、物件與遊戲,讓親子們一同探索北藝中心特殊的球劇場空間。透過淺顯易懂的介紹,孩子們將有機會認識到建築設計的巧思。 緊接著是5月18日、25日的「《蓋一棟劇院,變!變!變!》兒童創造力工作坊」,由臺北教育大學視覺與藝術設計研究所的陳宜君老師,為兒童打造的藝術體驗活動。從「兒童導覽」認識場館劇場建築特色,加上以「肢體開發」的劇場遊戲,引導小朋友運用身體和空間對話,進而激發「創意思考」,延伸小朋友對劇場及舞台空間無限的想像。 最後是「TPAC探險號,出發! 2024年小小導覽員暑期培訓計畫」招募國小中高年級學童,透過探索北藝中心,接觸建築奧祕、揭祕後台與空間設計巧思,來提升學員口語及肢體表達能力、同時培養面對人際關係的勇氣。報名時間從即日起至6月11日止,課程時間(含培訓及導覽服務)自7月7日至9月28日。透過培訓教學與3場實地導覽,小朋友將創造出屬於自己視角的導覽腳本,開啟對表演藝術的好奇心,接觸藝術的另外一個面向。三檔活動從認識劇院、創造劇院到導覽劇院,逐步引導孩子深入表演藝術,希望未來能成為北藝中心的藝文種子。活動詳細介紹和購票資訊可至以下連結: 「漂浮探險隊—球劇場篇」: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6844583142080512 「《蓋一棟劇院,變!變!變!》兒童創造力工作坊」: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69972527300825088 「TPAC探險號,出發! 2024年小小導覽員暑期培訓計畫」:https://tpac.org.taipei/event/719北藝中心官網:https://tpac.org.taipei/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PerformingArtsCenter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pac_tw/
- 2024.04.17北藝中心音樂劇五連發 連台好戲見證台灣音樂劇蓬勃發展從《那一天,彩虹出現》到《勸世三姊妹》 多元作品引領觀眾新體驗 春天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充滿了音樂劇的美妙氣氛!從四月份開始音樂劇五連發,由苗北藝文中心原創客家音樂劇《那一天,彩虹出現》打頭陣,隨後接力的包括韓國獨家授權的中文版音樂劇《小王子》、改編自國際導演李安奧斯卡入圍名作的《囍宴》、台南人劇團為LGBTQ族群重新翻玩莎翁名著的《仲夏夜汁夢》、以臺灣牽亡文化為背景的現象級音樂劇作品《勸世三姊妹》。連台好戲見證台灣音樂劇的蓬勃發展,無論是創作或是市場都有明顯的成長。北藝中心從籌備期開始即致力於音樂劇人才的培育,如今場館已經開幕,音樂劇自然也是支持的一大重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節目部經理林采韻表示:音樂劇兼具商業市場和藝術內涵的雙重特質,以及因地制宜的彈性和包容力,讓創作者有機會開創無限可能。這也是為何北藝中心持續投注資源,如人才培訓及作品委製,希望能為台灣原創音樂劇的產業貢獻心力。 三月份的《來尬啦!—— Musical Gala Show》瘋狂來尬版、《搖滾芭比》、《台北大空襲》等音樂劇為春天的音樂劇熱潮揭開序幕,四月份開始,一路有風格多元的音樂劇輪番登台,包含以客語創作為主體的《那一天,彩虹出現》、韓國獨家授權的中文版音樂劇《小王子》、改編自國際大導李安奧斯卡入圍作品《囍宴》則集結了美國百老匯及臺灣實力派演員陣容、還有好評回歸的台南人劇團《仲夏夜汁夢》及《勸世三姊妹》,都讓音樂劇迷十分期待。客庄故事打頭陣 《那一天,彩虹出現》溫暖心靈 首先登場的是由苗北藝文中心原創音樂劇《那一天,彩虹出現》,將於四月廿、廿一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本劇由果陀劇場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梁志民導演,演員集合以客語電視劇《茶金》入圍金鐘最佳男主角的郭子乾、金曲客語歌后官靈芝、星光男神倪安東、吳侑函,並由陳國華擔任音樂總監、作曲,客家詩人鍾永豐跨刀作詞,劇中多首歌曲巧妙揉合客語、華語,去年於苗栗首演獲得好評。從苗栗的礦業歷史場景,勾勒客庄的動人故事。獨居苗栗山城的金來嫂(官靈芝 飾),為了將旅居美國的孫子自強(倪安東 飾)留在身邊,突發奇想要里長阿伯公(郭子乾 飾)假造一份神祕的藏寶圖,讓心懷音樂夢想的自強回到臺灣,踏上尋寶旅程。沒想到在尋寶的過程中,卻找出家族的往事,也逐漸認識阿公與阿婆之間的回憶。韓國獨家授權音樂劇《小王子》 五月降落北藝中心 由韓國獨家授權中文版音樂劇《小王子》,2023年中文版音樂劇《小王子》不僅重返首爾忠武藝術中心進行演出,更在台北挑戰了連演六週,總計卅六場的長銷式演出,至高雄、臺中的巡演更是熱銷完售一票難求,溫暖全台無數觀眾的心。C MUSICAL 音樂劇《小王子》將於五月九日至十九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感動再演。改編自法國經典名著的《小王子》,是一個獻給大人、也獻給小孩的故事。一架飛機墜落在沙漠,飛行員與小王子的初次相遇。故事裡B612星球、玫瑰、狐狸,還有各樣奇怪星球上的奇怪大人,音樂劇將由現場樂團演奏,搭配生動操偶與投影。十二場演出將由八位實力派演員輪番上陣,演出陣容包括陳品伶、張擎佳、大甜、黃浩詠、廖允杰、鍾政均、李梓揚、林品翰等。國際共製大型音樂劇《囍宴》 百老匯陣容華麗演出 國際共製大型音樂劇《囍宴》,則集結美國百老匯及臺灣實力派演員,將於五月廿四日至六月二日帶來一場音樂劇盛宴。改編自國際大導李安奧斯卡入圍作品《囍宴》,由美國百老匯臺裔明星Welly Yang(楊呈偉)、美國東尼獎得主Brian Yorkey及好萊塢劇作家Matt Eddy、音樂劇暨電影配樂作曲大師Woody Pak創作重新演繹,並邀來獲獎無數的美國百老匯資深導演Gordon Greenberg執導以及美國編舞家Eamon Foley擔綱編舞。演員卡司包含曾主演百老匯音樂劇《阿拉丁》的Telly Leung、曾主演百老匯音樂劇《吉屋出租》Matt Shingledecker、超級星光大道實力派女歌手閻奕格、資深演員羅北安以及金鐘影后苗可麗。台南人劇團莎翁音樂劇《仲夏夜汁夢》 顛覆性別框架 台南人劇團的莎士比亞音樂劇二部曲—《仲夏夜汁夢》,劇中大玩性別與性向置換,被評論界譽為是同志文學劇場的經典之作,台南人劇團《仲夏夜汁夢》繼2022年北中南巡演後好評不斷,2024年五月起即將再次於臺北連開廿場。劇中使用大量同志文化的元素和象徵,翻玩莎翁名著《仲夏夜之夢》,綜合華麗、嬉鬧,並顛覆傳統性別框架、肯定自我形象,加入自我認同的反思,營造立體又貼合時下脈絡的世界觀。這個作品也是台南人劇團致力打造臺灣第一齣成人版定目音樂劇,將四百年前的《仲夏夜之夢》轉化成娛樂性十足的成人派對,在現今同志劇場史上具有意義與價值。劇情描述,戀人間誤用「魔童乖乖水」,引發混亂,導致四人之間互相爭奪。《仲夏夜汁夢》將於五月廿四日至六月十六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藍盒子演出,顛覆觀眾傳統性別框架。現象級音樂劇《勸世三姊妹》 牽亡文化六月重返北藝 六月中旬將迎來「現象級」作品的音樂劇,由Sonicues躍演製作,大慕可可、聯合數位文創共同出品《勸世三姊妹》中文音樂劇,2023年首演時,北中南票券一掃而空,甚至紅到從劇場跨足音樂祭演出,今年四月十二日台北場全面啟售後,創下十分鐘內一萬二千張票券全數售罄,堪比巨星演唱會的盛況。《勸世三姊妹》背景為臺灣牽亡文化,故事描述多年未返鄉的宋家三姊弟,無意間捲入大伯公的遺囑之中,為獲得鉅額獎金,三人開始學習牽亡歌陣,過程中療癒內心的傷痛、和解與原生家庭的糾結,劇情涵蓋家庭歸屬、自我與性別認同,接地氣的台詞宛如臺灣日常生活的縮影,使諸多觀眾又哭又笑。六月十五日至卅日將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上演。北藝中心官網:https://tpac.org.taipei/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PerformingArtsCenter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pac_tw/購票請上售票網站: 苗北原創音樂劇《那一天,彩虹出現》2024感動巡演: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33002973794631681 C MUSICAL 音樂劇《小王子》: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70397996442791937 國際共製大型音樂劇《囍宴》The Wedding Banquet Musical:https://tickets.udnfunlife.com/Application/UTK02/UTK0201_.aspx?PRODUCT_ID=P0DW66UQ 莎士比亞音樂劇二部曲—《仲夏夜汁夢》: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52163072451883009 躍演《勸世三姊妹》中文音樂劇: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72170841003401217圖片由上至下為:《囍宴》、《勸世三姊妹》、《那一天,彩虹出現》、C MUSICAL 音樂劇《小王子》以及《仲夏夜汁夢》主視覺。(圖片皆由團隊提供)
- 2024.04.15不只看演出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推《電波試煉》實境解謎遊戲手機感應NFC貼紙 歡迎民眾來挑戰 到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不僅可以觀賞演出,還能闖關解謎!北藝中心即日起化身為大型實境解謎現場,首度推出實境解謎遊戲《電波試煉》,活動將一路持續至明年2月28日,民眾只要使用手機感應NFC貼紙即可進入遊戲,尋找場館一、二樓室內外公共空間共十六個心靈感應關卡與一場終極試煉;遊戲針對場館的建築設計、臺北藝術三節與指標系統三大主題發展,希望民眾可以透過遊戲探索這座建築,藉此認識北藝中心。融合藝術與科技 關卡圍繞三大主題發展 《電波試煉》為北藝中心自製的實境解謎遊戲,攜手國內知名的聚樂邦遊戲工作室製作謎題與設計遊戲系統。遊戲背景發生在北藝中心,謎題圍繞在「場館建築設計」、「指標系統」與「藝術三節」三大主題。如透過觀察北藝中心三座劇場—大劇院、球劇場、藍盒子的劇院指標圖形以及S型玻璃帷幕的形狀,進而解開關卡謎題,瞭解北藝中心S型玻璃的隔熱、降噪、支撐功能等。 觀察場館內各區域的代表顏色,包含開放空間的銀、白、灰色,三座劇場的藍色、行政空間和演員休息室的綠色、排練場的粉紅色,及參觀回路的橘色,取得線索解開謎題,進而理解建築師庫哈斯(Rem Koolhas)所規劃獨特的色彩系統。 部分關卡則需要觀察北藝中心電子看板的線索,從謎題解答理解臺北藝穗節的自由開放精神,同時提供了演出團隊多元、不設限、具實驗性和想像力的展演平台。一場可隨時開始、可隨時結束的特別體驗 北藝中心一年將近有一百七十萬人次入館參觀,除了既有的參觀回路、語音導覽及VR導覽體驗之外,實境遊戲希望能服務另外一群民眾,認識北藝中心在建築設計、視覺規劃、品牌經營上的巧思。 聚樂邦遊戲工作室表示,實境遊戲通常需要特地安排一段時間遊玩,但這次的活動設計秉持北藝中心「Open for All」的精神,將《電波試煉》設計成對所有參觀民眾不限時間開放。這十六個關卡雖然互有關聯但相互獨立,過程間可以隨時開始與結束,民眾可以在等人、散步、等待演出空檔,隨手玩上一、兩關,不必擔心一旦遊戲開始,就必須進行到遊戲結束。玩家化身為創心人 《電波試煉》終極挑戰 在《電波試煉》中,玩家將扮演小創心人,在北藝中心四處尋找十六關心靈電波,解讀並蒐集,完成最後一關終極試煉,成長為擁有足夠強大的感應能力、獨當一面的創心人。而終極試煉共十題,可依照通過終極試煉的題數,進化成擁有五種「不同感應能力」的創心人。 搶先體驗《電波試煉》實境解謎遊戲的玩家們表示,這遊戲不僅為等待演出的時間增添了樂趣,更成為了解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新途徑。他們也驚豔於遊戲設計的包容性,適合所有年齡層,易於參與且富含娛樂性,更強調在開闊的北藝中心空間,與家人朋友協力解謎的過程,還能加深彼此的情感,同時可以獨特的方式感受北藝中心的魅力。 北藝中心說明,室內關卡依場館開館時間(每週二至週日12:00 -21:00)開放,戶外關卡則沒有時間限制。民眾可於北藝中心戶外天狼星座、一樓地球大廳或二樓銀河道、太陽廳的柱子與牆壁上尋找「手機靠近開始遊戲」的貼紙,以手機感應進入遊戲,期間內不需預約。遊戲全程搭配手機進行,民眾需自備智慧型手機、網路;且會使用到手機NFC功能,民眾可先確認手機型號是否具備此功能,以獲得流暢的遊戲體驗。需特別注意的是,因裝置限制,本遊戲不支援平板電腦與iPhone 7以下手機。更多資訊請見北藝中心官網:https://tpac.org.taipei/活動網站:https://tpac.org.taipei/event/717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PerformingArtsCenter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pac_tw/圖片為民眾體驗實境解謎遊戲《電波試煉》畫面。(圖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師:劉璧慈)
- 2024.04.11「TPAC音樂劇人才培訓—表演工作坊」招募啟動 報名至4/17向音樂劇各環節人才與有志新鮮人發出召集令 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自籌備以來,一直以培育全方位音樂劇人才為使命,即將邁入第八年的「TPAC音樂劇人才培訓—表演工作坊」招募起跑,即日起至4月17日18:00止向有志投身音樂劇的各環節人才發出召集令,工作坊舉辦日期為2024年8月5日至9月29日,由躍演VMTheatre藝術總監曾慧誠統籌,邀集國內外一流專業導師,培育並串連國內表演人才。 北藝中心自2016年啟動「TPAC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以來,一直致力於培育臺灣的音樂劇人才,透過表演培訓、創作孵育、作品發展等安排,逐步完善音樂劇創作、編導、演出等製作環節,截至去年為止參與學員達243人,其中不少學員都已經是舞台上活躍的演員、編創的核心人才,確實為這個領域注入源源不斷的新血。 再度接任課程統籌的音樂劇導演曾慧誠表示,北藝中心的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算是目前時數最高、最密集、為期最長的音樂劇表演工作坊,透過八週的密集訓練課程,打磨學員的聲音、肢體和戲劇表演技巧。曾慧誠指出,工作坊集結有經驗的演員回訓,也招收有潛力的新手加入;由於真實的表演應該反應當下所有的事情,就像一般人面對未知的世界,音樂劇演員應該讓劇情引導情緒反應,再讓身體自動帶領他們到該去的走位。有時,長期的排練會讓身體進入一種習慣,因此,新手的直覺與資深演員的經驗都很重要,在工作坊中可以互相學習。 這次工作坊規劃多樣化的課程及師資,除了負責「課程統籌、中文音樂劇表演」的曾慧誠外,「歌唱訓練」由美國印地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音樂學院聲樂教授Brian Gill擔綱,他擅長指導各式歌唱風格,也曾在法國、德國、葡萄牙、瑞典、捷克和韓國等地教學。負責教授「表演訓練」的是三缺一劇團藝術總監魏雋展,現為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講師、文化大學舞蹈系講師。擔任「舞蹈指導」的則是小事製作副團長林素蓮,擅長激發學員在既有的舞蹈基礎上展現奔放的創作動力,表現形式來自舞蹈卻不受限於舞蹈。「音樂執導」為近期劇場作品大爆發的康和祥,創作叫好又叫座的音樂劇包括《勸世三姊妹》、《台北大空襲》等。而負責指導「戲曲身段」的劉冠良,師承陳森霖老師,現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教師,曾與唐美雲、陳亞蘭、明華園等各大劇團參加合作共同演出。 曾慧誠也觀察到,透過多元課程及各領域師資的引導,近年音樂劇學員的綜合能力提升顯著,像是歌舞能力較全面,編舞的難度就可以增加。透過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北藝中心期望能健全臺灣的音樂劇產業發展,建立教學系統,也持續建構臺灣音樂劇人才庫。期許這些培訓過的人才能為臺灣音樂劇的未來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共同建構一個永續發展的音樂劇產業鏈。曾慧誠表示,臺灣音樂劇近幾年來發展越來越蓬勃,各式各樣的音樂劇作品每年都有一定的產出量,也因為多元性,音樂劇開始接觸到不同的觀眾群,音樂劇的市場有被打開,可期待未來臺灣音樂劇的環境。 曾慧誠說,音樂劇表演的訓練,其實是有工具可使用、有基礎脈絡可遵循,無論是在表演能力上想要精進,想要複習的,初次接觸的,都歡迎音樂劇愛好者踴躍參與報名甄選。上課日期為今年8月5日至9月29日,詳細資訊可見北藝中心官方網站、活動網站及報名簡章。【報名日期】即日起至2024/04/17(三)18:00截止【報名辦法】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mLSQAaJGuD3SWKj58【上課日期】2024/08/05(一)至 2024/09/29(日),詳細上課時間請見報名簡章:https://lihi2.com/pGwdd。北藝中心官網:https://tpac.org.taipei/活動網站:https://tpac.org.taipei/event/747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PerformingArtsCenter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pac_tw/圖片為2023TPAC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表演工作坊,資料照。(圖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攝影:史芫綺)